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赫梯帝国

2023-01-12 06:07:48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小亚细亚地区的奴隶制国家,前19世纪时期出现赫梯国家,公元前17世纪拉巴尔纳斯始建赫梯王国。来自约公元前14世纪达到鼎盛。首都先在库萨尔,后迁至哈图沙(哈图沙遗址位于土耳其中部乔鲁姆省的博兹柯伊村 )。公元前13世纪赫梯帝国进入鼎盛时期。公元前13世纪末,腓尼基人席卷东部地中海地区,赫梯被肢解。公元前8世纪360百科,残存的赫梯帝国被亚述帝国灭亡。虽然最物含终灭亡,但赫梯业景而穿架参帝国对古代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最先发明和使用铁器,大大推动了人类生产力的进步。如指检没永效今风行于欧洲各国徽章和旗帜的双头鹰标志,据说威吸集画丝把场很最早溯源于古代赫梯帝国 。

  • 中文名称 赫梯帝国
  • 外文名称 Hittie Empire
  • 都城 库萨尔、哈图沙
  • 语种 赫梯语、涅西特语
  • 位置 小亚细亚地区

介绍

  赫梯帝国,又翻译为西台帝国,或音译为希塔托,比泰多。

  赫梯国家款知飞大约形成于公元前19世纪中叶,初为小国,后以哈图沙(今波加科斯)为中心形成联盟,渐趋统一。赫梯在古巴比伦的后期逐渐强盛,常向两河流域侵扰,最大一次入侵发生在公元前16世纪初,赫梯军队攻陷巴比伦城,击溃古巴比伦王国,饱掠而归。公元前16世纪后半叶,赫梯国王铁列平进行止方了改革,他确立了王位继承法,即长子优先,无长子归次子,无子归女婿。同时规定王室内数计牛急证防组传走支部纠纷交由"彭库斯赶略植还声想诗毫执于会议"来解决,国王来自不得任意杀戮其兄弟姐最导资脚名益妹,倘若其确属有罪,只究其本人罪责,不得连坐家属。改革使赫梯的王权得到巩固,国势日盛。公元前15世纪末至公元前13世纪中期,是赫梯最强盛的时期,是赫梯历史上的新王国时期。赫梯国王苏皮卢利乌360百科玛斯在位期间,赫梯人摧毁了由胡里特人建立的米坦尼王国,并趁埃及埃赫那吞改革之机,夺取埃及在西亚的领地,与埃及争霸。埃及第十九王朝的法老们,都与赫梯交过手。至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时,赫梯与门袁设埃及的军队会战于卡迭什,两败俱伤,于公元前1259年签订和约。之后赫梯发生了请代那民氧错等矿内乱,伟大帝国走向衰亡。公元前13世纪末,"海上民族"腓力斯丁人微乘去席卷了东部地中海地区,赫梯被肢解。公元前8世纪,残存的赫梯王国被亚述帝国所灭。

  赫梯古王国的农业已成为主要生产部门。金属冶炼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据文献记载,赫梯人最早发明炼铁技术。赫梯古王国是以哈图沙什为中心的城邦联盟。国王由贵族选举产生,王位继承须经贵族会议承胜推皇王响阳层酸基希认。国王将征服的土地分配给王子完子统治,被征服的土著居民或被迁往他地,雷欢或留在原地成为赫梯的农业奴隶第省左西验善复学侵感古。一般奴隶被视为奴隶主的财产,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

社会关系

  奴隶制有较大的发展,频繁的对外战争使大量战俘奴隶流入赫梯。国王将战争中掠夺的奴隶、牲畜、土地赐于大臣、贵族,促进了大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大臣、贵族、大奴隶主及神庙均拥有巨大的农、牧场,役使大批奴隶和依附劳动者耕作或书应既放牧。有的奴隶制牧场象春束米限存罪凯本不过甚至成为国中之国,奴隶受到残酷的剥削和虐待。赫梯古王国时期即已出现的农业奴发里冲隶仍大量存在,他们有一定数量的最振断盾娘尽份地,须缴纳沉重的租税。家庭奴隶(仆人)地位较高,他们占有一定数量的土地和财产,可与自由民女子结婚(但须交付较高的聘金),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奴隶米谓越黄确战容外古资需。另外,还出现了债务奴隶。

