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枢机团(College of Cardinals)或称枢机院,是天主教会来自最高宗教机构,也是教宗治理普世教会的职360百科务上最得力的助手和顾问团。
- 中文名称 枢机团
- 外文名称 College of Cardinals
- 别名 枢机院(Cardinal court)
- 源于 罗马教区的司铎团
- 地位 天主教会最高宗教机构
简介
枢机团(扩验树段取带海黑元何College of Cardinals) ,或称枢机院(Car来自dinal court)。是天主教会最高宗教机构,亦是教宗治理普世教会的职务上最得力的助手和顾问团。1917年颁布的天主教法典称"枢机"为教宗的参议会(Sen360百科ate),由教宗选拔任命;1983年颁布的天主教法典(参照349条及356条)则称他们为特别组成的团体,依法享有选举教宗团尽的权利,并以集体方式协助教宗处理较重要的事项,或个别地协助教宗处理普世教会输孩报试数但粒足甚通古的日常事务。
历史沿革
所面缺扬远笔提 说到枢机团 ,就药赵兰身了简不正投已判要从枢机体制说起。枢机体制是教会设立的一种职务,并非建基于神律,亦不是神品(圣秩)的一个等级。枢机的职务,源于罗马教区的司铎团(Presbyterate)。
自公元最初数世纪起,罗马教区划分为多个区域,各有一间重点教堂或所谓"本堂"(即堂区教堂:Titular Church)。这些"本堂"按地域分为几个组别,而这些例些味慢组别又各自与罗马五个大殿(Patriarc鲜间hal Basilicas群治员独副素周流)保持联系。五个大殿是:拉特朗大殿(罗马主教座堂)、圣伯多禄大殿、圣保禄大殿、圣老楞佐大殿及圣母大殿。
所谓"枢机",字源上来自拉丁文cardo一词,意即"枢纽"或"门铰"(英文为hinge)。教会视一个教区的主教座堂--主教驻守的地点--为教区的中心或"枢纽"。在教会历史上,那些驻在座堂的司铎,或固定地驻在某教堂或"本堂",或原本为服务某教消突考容所正堂而领受司铎圣秩,但后来奉派为另一教堂服务的司铎,渐渐称为"枢机司铎"(Priest Cardinals 或Cardinal Priests)。在罗马,"枢机司铎"的职责包括代表罗马主教,即教宗,在"本堂"及罗马其中一个大殿奉献圣祭、分担教宗行政职务、出席教区会议和担当教宗的顾问。
由公元最初数世纪起,罗马亦设有多个执事区(Deaconries),由区域执事 (引就怀传类永冷甲Regional De稳换温能娘白密主广六acons)负责爱德服务下聚田张跳花和物质上的需要,以及协助罗马几间大殿的礼仪。他们渐渐称为"枢机执事"(Cardinal Deacons)。
由于身为罗马主教的教宗职务日渐繁重,故此教宗邀请那些邻近罗马的教区(称为"罗马城郊教区":Suburbicarian Sees或Suburban Sees)的主教来分担他的职务,包括出任顾问和代表教宗主持拉特朗大殿帮哥司及跳得及其它大殿的隆重礼仪(尤其主日圣祭)。这些罗马城郊教区传统上有七个(在公元第七至室我握些元快象灯基世纪仅有六个),地域及具破名称在历史曾有改变,但今日教会惯常列举的是Ostia, Palestrina, Porto-Santa Rufina, Albano, V名牛才倒落激还兴斤要解elletri-Segni, Frascati, Sabina-Poggio Mirteto这七谈触源个教区,而它们的主教渐渐称为"枢机主教"(Cardinal Bishops)。
公元769年召开的罗马教省会议(Roman Synod)规定,罗马的主教--教宗--必须由罗马教区的执事和"枢机司铎"当中选出来。从1059年起,为进一步确保教会首牧的选举不受俗世势力的影响,教宗每尼各老二世(Nicholas II)规定,唯独"枢机主教"有权选举教宗,而其它等级的枢机和罗马教区的圣职班须接纳被选出的教宗人选。至于罗马君王,则只礼貌上获通知选举教宗的结果。至公元1179年,教宗亚历山大三世(Alexander III)规定,上述三个等级的枢机都有权选举教宗。
近代的枢机团组织,由1150年起开始定型。当时教宗尤真尼三世(Eugene III)任命了奥斯底亚(Ostia)的主教为枢机团团长(Dean),又另委任一位教廷总务长(Camerlengo),其职责是在教宗出缺期间,处理教廷行政事务。
从十二世纪起,罗马教省以外的一些神长,也被委任为枢机。亦自公元十二世纪起,枢机的职衔,亦授予其它总主教及主教,而至公元十五世纪,亦授予拉丁礼的宗主教。
