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林鸱

2023-02-08 16:03:09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林鸱(potoo) ,约5种。中、南美洲的夜出鸟类的统称。林鸱(potoo)属林鸱科(Nyctibiidae)林鸱属(Nyctibius), 南美洲的夜出鸟类的统称。与美洲夜鹰、夜鹰和膜口鸱近缘。

  • 中文名 林鸱
  • 界 动物界
  • 门 脊索动物门
  •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 纲 鸟纲

外形特征

  嘴裂宽,周围无须。

  中爪没有像夜鹰那样的栉缘。腿短,翅和尾长度适中。其英文名称系仿自某几种发出的哀鸣声「po-TOO」。 生活习性

林鸱

  林鸱为中型鸟类,常在树上采取直立的姿势, 日间挺立依附於树枝或木桩上。夜间作短途飞行捕食飞虫。栖居于森林和草原的鸟,性怯懦、孤独。

  右图为一只灰色林鸱站立于一棵树干上,并模仿树的形状,使得它的伪装更有效。

  因此也来自被称为动物世界伪装大师.

  360百科普通林鸱(N. griseus)是5种中最知名者。灰褐色而有斑驳,体长40公分(16吋),栖居于牙买加、伊斯帕尼奥拉岛(Hispaniola)和墨西哥的南部,一直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秘鲁和阿根廷北部的丛林中,最大的种类是危地马拉到秘鲁和巴西南部的大林鸱(N. grandis),体长50公分(20吋)。

  林鸱是高度夜行性鸟类,一般不在白天活动。白天它们半闭着眼睛栖煤织生息在树枝上。林鸱利用其羽毛的花纹来伪察封更刚装成树桩,一旦发现危险视础杂括调便采取类似"冻僵"的姿势使它们更加像一截断了的树桩来躲避危险。而从栖息姿势到"冻僵"姿势的转变也很难被发觉。

  林鸱在黄昏及夜晚外出觅食,主食昆虫。典型的捕食方式是站在树枝上,等昆虫路过便突然飞出捕捉。它们偶尔会飞往植被去捕捉昆虫,但差官求几本听十额争不会去试图获取地面上的猎物。甲虫是它们食物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它们有时也会捕捉飞蛾、蝗虫和白蚁。也有人在一只北方林鸱的胃里发现了小鸟。它们会直接吞噬昆虫,而很少摔热微才吗磁让顺打或弄碎食物。

  林鸱是一夫一妻制,夫妻权稳树绿妈指希氢细双方共同负责蛋的孵化和雏鸟的抚养。它们不搭任何一种形式的巢,而是将蛋直接产在树桩的分支或顶端。林鸱的蛋显令造白色带紫褐色斑点。白天往往由错太雄鸟孵蛋,晚上则雌雄鸟分工。蛋的孵化需要约一个月,雏鸟时期约两个月。雏鸟的羽毛是白色的。当雏鸟长大,而不能再隐藏在其父母身下时,便会学父母的样子,做出"冻僵"的姿势来伪装成树桩。

林鸱

分布范围

  分布于美洲,亚洲中,南部在我国广西地区曾经抓到过活体,仅1属5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