  王室直接控制大量耕地,除赏赐大臣贵族外,相当大部分七杨今半体阳粒特是以份地形式分配给为王室服役之人。据赫梯法典,领有份地者有两个等级:①"部伯慢提绝垂料材材复从"或份地占有者; ②"工具(武器)之人",即手工业者(工匠)等级的成员。"部从"身份来自国王,工匠身份来自地方长官。来自国王定邀的份地不得买卖、转让,只能继承,领有份地的条件是为王室服军役,"部从"身份改变后,份地归还王室。来自地方长官的份地可以买卖、转让,领有份地的条件是承担大部分普通城市的徭役。工匠身份改变后,份地由当地公社接收。

  自由民阶层产生严重分化,有的沦为"希帕拉斯",被束缚于公共组织"劳动组合"中,地位近似奴隶;有的成为"继承份额人",依附于军人(替其耕地或出征)或神庙,受其剥削和压迫。

经济状况

  早期赫梯国家的生产力虽属青铜时代,但赫梯是西亚地区最早发明冶铁术和使用铁器的国家。赫梯的铁兵器曾使埃及等国家胆寒。亚述人的冶铁术就是从赫梯人那里学来的。赫来自梯帝国时期,农牧业均较发达,普遍使用青铜犁、镰。大量开采阶持银、铜、铅矿,已掌握铁的开采和使用,并以之供应其他文明世界。贸易发达,是其主要经济部门之一。赫梯以农业为主付兰堡煮,工业除冶360百科金之外,还有陶器制造、纺织整她尝等下工业部门。商业贸易也算繁兵灶循荣,与埃及、腓尼基、塞浦路斯、爱琴海诸岛等地都有往来。

  手工业出现更细的分工,有制陶、木器、皮革、裁缝、纺织等行业。由于经济的发展,赫梯帝国时期的政治体制已不再是城邦或城邦联盟,而是中央集权制帝国。国王是统揽军事乎龙誉击、行政、外交、司法、宗教等权力的最高盟教架金鱼形管模统汉统治者。"太阳"取代古王国时期的"塔巴尔那",成为国王的王衔。国王死后被尊奉为兵罪拳神。

  赫青粉脸梯人是一个习惯于征战的民响考族,世代征战让赫梯人认识到没有称通服强劲的军队是不行的。赫梯历代国王保持有一支人增评良土定数多达30万的军队。他们的武器先进,使用短斧、利剑、弓箭和战车。赫梯人在冶铁方面颇具名气,是西亚地区最早发明冶客评烟阻补乐部坐铁术和使用铁器的国家。

历史背景

兴起

  赫梯人发源于小亚细亚东部的高原山区,在哈利斯河(今名克泽尔河)上游一带。这里的原始居民称为哈梯人,他们既非闪米特人,也与古叶角吸青领害易裂液代其他民族没什么关系。约曾常液标前项波字客伤着公元前20世纪初,一支属于印欧人的涅西特人迁入此地,与当地的哈梯人逐渐同化,形成了赫梯人,他们说的赫梯语的主要成份是涅西特语。

  赫梯人公元前20世纪初兴起于小亚细亚这一古老的文明地区。小亚细亚是近东文明与爱琴文明联系的桥梁和纽带。赫梯人到来之初,安纳托利亚的中部是亚述商人的势力范围,分布着为数众多的亚述商业殖民地,名为抗准井错校酸克危息书架卡鲁姆,赫梯人从亚述商人那里学习书写,采用美索不达米亚流行的楔形文字作为赫梯文去接用缩已机信部封字的记录形式。

强盛

  公元前20~前19世纪,伯阿坚命的针案谁笑小亚细亚逐渐形成库萨尔、涅怀理汉萨、哈图沙什等城邦。

  公元前18世纪,赫梯人驱逐亚述商人,结束了亚述商尽连定效人在安纳托利亚中部的贸易活动。与此同时,建立的诸多城邦逐渐统一,形成赫梯王国,创立者是皮塔纳斯及其继承者安己上小五尼塔斯父子。

  公元前17世纪其子哈图西里副宽对烈烟汽一世(即拉巴尔纳二世)统治期间(约前1650年-前1620年在位)迁都哈图沙,征服西里西亚,其疆界达到地中海岸,哈图西里还使北部叙利亚的阿拉拉赫臣服于自己,并战胜了该地区的乌尔苏和哈苏这两大城市。哈图西里一世死后,赫梯发生了所谓"王子们的奴隶的起义",即被库萨尔征服的地区人民的起义。王亲贵族们在哈图西里一世的继承者穆尔西里一世的联合下,镇压了这次起义。

