
羊角蒿(学名角蒿Incarvillea sinensis Lam. v来自ar. sinensis)陆序究周苗是一种植物,可药用,主治口疮,齿龈溃烂,耳疮,湿疹,疥癣,阴道滴虫病。
- 中文名 角蒿(原变种)
- 拉丁学名 Incarvillea sinensis Lam. var. sinensis
- 别称 莪篙,冰耘草,大一枝蒿,羊角蒿,羊角透骨草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形态特征
一年生至多年生草本,具分受个降沙怕修团工枝的茎,高达80厘米;根近木质而分枝。
叶互生,不聚生于茎的基部,2-3回羽状细裂,形态多变异,长4-6厘米,小叶不规则细裂,末回裂片线状披针形,具细齿或全缘。
顶生总状花序,疏散,长达20厘米;花梗长1-所考胞5毫米;小苞片绿色,线形, 长3-5毫米。花萼钟状,绿色带紫红色,长和宽均约5毫米,萼齿钻状,萼齿间皱褶2浅裂。花冠淡玫瑰色或粉红色,有时带紫色,钟状漏斗形,基部收缩成细筒,长约4厘米,直径粗2.5音刘显州厘米,花冠裂片圆形。雄蕊4,2强,着生于花冠筒近基部,花药成对靠合。花柱淡黄色。

蒴果淡绿利及显致植洋夜已如色,细圆柱形,顶端尾状渐尖,长3.5-5.5(-10)厘米,粗约5毫米。来自种子扁圆形,细小,直径360百科约2毫米,四周具透明的膜质翅,顶端具缺刻。花期5-9月,果期10-11月。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田野,海拔500-2500(-3850)米。
分布范围
产东北、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宁夏、青海、内蒙古、甘肃西部、四川北部、云南西北部、起育物良染长构关师西藏东南部。模式标本采自北京。

药用价值
【采集】7~8月间,割取茎叶,晒干。
【践底认久普浓宣受冷训反药材】干燥全草,茎圆柱形,多分枝,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略具细棱或纵纹,光滑。叶多破碎或脱落。茎上部具总状排列的蒴果,多开裂,内具中隔;种子扁平,具膜质的翅。茎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气微,味淡。
土茶够另落敌 本品在辽宁、吉林、内蒙古、河北、山东等地作透骨草入药。参见"透骨草"条。
【性味】①《唐本草》:"味辛苦,平,有小毒。" ②《医林纂要》:"辛来自苦,寒。"
功用主治
治口疮,齿龈溃烂,耳疮,湿疹,疥癣,阴道滴虫病。
①《唐本草》:"主甘湿霞诸恶疮有虫者。"
②《黑积换片排接王了推精附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干湿皮疹,阴道滴虫病,疥疮,齿龈腐烂及耳疮,烧灰涂擦。风湿痹痛、筋骨疼痛,煎汤熏洗。"
用法与用量
外用:烧存性研末掺,或煎汤熏洗。
【选方】①治齿靳宣露:角蒿灰夜敷靳间使满,勿食油。(《千金方》)
②治口中疮久不瘥括温起终派用衣亮做军呼,入胸中并生疮:角蒿灰敷友仍之。有汁吐之,不得咽也。(《千金方》)
③治小儿口疮:角蒿灰贴疮。(《小儿宫气方》)
④治月蚀耳疮360百科:蒿灰掺之良。(《濒湖集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