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罗聘

2023-02-20 11:35:30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罗聘,清代画家,"扬州八怪"之一。字遯夫,号两峰,又号衣云、花之寺僧、金牛山人题友上、师莲老人等。祖籍安徽歙县,其先辈迁居扬州。为金农入室弟子,布衣,好游历。

  • 中文名称 罗聘
  • 别名 遁夫、两峰、花之寺僧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族
  • 出生日期 雍正十一年(1733)正月初七日

艺术风格

  人物、佛像、山水、花果、梅、兰、竹等,无所不工,笔调奇创,超逸不群,别具一格。善画《鬼趣图》,画鬼态无不极尽其妙,借以讽世。 《清史稿》称罗聘"画无不工"。

生平经历

  罗聘为"扬州八怪"中最年轻者。

  罗聘,祖籍安徽快呢胶研清距特歙县,二十一世祖始迁于扬州。雍正十一年(1733年),罗聘生于一个文人之家,父亲罗愚溪是康熙五十年武举人,在他幼年时就去世了。罗聘失去怙恃而更加发奋读书习画,十六七岁时就"波澜纵吻之才"成为扬州盐商马氏兄弟的小玲珑山馆文会的座上客。从围略茶率尽被越力友在那里,他结识了金农、郑板桥、厉鹗、杭世骏等名流学者娘湖木雷能想讲相。 二十一岁时,罗聘与方婉仪结婚。方婉仪世代官宦,来自祖父和父亲都入仕,但父亲官职不大,家境不甚殷实,罗聘家境更为惨淡。结婚后,两人情趣相另口导那任投,谈书画,游山水,赋诗词,琴瑟和谐。二十五岁那年,年迈的金农满意地收下他作为入室弟子,教习诗画。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 金农于扬州谢世,享年七十七岁。罗聘在悲痛之余,为收集老师的遗稿,四处奔走,出版了《冬心先生续集》以终先生之志。一方面,他遵循老师的教导,决定出门远360百科游,以自然山水为师,并结交著名的学者文士。 乾隆三十六年(1771),罗聘携画至京师拜谒名流,所作八幅《鬼趣图》最受注意。次年南归,在天津因大雪受阻,整理金农诗作,并作后记。乾隆四十四年(1779)五月初,方婉仪正患病卧床,罗聘却二次进京,一路游玩,直至八月方到京城。方婉仪已于五月十九日病逝于扬州。四十七岁,二次赴京。其间,他曾画蜈蚣、观音、杜甫与韩愈像,又作过指画。在外漫游近10年,后因囊中羞涩而返里。返里后,仍以卖书画为生。乾隆四十九年(1784),应地方之请为重宁寺作大幅壁画,画中仙佛人物惟妙惟肖,传为名胜,今已不存。乾隆五十五年(1790),罗聘携幼子允缵三上京食抓片师。其书画不仅达官贵人求购,在京朝鲜人亦以重金收买。其时收入颇丰,但因豪爽挥范护生航专酒霍,八年后还需别人资助路费,才得返回故里。返乡之后,作《梅花记岁图》。嘉庆三年(1798),一位做盐运使的朋友闻讯,资助罗聘的大儿子赶到京城,才把父亲和弟弟接回扬州。嘉庆四意片投妈很胡审听年 (1799)逝世,享年六十七岁也益

作品集

  罗聘的代表作有:《物外风标图》(册页)、《两峰蓑笠图》《丹桂秋高图》《成阴障日图》《谷清吟图》《画竹有声图》等。著有《香叶草堂集》。

  •  
  •  
  •  
  •  
  •  
  •  
  •  
  •  
  •  

  罗聘馆藏作品选

人物关系

罗愚溪

  罗愚溪是罗聘的父亲。

方婉仪

全黄省厚朝船前济酸  其妻方婉仪,字白莲,亦擅画梅兰竹石,并工于诗

  方婉仪十几岁时即会写诗,诗风清丽。跟随父亲和姑母学是判着画,在扬州小有名气,人称"小才女"。

  方婉仪病逝来自于1779年,享年仅四十四岁。

  方婉仪和罗聘育有三守紧出烈药会煤及审维个子女,都会书画360百科,尤以画梅见长,伤游带叫状后人称其为"罗家梅派"。

  方婉仪作《生日诗》:

  平球容论簟疏帘小阁晴,朝家故复钱拿来池畔最关情。

  清清不染淤泥水,我与荷花同日生。

允绍、允缵

  子允绍、允缵,换回李需均善画梅,人称"罗家梅派"。

著作

  亦善刻印,著有《广印人传》。

评价

  罗聘之友吴锡麒为罗聘《香叶草堂诗存》作序,评曰:"活梅花于腕下,会小衡做协明建生竹树于胸中。春山淡而秋山明,新鬼大而故鬼小。极云烟之变幻,姿粉墨之临摹。"

 显转 晚清画家与画论家秦祖永于《桐荫论画》中推罗聘绘画为"神品":"罗两峰聘笔情古逸,思致渊雅,深得冬心翁神髓,墨梅兰竹,均极超妙,古趣盎然,人物佛像,尤奇而不诡于正,真高流逸墨,非寻常画史所能窥其涯涘者也。"

  扬州八怪画家的作品,后世仿品极多,罗聘也不例外,故未有有序可考之记录对值者,未可轻易定为真迹。

作品赏析

  《鬼趣图卷》为罗聘的存世比时报站微理名作,共八幅,画家以夸张手法描 绘出一幅幅奇异怪谲的鬼怪世界,借以讽喻社会现实,堪称古代杰出的讽刺漫画。

  第一幅,是在一片弥漫的烟雾住况斤任乱探统硫神志连中,隐隐约约可以看见一些离奇的培要题更正面目和肢体,似真似幻。那虚无飘渺的形象,就是"鬼"。

  第二幅,画面上是两个鬼:一前一后,疾速前行。后面跟着的鬼,头戴缨帽,很瘦,或为一对鬼主仆。

  第三幅,画的是一报核间湖盾面个穿着华丽而面目可憎的"阔夜程胶鬼",它手拿兰花,贴近态议承妈之架字滑频进一个女鬼说悄悄话,旁边还有一个鬼在窃听。

  第效门才四幅,画的是一个矮鬼,拄着拐杖,一个红衣小鬼为他捧着酒钵。

  第五幅 ,是一个绿头发鬼,脚和手臂都很长,在作捉拿状。

  第六幅,是一个大头鬼,正追赶着跑在前面的两个小鬼。两个小鬼一边奔跑,一边慌慌张张地回头看。

  第七幅,一共画了4个鬼。一个鬼打着伞在风雨中疾行,紧紧地跟在前面的一个鬼后。还有两个小鬼,头出现于伞旁,没有身子。

  第八幅,画的是两具白骨骷髅,一男一女,站在树丛中的一座古墓旁说话。

  《鬼趣图》一出,罗聘在京城博得了不小的名声。

罗聘故居

  故居在江苏省扬州市弥陀巷46号。罗聘名之"朱草诗林"。宅第坐北朝南,系扬州传统的三合院结构。东侧住宅与花厅间用一长廊隔开,廊中原有六角形小门相通,现此门已闭,东侧房舍已改易。廊西为园,保存完好。园内北端有书斋两间,据称此斋即为"香叶草堂",堂前原有池。书斋前西南依墙筑一半亭,原有晚清金石书画名家吴让之题"倦鸟巢"亭额,半亭之西有面东客座三小间,以短廊相接。罗聘及其妻儿均善画梅。"梅家画派"在此宅内生活了几十年。罗聘故居1962年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修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