  穆尔西里一世(约前1620年-前1590年在位)继位后,与幼发拉底河中游的喀西特人城邦哈纳结盟,约公元前1595年进军幼发拉底河,攻占并毁灭哈尔帕城,接着灭亡巴比伦第一王朝。古巴比伦王国从此一蹶不振,哈图西里和穆尔西里两人的征服活动使赫梯王国成为了当时近东地区的一个大国。

王位继承法

  穆尔西里一世死于宫廷阴谋,赫梯王国陷入王位争夺的内战之中。赫梯国王铁列平于公元前16世纪后期进行了大范围改革,解决了赫梯王国的王位继承问题。改革前的赫梯国王的权力受到彭库斯会议(公民会议)和图里亚斯会议(贵族会议)的制约。这两种会议有权决定王位继承,还管理司法等事务。王位继承问题常常造成政治上的动乱。

  铁列平确定了王位继承的原则,即首先应由长子继承王位,长子如果不在,由次子继承,依此类推;如果没有王子继承,就让长女选择丈夫做国王。王室内部互相争斗杀戮的问题也得到解决,国王不得任意杀戮其兄弟姊妹,王室内部纠纷由彭库斯会议做出裁决,国王亲属犯了罪,只由其本人负责,不得牵连其家属,也不得没收其财产 。改革使赫梯的王权得到巩固,国势日盛。

危机

  铁列平去世之后至公元前1400年,赫梯维持了一段时间的和平与繁荣。不过好景不长,埃及与米坦尼王国结成了军事联盟,入侵了赫梯在叙利亚的国土,东、西面的属国也发生了叛乱,随后北方的强敌卡斯卡趁着混乱的局势洗劫了赫梯北部边境的城镇并向南推进,赫梯首都哈图沙难以抵挡卡斯卡猛烈的进攻,几年的时间赫梯王国就丧失了大部分领土,只剩安纳托利亚中部的一小部分核心土地。赫梯的敌人们都认为赫梯王国已经被毁灭了,但是有一个人将带领赫梯重新站起,并打造成一个强大的帝国,他就是赫梯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苏皮卢利乌玛斯一世(Suppiluliuma I)。

  在哈图沙陷落后,他和父亲退守临时首都沙姆瓦,重新整顿人马,夺回失去的土地。就在捷报频传的时候苏皮卢利乌玛斯的父亲病倒了,临终时绕过苏皮卢利乌玛斯传位给了另一个儿子,苏皮卢利乌玛斯被激怒杀死了他的兄弟,篡夺了王位,违反了铁列平的王位继承法。

辉煌

  苏皮卢利乌玛斯登上王位后,向西征服了阿扎瓦的领地,向北消灭了卡斯卡,哈图沙重新回到赫梯的掌控之下,他继续向南进军击溃了叙利亚联军,不到一年时间,叙利亚大部分土地都已处于他的掌控之下,米坦尼王国也被击溃。苏皮卢利乌玛斯还用政治手段来巩固他的军事胜利,他与叙利亚城邦乌加里特结盟,控制了重要的商贸通道,使其提供极具价值的收入来源,接下来的两个世纪,乌加里特的税收成为赫梯最重要的经济来源。

  苏皮卢利乌玛斯想将势力扩展到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于是休掉了自己的王后,迎娶了巴比伦公主,她成为了"塔瓦娜娜"(塔瓦娜娜是作为他的妻子应享有的一个官方头衔)--赫梯的王后。

  经过二十年的统治,赫梯版图在苏皮卢利乌玛斯的手里北起黑海,东达幼发拉底河,南抵黎巴嫩山脉,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帝国。

瘟疫席卷

  公元前1327年,苏皮卢利乌玛斯包围了米坦尼剩下的一个据点卡克米什(Carchemish)。就在此时他收到了一封来自埃及的信,内容大致如下:"我的丈夫去世了,而我没有子嗣。我听说你有很多儿子,如果你能送来一个儿子,他可以做我的丈夫,我不会选择一个下臣当我的丈夫,而我很担心。"信的作者是埃及王后安荷森纳蒙,她死去的丈夫是埃及法老图坦卡蒙。因为怀疑其中有诈,苏皮卢利乌玛斯派人前往埃及与安荷森纳蒙会面,同时攻下了卡克米什。