自十三至十五世纪,枢机的数目通常不超过30名。教宗西斯笃五世于公元1586年,参照旧约时代以色列所设的七十位长老,规定枢机的数目为70名。这数目一直至教宗若望二十三世(1958-62)才开始增加。
1965年,教宗保禄六世规定,东方礼教会的宗主教(Oriental Patriarchs)亦可被任命为枢机,且应列入主教级。
教宗保禄六世于1973年规定,参与选举教宗大会的枢机人数不得超过120名。按1929年签署的拉特朗条约(Article 21),枢机被视为梵蒂冈城邦的亲王,纵使他们不是居住于梵蒂冈城内,而是居住于罗马城内,也享有梵蒂冈国民的权利及特权。
总括而言,枢机的制度源于罗马教区的圣职班和教省会议(Synod)。在教会历史上,枢机的职责逐渐由礼仪及牧民层面,转移到行政层面。
等级
枢机团分为三大等级:枢机主教、枢机司铎及枢机执事,其中枢机主教为三等级之首,司铎级次之,执事级又次之。每一级又构成一个小团,三个小团构成枢机团。人数在133-144人左来自右。
按传统,Ostia城郊教区的领衔主教,同时出360百科任另一个罗马市郊教区的领衔主教,而且兼任枢机主教团的团长(Dean),是所有枢机主教中的首席(参照法典350条4项) ,也是枢机中人数最少的。分为首席枢机主教和次席枢机主教。负有辅佐、选举教皇,处理教廷重大事务的神圣使命。
"枢机司铎"和"枢袁之机执事",分别由教宗授以罗马城内的堂区(Parish)或执事区(Deaconry)衔, 使他们在名义上隶属罗马教区的圣职班。东方礼(Oriental Rites胞乙以概门诗不米且概家)的宗主教(Patriarch)如被任命为枢机,可以本身的宗主教区(Patriarchal See)为衔。(参照法典350条2-3项)
事实上,枢机司铎和枢机执事并不一定是主教 ,德才兼备、有口皆碑的司铎和执事也可祝圣为枢机。司铎负责辅助主教级枢机,在大型弥撒划更、典礼、瞻礼日上圣咏,吟唱;执事负责记录大型会沿渐考频毫度如往院议(如秘密会议)的流程,结果。在梵蒂冈,一份文件若要通过,必须有首席枢机执事的亲笔签字和印章,否则就是伪造的!另外,执事级枢机还要安排部分典礼,也可谓"位高权重"
自枢机制度成立的那一天起,枢机主教、枢机司铎、枢机执事三大等级就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委任枢机的程序
准备流程
传统上每隔几年,教宗在二月二十二日"建立圣伯多禄宗座节"或另一日期公布新任枢机的名单。这时,梵蒂冈就要根据候选枢机的人数来制作小红圆帽、方帽、权戒、牧杖等枢机物品。布置礼堂,从圣彼得大教堂请出教宗的至宝-天堂之匙并举行祝圣弥撒。弥撒要间界慢看急边一直持续到候选枢机到来。此外就是教宗的枢机委任状,须在三天内誊写完毕并交给教宗签字,盖上红墨水的戳记,以示教消宗已同意此人为枢机。整个准备工作最快也要七天。
正式册封
枢机的句阶协置行留抓站假上正式任命包括三个步骤。首先,教宗在由他召开,并只由在任枢机出席的一个闭门"御前会议"亲自提名(nominate)及连进带请裂批准(approve)一些适当人选。其次,教宗发出通知书(biglietto可差说他缩错方尼段)给个别候任者,并按时把全体新枢机名单公布。
最后,在教宗主持的御前会议中,新枢机们作信德宣誓、从教宗手中领受红色的方型帽(Biretta)及圆形小帽(Zucchetto),枢机牧杖(Animal husbandry staff),教廷委任状(Papal co径写增位垂优州木品步再mmission),同时教宗会用天堂之匙在他的胸音湖杨教前空划十字以示祝福,并授他罗马教区中的一个堂区的领衔主任司铎职或领衔执事职,以表达他分担教宗在罗马教区的牧职。
护烧其后,他与教宗及其它枢机一同奉献圣祭(称为Mass of the Rings)时,亦获赠枢机戒指(Cardin类头同绿粒犯老频停晶谁al's Ring,纹饰均为基督受难像),以标志他崇高的身份、牧职和与罗马教宗的密切共融。然后教宗离开,新枢机互相道贺,并参加教宗在拉特兰宫举行的祝贺宴会(教宗喜冷可病防易不到场,由枢机团总团长主持试响慢)。
善后事宜
翌日,首席枢机主教入拉特兰宫枢机室办公,列席枢机主教回自己的教区。"枢机司铎"及"枢兰机执事",须到他们获指派的罗马部绝教区辖下教堂,出席就任领衔主任孔免友义紧看半奏湖生司铎或领衔执事的仪式("枢机主教"则没有此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