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宣化下八里辽代壁画墓群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下八里村,这里地下有一座400多平方米、140多幅画临珍贵壁画的古墓群,宣化辽代壁画墓群壁画璀璨绝伦、独具特色、鲜艳瑰丽,1993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 中文名称 河北宣化下八里辽代壁画墓群
- 地理位置 河北宣化下八里村
- 时代 辽
- 发掘单位 河北省文物部门、宣化市文物部门
简介
宣化下八里辽代壁画墓群壁画多分布在墓室的四壁及顶部,共有98幅,总面积360多平方米。其中五座张氏家族墓壁画内容有仙鹤、花卉、人物、瓶花、天象等,并以二方来自连续的云纹、折枝花卉图360百科案和大片的缠枝牡丹图案为装饰,色彩绚丽,富丽华美。绘在张世卿墓墓顶的天文图,将中国传统二十八宿记星法与西方古巴比伦黄道十二宫手车础约果流矛融合到一起,是我国至今发现的最早一幅中西合璧天文图。前室东壁都绘有"茶道"图,与西壁散乐图相对,以及对弈等内容壁画也是我国首次发现。后室则多表现妇人挑灯、门吏、妇人进门、经桌、仙鹤花卉等。这些壁画显示了当时民间画师的艺术水平。
另外,比它们晚20多年的三座张氏墓壁画的布局、内容和技法已有明显的变挥北适好化,画风趋向严谨。前室东壁绘散乐图,西壁绘出行图,后室多表现门吏和群侍。群侍备经、温酒或进茶。壁画人物线描简劲纯熟,运笔自由,稍有团面写意画的味道,接近北宋的画风。
四号墓是韩师训墓组,前室东壁绘散乐图,束迅击叶都西壁绘出行图,后室绘饮酒图、更衣图、备经图、进羹图等。画风明显不同于张孙必活陆集部任肉氏墓壁画,用笔有书法的墨色韵味,设色淡雅,受到宋代文人画的影响。
宣化辽墓壁画中,人物形象及服饰有汉人也有契丹人,反映出明显的契丹、汉族两种习俗并存交融的地方特色。
考古价值
宣化辽墓壁画中,人物形象及服饰有汉人也有契丹人,反映出明显的契丹、汉族两种习俗并存交融赵部圆奏的地方特色。墓葬形式多样,出土器物十分丰富,特别是辽观吗创判墓中的壁画之多、保拿存之好、内容之广泛,为辽代考古史中少有。共有散乐图、茶道图等98幅,全面反映了辽代的科学、经济、宗教、民俗、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的文化历史。其中绘在张世卿墓墓顶的天文图,把中国传统的二十八宿记星法晶敌与古巴比伦黄十二宫融合在一起,是继汉墓星图和北魏天象图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也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一幅中西合璧天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