  第二年,苏皮卢利乌玛斯收到安荷森纳蒙的回信:"为什么你说'她们欺骗我',假如我有一个儿子我还用得着委屈自己和国家去央求一个外邦吗?我没有给别国写信,只给你写了信。他们说你有很多儿子,那么请给我一个,对我而言他将是丈夫,对埃及来说他将是国王。"苏皮卢利乌玛斯动心了,他派了一个儿子前往埃及,但这位王子在踏上埃及的国土后就被安荷森纳蒙的政敌所杀。

  苏皮卢利乌玛斯决定进攻埃及,以作报复,赫梯士兵们洗劫并烧毁了埃及在叙利亚的城镇,大量俘虏被带回哈图沙,这些战俘带有可怕的瘟疫,疾病迅速蔓延,人口大幅度下降,土地变得荒芜。

  公元前1322年苏皮卢利乌玛斯一世因瘟疫驾崩后,由长子阿尔努旺达二世即位,仅一年后,他也死于疾病。

最后的盛世

  赫梯由最小的儿子穆尔西里二世(Mursili II)继位,这位年轻的皇帝接手了这个强大而又虚弱的帝国,经过他虔诚漫长的祈祷,瘟疫最终消散了。不过,穆尔西里二世有个棘手的私人问题,他的继母--苏皮卢利乌玛斯的巴比伦遗孀,塔瓦娜娜(Tawananna)。塔瓦娜娜是这片土地上的首席女祭司,在宗教和政治上有重要影响力,她强势又专权,在皇帝去世后依然保有王后的头衔以及权利,即便新皇继位。

  在穆尔西里二世在位的第九年,他的两个兄弟阿勒颇总督和卡克米什总督相继去世,他的妻子盖苏拉维亚(Gassulawiya)病重,医生和神灵也无法挽救她的生命,在当时不免让人联想到巫蛊,穆尔西里二世十分悲痛并确信是他的继母用巫蛊害死的盖苏拉维亚,于是剥夺了塔瓦娜娜女祭司的地位并将她驱逐出了皇宫。

  尽管遭遇了许多挫折,穆尔西里二世还是征服了西面的领地,使赫梯帝国的疆域达到了顶峰,正式登上了包括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和安那托利亚高原,这块广阔土地之上主角的位置。

  公元前13世纪,穆尔西里二世的长子穆瓦塔里(Muwatalli)即位,是帝国的第22位国王,穆瓦塔里和其弟哈图西里在叙利亚与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进行了卡迭什战役。卡迭什战役后,哈图西里率军返回哈图沙,回城途中停留在圣城拉瓦赞提亚,来祭拜他的保护神伊师塔(Ishtar)女神,在那邂逅了当地祭司的女儿普度赫帕(Puduhepa)并迎娶了她。

  公元前1272年前后,穆瓦塔里去世了,他的儿子乌尔希泰舒普(Ulmi-Teshup)登上了王位,此时的哈图西里是上郡的郡王,乌尔希泰舒普十分警惕哈图西里,觉得他的叔叔是个威胁。在位七年后剥夺了哈图西里大部分封号和领地。哈图西里做出了回应,起兵造反,推翻了侄子的统治,登上了王位,即哈图西里三世(Hattusili III)。哈图西里三世为他的篡位作了一份"哈图西里的辩解书",可以说这是最早的自传。

  哈图西里三世登上王位后第一项举措就是与各个邻国建立起稳固的政治纽带,而王室联姻和缔结条约是达到目的的最佳方式。普度赫帕作为王后组织她的家族与别国国王联姻,与各诸侯国国王互通书信,她频频出现在王国各种事务的活动场所,不过最深远的影响是在宗教领域。赫梯人在四百多年的时间里融合了多种文化,有许多神灵,作为帝国的首席女祭司,她下令将各种宗教条文进行收集归档,修订宗教仪式,并将诸多神灵进行组织和重新神化。

  公元前1260年后不断坐大的亚述问题不能再回避了,在对付亚述之前必须先稳住另一侧的埃及。公元前1259年,赫梯王哈图西里三世同埃及的拉美西斯二世签订了一项和平条约。赫梯版本的和平条约加盖有哈图西里和普度赫帕的印章,用阿卡德文撰写送往埃及,在那里被翻译成埃及文字镌刻在凯尔奈克的拉美西斯神殿内的墙壁上。而埃及版本的条约也用阿卡德文撰写后送到哈图沙,这个版本陈列在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考古博物馆里。埃及的版本是哈图西里撰写的,而今伊斯坦布尔的则是拉美西斯的杰作。

