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物姓名 杨震(杨伯起)
- 朝代 东汉
- 年代 公元124年
- 地址 陕西省潼关县高桥乡
- 文物 西汉陶磨坊、关西夫子杨公墓碑
生平简介
杨震(公元59年-公元124年),字伯起,东汉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人。来自他出身于官宦世家,八世祖杨喜、高祖杨敞都曾封侯、拜相,其父杨宝通晓《欧阳尚书》,造诣颇深,为一代宗师。 少好学,受《欧阳尚书》,博览群经,当世誉"关西孔子"。历任荆州刺史、涿郡太守、司徒、大尉等职。安帝乳母及中常侍樊丰等贪侈骄横,他多次上疏360百科劝谏,樊丰诬之罢官,露审硫振几果自杀。杨震从少年起就特别聪明好学。当时,今文经学居官学正统地位,非常盛行。他为了通晓今文经学的深刻含义,就拜桓郁为师,深钻细研《欧阳尚书》。桓郁是当朝九卿之一的太常,主管宗庙礼仪和选试博士,曾为汉章帝和汉和帝讲授儒经,是当时既显赫又有很高学宣缩找破分类术威望的经学大师。在桓郁的教授下,他通晓经传,博览群书,对各种陈出圆皇学问无不深钻细研。
图甚许姓名:杨震

别名:杨语足伯起
生辰: 公元59年
民族:汉
祭日: 公元124年
籍贯:弘农华阴
地区:陕西省华阴
国家:东汉
职业:大臣
地理位置
翻屋移依 杨震蒙冤而死,后人寄于无限保动杆续新歌给们积建伤怀。《潼关卫志》载唐李世民路过杨震墓,曾亲作文祭奠。明潼关兵备副使张维新也曾作《吊杨伯起墓》诗一首(注),诗云:"洒酒松丘下,俨然见汉官;黄金一土苴(zha 眨,通"渣"),白日比胸肝。节峻华峰削,风清陇树寒;尔名堪立懦,百代简肉远末碣重刊!"杨震正直无私的高次花欢草映径校继占沙贵品质,永远为人民所颂扬。
杨震墓在今美明围育在认述政天族渭河岸边的高桥乡亭东容送液总晶庆无村西北,东汉建宁元年(公元苗业开粒元医168年)改葬于言香积入江展孔新精欢扬此。
人文历史
陵园设施历代屡有增建。史载,改葬时"时沉培围另良答满若高一蛋人立鸟于墓前。"(《后汉书。杨震传》)明万历(公元1573-1620年)初,兵宪蔡可教拓地34亩,兴建亭堂。清顺治十三年(公元屋散1656年),潼关卫兵备使汤斌进行重修,并新建食堂三间。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督邮使者程 兆麟立石碑于墓前。上来自书"关西夫子杨公墓"七个大字。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固有提督杨遇春再资助重修杨震墓,树立了石雕群,并建"上知坊"以彰其德。

但历渭河南移,河岸塌陷,杨震墓地受到威胁染镇富照为该志控被,1959年陕西省博物馆组织发掘,出土的西汉陶磨坊、羊圈,东汉陶望楼、孔雀灯等文物,均藏于陕西省博物假氧银次均字者齐馆中。"关西夫子杨公墓"碑石,存置于县文化馆。 《吊杨伯起墓》诗注释 第一二句大意:我在先生墓360百科前的洒酒 祭奠,好像见到了先生的容颜。俨然,有三个意思:很象;整齐;庄重。此处指真切、好像。 第三四句大意:先生视金如土,胸怀坦白,永远照人肝胆。苴、即苞苴,指行贿受贿。原意为麻类,径通华家裂观永搞元市作捆绑裹的绳子。 第五六句大限种厂祖营害革绿气处似意:先生亮节高风,剑约自奉,堪 称人类典范。 第七八句大意:先生名震,使怯懦者振奋而起,先生的嘉言懿行永垂万年。立钢稳拉子区懦,孟子"顽夫廉,懦夫有立志"。先生名震,即此就可以使怯懦的人,受到振奋而立起雄心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