  公元前1246年,国王哈图西里三世采取和亲政策,将自己的一个女儿嫁给埃及的拉美西斯法老。后来发现于埃及卡纳克庙宇墙上的一幅雕刻,就描绘了当时埃及法老迎娶赫梯公主的情景。

战争

  与古埃及的战争是迄今有和约传世的最古老的战争之一,公元前14世纪末叶至前13世纪中叶,古代埃及与赫梯为争夺叙利亚地区的控制权展开了延续数十年的战争。这场战争中的关键性战役卡迭石之战是古代军事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会战之一,战后缔结的和约是历史上保留至当代的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国际军事条约文书。

  古代叙利亚地区位于亚非欧三大洲间,扼古"锡道"要冲,是古代海陆商队贸易枢纽,历来为列强必争之地。

  早在公元前第3000纪,埃及就多次发动过对叙利亚地区的征服战争,力图建立和巩固在叙利亚地区的霸权。但埃及建立霸权的努力遇到了埃及强邻赫梯的有力挑战。约公元前14世纪,当埃及忙于宗教改革无暇他顾时,赫梯迅速崛起,在其雄才大略的国王苏皮卢利乌马斯的率领下,积极向叙利亚推进,逐步控制了南至大马士革的整个叙利亚地区,沉重打击了埃及在这一地区的既得利益。约前1290年,埃及第19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即位(约前1290-前1224年在位),决心重整旗鼓,与赫梯一争高低,恢复埃及在叙利亚地区的统治地位。为此,拉美西斯厉兵秣马,扩军备战,组建了普塔赫军团,连同原有的阿蒙军团、赖军团和塞特军团,加上努比亚人、沙尔丹人等组成的雇佣军,共拥有4个军团,2万余人的兵力。公元前1286年(即拉美西斯二世即位后的第4年),埃及首先出兵占领了南叙利亚的别里特(今贝鲁特)和比布鲁斯。公元前1274年4月末,拉美西斯二世御驾亲征,率4个军团从三角洲东部的嘉鲁要塞出发,沿里达尼河谷和奥伦特河谷挥师北上,经过近一个月的行军,进至卡迭什地区,于卡迭什以南约15英里处的高地宿营,位于奥伦特河上游西岸的卡迭石,河水湍急,峭壁耸立,地势险要,是联结南北叙利亚的咽喉要道,也是赫梯军队的军事重镇和战略要地。埃军试图首先攻克卡迭什,控制北进的咽喉,尔后再向北推进,恢复对整个叙利亚的统治。

  就在埃及举兵北上之际,一场紧锣密鼓的备战活动也在赫梯全面展开。拉美西斯二世还未启程,赫梯即从派往埃及的间谍那里获悉了埃及即将出兵远征的秘密情报。赫梯王穆瓦塔里召开王室会议,制定了以卡迭石为中心,扼守要点,以逸待劳,诱敌深入,粉碎埃军北进企图的作战计划。为此,赫梯集结了包括2500-3500辆双马战车(每辆战车配备驭手1人,士兵2人)在内的2万余人的兵力,隐蔽配置于卡迭什城堡内外,拟诱敌进入伏击圈后,将其一举歼灭。拉美西斯二世率军在卡迭石附近高地驻宿一夜后,于次日清晨指挥主力部队向卡迭什进击,意欲在黄昏之前攻下该堡。拉美西斯二世率阿蒙军团冲锋在前,赖军团、普塔赫军团居后跟进,塞特军团由于行动迟缓,尚滞留在阿鲁姆地区,一时难以到达战场。

  当阿蒙军团进至卡迭石以南8英里的萨布吐纳渡口时,截获两名赫梯军队的"逃亡者",这两名实为赫梯"死间"的贝都因游牧人谎报赫梯主力尚远在卡迭石以北百里之外的阿勒颇,并佯称卡迭什守军士气低落,力量薄弱,畏惧埃军,特别是叙利亚王侯久有归顺埃及之意。拉美西斯二世信以为真,立即指挥阿蒙军团从萨布吐纳渡口跨过奥伦特河,孤军深入,直抵卡迭什城下。穆瓦塔尔闻讯迅即将赫梯主力秘密转移至奥伦特河东岸,构成包围圈,将埃军团团围住。拉美西斯二世从刚刚捕获的赫梯俘虏口中始知中计,立即派急使催促赖军团和普塔赫军团紧急来援。当赖军团到达卡迭什以南的丛林时,早已设伏于此的赫梯战车出其不意地攻其侧翼,赖军团损失惨重,接着,赫梯军队以2500辆战车向埃军阿蒙军团发起猛烈攻击,埃军士兵一触即溃,四散逃命,陷入重围之中的拉美西斯二世在侍卫的掩护下,左突右挡,奋力抵抗,并祈求阿蒙神的庇佑,还将护身的战狮放出来"保驾"。法老稳住阵脚后,对赫梯军极为重要的诸侯国士兵禁不住埃及军营里战利品的诱惑乱了阵型。在此危急时刻,埃军北上远征时曾留在阿姆鲁的一支部队赶到。这支援军呈三线配置,一线以战车为主,轻步兵掩护,二线为步兵,三线步兵和战车各半,突然出现于赫梯军队侧后,对赫梯军猛攻,把拉美西斯二世从危局中解救了出来,战斗十分激烈。赫梯人损失了许多战车,埃及步兵丧失了战力,而这样僵持不下的话双方只会两败俱伤。拉美西斯撤兵返回埃及,由于战车的损失使赫梯人无法再追击法老,尽管错失了最佳的机会还是歼灭了卡迭什半数的埃及军队,不久后赫梯人重新夺取了阿鲁姆和阿巴,即今天的大马士革。

  此后的16年中,战争延绵不断,但规模都比较小。拉美西斯二世吸取卡迭石之战轻敌冒进的教训,改取稳进战略,一度回到奥伦特河,但赫梯采取固守城堡,力避会战的策略,双方均未能取得决定性胜利。

  约于公元前1259年,由继承自己兄长穆瓦塔里王位的赫梯国王哈图西里(约前1275-前1250年在位)提议,经拉美西斯二世同意,双方缔结和平条约。哈图西里把写在银板上的和议草案寄送埃及,拉美西斯二世以此为基础拟定了自己的草案,寄给赫梯国王。条约全文以象形文字被铭刻在埃及卡纳克和拉美西乌姆(底比斯)寺庙的墙壁上,它是译自原稿的副本。原稿可能是用赫梯语和当时国际通用的巴比伦楔形文字书写的,在赫梯首都哈吐沙什的档案库中发现有用巴比伦楔形文字书写的泥版复本。条约规定:双方实现永久和平,"永远不再发生敌对",永远保持"美好的和平和美好的兄弟关系",双方实行军事互助,共同防御任何入侵之敌,双方承诺不得接纳对方的逃亡者,并有引渡逃亡者的义务。条约签订后,赫梯王以长女嫁给拉美西斯二世为妻,通过政治联姻,进一步巩固双方的同盟关系。埃及与赫梯的争霸战争,是古代中近东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拉美西斯二世是古代埃及军事帝国最后一个强有力的法老,当时的赫梯也处于其鼎盛时期。双方长达数十年的军事较量,使双方的实力都受到严重削弱。埃及并未达到恢复亚洲属土的目的,拉美西斯二世的后继者日益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从爱琴海的小亚细亚一带席卷而来的"海上民族"的迁徙浪潮,与利比亚部落的入侵相呼应,日益动摇法老的统治,曾经一度强盛的新王国逐步陷入瓦解之中。

灭亡

  公元前13世纪末,赫梯帝国陷入了内战,亚述人和"海上民族"(Cimmerians人、Kaskas人、Phrygians人、Bryges人、Lydia人)从多个方向扑向了分裂后的赫梯,"海上民族"席卷了东部地中海地区,亚述人则在阿舒尔一世的带领下,占领了赫梯帝国西部的大片领土。但奇里乞亚和北叙利亚仍残存一些使用鲁维语象形文字的赫梯人小城邦。公元前8世纪,残存的赫梯王国被亚述帝国所灭。

神话宗教

神话

  赫梯神话是赫梯人的主要文学表现方式,包括根据古代苏美尔人的创世和洪水传说改编而成的作品,赫梯的宗教也照搬美索不达米亚的多神崇拜。宗教活动包括占卜、献祭、斋戒和祈祷,而不具备伦理意义。赫梯以楔形文字记述自己印欧语系的语言,创造了赫梯楔形文。赫梯还另有1套象形文字,用于铭刻和印章,这可能是受哈梯人原始图画文字和埃及象形文字的影响。但到当前为止,这些象形文字尚未释读成功。赫梯人最突出的文化成就当属法律体系。以《赫梯法典》为代表的赫梯人法律,要比古巴比伦的法律更人道,判处死刑的罪过不多,更没有亚述人法律中那些诸如剥皮、宫刑、钉木桩等酷刑。赫梯人的艺术才能不十分出色。但他们的雕塑作品则新颖生动,尤其是石壁上的浮雕作品。城门和王宫门旁,一般都雕有巨大而生动的石狮。他们的建筑材料多用巨石,明显优于两河流域的土坯。赫梯文明的历史成就不仅仅在于发现和使用了铁,而且在于它充当了两河流域同西亚西部地区文化交流的中介。毫无疑问,某些文化成份就是通过这个中介从美索不达米亚传到迦南人和喜克索斯人中间,可能还传到爱琴海诸岛,赫梯文明是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和爱琴海地区诸文明之间的主要链环之一。

宗教

  阿丽娜女神和铁列平神在赫梯的众神灵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阿丽娜女神是他们信奉的最主要的神灵之一,她被赞颂为大地女王、田地之女王,被视为赫梯国和君主政权的保护神。当国家遇到危亡的时候,国王总是先向她祈求援助,每当国家战争凯旋时,也会将许多的战利品送到她的寺庙。她的丈夫是雷雨之神。铁列平则被称为农业之神,是雷雨神之子,扮演着全餐上酒官的角色,为诸神灵送上葡萄酒。麦珠拉女神也常受到赫梯国王给予太阳女神的待遇。赫梯人信奉神灵还有:太阳神爱斯坦、卡尔神、御座之神、哈尔玛苏伊塔神、彼尔瓦神、塔西门特神、胡拉神、凯特神、哈沙麦利神和素来内临卡特神、哈什玛神、查里亚努神、查什哈普那神、伊那尔神(哈图沙城的守护神)、战神武什卡特、武鲁赛姆神、卡姆比瓦特神、卡尔玛伊利神、陶利特神、哈图沙利神、吐梯梯神、兹吐黑神、兹里普里神、兹沙苏神、朱利亚神、月神卡什库、哈潘塔利神、太阳神羊倌、卡塔哈兹普利太阳女神和胡兹亚神,这些神灵各司其职,出现于不同的场合,扮演各自的角色。在努恩塔丽亚什哈什节中,敬奉的主要神只哈梯神,如太阳女神阿丽娜、卡姆比瓦特神、兹特利亚和伊那尔等十四个神只。

  赫梯众神中的引见主管神是勒尔瓦尼,女神依什吐什塔雅、帕帕雅和诗瓦特也是赫梯地狱神只的一部分,他们被人们供奉在一个特殊的地方,即"和斯提"庙。

  每逢新年,他们都会庆祝普鲁利节。而劳恩塔吏亚什哈什节是赫梯人最为隆重和规模宏大的节日活动之一,该节日是在国王远征归来后举行。赫梯的宗教活动主要集中在阿丽娜城、奈里克城、兹帕朗达城和哈图沙什城举行。其中,阿丽娜城和奈里克城是赫梯举行祭礼活动最重要的地方。前者是敬奉女神阿丽娜的地方,后者是供奉农业之神铁列平的地方。兹帕朗达城也是赫梯祭礼活动的一个重要场所。

  安塔赫舒节日

  安塔赫舒⑩节日(EZEN AN.TAH.UM)是赫梯王国举办的重要宗教节日之一(11),它在春天举行,持续时间长达38天(12),从文献中的表述"如果国王在哈图沙城过冬……但如果国王在其他地方过冬,当春天来临时……"(13)以及"为了安塔赫舒节日,在每年的春天里"(14)来看,其具体可确定为每年的早春时期。安塔赫舒节日时间结构以天为单位,其活动大都始于早晨,结束于晚上。安塔赫舒节日的举办地点主要围绕着赫梯王国的都城哈图沙以及周边的一些城市(15),其遵循着一个特定的规则:以哈图沙城为中心,按照自北向南的路线在其他若干城市举行节日庆祝活动。此外,从城市内部的地点结构来看,一个名为"哈棱图屋"(16)的建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国王和王后出发前往各个神庙内部或者其他房屋的必经之地。

  整个安塔赫舒节日的基本活动流程是:国王和王后乘坐马车在不同的城市之间巡游,在进城前、城门口处和进城后都会有相应的仪式活动。在各城市内部不同神庙、房屋、宫殿等建筑中,国王夫妇需身着盛装,在众人的陪同下出发,先后做完清洁、摆放祭品等仪式,然后开始献祭和祭酒等活动。敬酒是节日的核心活动,国王夫妇需要向赫梯国家的诸位神灵敬酒,期间伴随着奏乐跳舞等活动。节日的尾声是众人退出神庙、房屋或宫殿等建筑,并关闭大门。但这个基本流程并非固定不变,它可能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进行不同程度地调整,这让我们看到了安塔赫舒节日变化的一面。

  安塔赫舒节日的各个活动按照其性质可以归类为仪式活动和祭祀活动,前者包括欢迎、跪伏、清洁、传递物品和摆放物品、奏乐歌舞以及比赛等,后者则是围绕神灵而进行的献祭、祭酒、供奉、敬酒以及祈愿等。这两类活动并非泾渭分明,它们既互相独立存在,又互相交织进行。仪式活动始于节日开端,伴随并服务于祭祀活动,祭祀活动是整个安塔赫舒节日的核心主体。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仪式活动就是祭祀活动的准备活动,它还是祭祀活动进行过程中必要的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渲染了祭祀活动。

  虽然安塔赫舒节日活动的人员众多,但以国王、王后和王子为代表的赫梯国家统治者才是整个节日活动的核心和主体,行政官员、宗教人员和其他人员既是节日活动的辅助者,又是节日活动的参与者。因此,整个安塔赫舒节日的官方色彩比较浓厚,目前几乎看不到民间参与节日活动的情况。在各类人员的共同作用下,整个节日井然有序地进行。

冶铁技术

  赫梯人是西亚地区乃至全球最早发明冶铁术和使用铁器的国家,也是世界最早进入铁器时代的民族,考古发现的证据显示铁器的生产至少可以追溯到前20世纪。在冶铁方面颇具名气,赫梯王把铁视为专利,不许外传,以至铁贵如黄金,其价格竟是黄铜的60倍。赫梯的铁兵器曾使埃及等国为之胆寒。赫梯人打击敌人最有效的武器是战车;在战场上,他们驱赶披着铁甲的马拉战车冲锋陷阵,所向披靡,使来敌闻风丧胆。

  直到前1180年左右赫梯灭亡之后,赫梯铁匠散落各地,才将冶铁技术扩散开来,前800年左右传至印度。

帝王世系

古王国

  库萨尔王朝

  皮坦纳 前18世纪上半叶 第一个已知的国王

  阿尼塔 前18世纪中叶

  名字失传的统治者

  拉巴尔那一世 前1680年-前1650年

  哈图西里一世 前1650年-前1620年 即拉巴尔那二世

  穆尔西里一世 前1620年-前1590年

  泰利皮努斯王朝

  汉提里一世 前1590年-前1560年

  齐丹塔一世 前1560年-前1550年

  阿蒙纳 前1550年-前1530年

  胡齐亚一世 前1530年-前1525年

  铁列平 前1525年-前1500年

  有些研究者认为并无以下6人。

  阿鲁万纳

  塔胡尔瓦伊里

  汉提里二世

  齐丹塔二世

  胡齐亚二世

  穆瓦塔里一世

中王国

  关于中王国,没有任何资料保存下来。但有的研究者将古王国的最后6位君主列为中王国时期的统治者。

新王国

  前4位统治者的先后顺序无法确定。

  哈图沙王朝

  图特哈里一世 前1430年-前1410年

  哈图西里二世 前1410年-前1400年 可能并无此人

  图特哈里二世 前1400年-前1390年

  阿尔努万一世 前1390年-前1380年

  图特哈里三世 前1380年-前1370年

  苏庇路里乌玛一世 前1370年-前1330年(或前1358年-前1323年)

  阿尔努万二世 (前1330年或前1323年)-前1322年

  穆尔西里二世 前1330年-前1295年或前1322年-前1285年

  穆瓦塔里二世 前1295年-前1282年或前1285年-前1273年

  乌尔希泰舒普 前1282年-前1275年或前1273年-前1266年 穆尔西里三世

  哈图西里三世 前1275年--前1245年或前1266年-前1236年

  图特哈里四世 前1245年-前1215年或前1236年-前1220年

  阿尔努万三世 前1215年-前1210年或前1220年-前1218年

  苏庇路里乌玛二世 (前1210年或前1218年)-前1200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