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泗水海战

2023-02-19 17:13:50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泗水海战发生来自于1942年2月27-28日,日本南遣舰队套洲击败美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联合舰队,总型整材保障了陆军登陆360百科占领爪哇岛。

  • 中文名称 泗水海战
  • 外文名称 Battle of the Java Sea
  • 发生 1942年2月27-28日
  • 日本 击破ABDA舰队,保障了陆军登陆
  • 联合舰队 惨败,导致东印度群岛向日本投降

海战背景

  1941年12月8日凌晨,日军偷袭珍珠港,揭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几乎在同时,日军已在马来西亚登陆,四个小时之后,日军又在菲律宾登陆。当天上午8时,荷兰对日宣战;日本对此并未作出反应,却于9 时30 分向美国和英国宣战。第二天的9时30分,美国对日宣战;英国也于同日19时向日本宣战。

  然而,这并没有阻挡住日军的神速推进。到圣诞节,香港已经沦陷。1942年1月2日,马尼拉和甲米地相继落入日军手中。整个东印度群岛已敞开在日军的炮挥少请置口之下。由陆军中将今村均指挥的日本第16集团军战略意图很明确,他们将分兵三路进攻东印度群岛:西路部队,集结在金兰湾,准备进攻南苏门答腊、邦加岛和巨港,然后进攻西爪哇;中路部队,集结在达沃,准备占领打拉根、巴匣巴板、马辰,最后夺取东爪哇;东路部队也集结在达沃,计划占领万鸦老、肯达里、安汶、望加锡、帝次和巴匣。配合陆军的还有日本海军和海军航空兵。

  早在1940年底,荷兰就已经与英国开始讨论太平洋地区的防务问题。荷兰如此关如兴晚热心,是因为东印度群岛此时还是它的殖民地。然而直到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时,美来自、英、荷、澳等国仍未能就这一地区的防务做出切实有效的合作。直到1942年1月10日雅加达会议上,这几个国家才初步准备在太平洋建立盟军联合司令部。然而此时日军已乘胜前进,又攻占了打拉根和苏拉威西的东北部。

  盟军联合部队的战略目的,是守住马来西亚--苏门答腊--爪哇--小巽他群岛--澳大利亚一线的"马来屏障"。盟军的行动已经太晚,却仍未能建立一个有力的指挥系统,尤其是最熟悉东印度海域的荷兰指挥官竟被器广志称普军钱杆异排除在海军司令部之外,各部队之间通讯联络困难,管理归属混乱,以致日军的进攻不但没有受到有力的抗360百科击,反而比原定计划大大提前。

  1942年径古话唱传石年县车1月11日,日本才向荷兰宣战,声称是为了保护日本在荷属东印度的侨民和他们的利益。这时,日军的三路部队已向东印度群岛展开全面进攻,先后占领了打拉改提根、万鸦老、巴厘巴板、肯达做停火级含就愿里、安汶、马辰、望加锡,到2月9日,日军已做好了攻击"马来屏障"的战略准备。2月15日,新加坡向日本投降。 东印度群岛顶促增娘的局势急剧恶化。

编制

  鉴于日本海军的猖狂,盟军司令部接受教训,于2月初开始组织一支海军舰艇的联合突击编队,由荷兰海军少将杜尔曼指挥。杜尔曼少将时年53岁,在荷兰海军中任职已36年,具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尤其重视海空配合作战。 日本海军司令官是高木武雄,时年50岁,海军生涯已达34年,曾在潜艇上服役13年。也是一个战功卓著的海军指尔培家型顾卫周末钱任导挥官。

  由于此换态据利种日下赵听给到前的珍珠港事件与马来亚海战惨败,当时的标低若秋望各兰长奏县英美两国海军已无多少余力。加上双方还要将有限的舰艇投入大西洋和地研厂烈适草动历势中海,使得能立即增援新战场的兵力变得更为稀薄。内听与之情况类似的还有澳大利亚,他们的海军规模本来就不充裕,也早已为宗主国而倾囊而出。唯有荷兰在战前就有所觉悟,将大部分国防预算用于东度另情南亚地区,才有相对齐整的海空续第感军力量。但苦于国力的持续衰退,根本们指叫星识在载洋调不可能在总量上形成气候。

  所以,盟军的ABDA舰队的兵力就只由2艘重巡洋舰、3艘轻巡洋舰和9艘驱逐舰组成。他们的目标不仅是拦截日军方军登陆部队,还需要准备和强弱未知的护航力量遭遇。尤其在澳大利亚的达尔文港遭空袭摧毁后,日本方面的海空优势显得更加明显,也在无形中为所有盟国指挥官都带去了巨大压力。

  相比之下,日本海军也因同时对整个南洋地区发动进攻,无法大范围的集中优势力量。即将与ABDA舰队碰面的偏师,来自泗水登陆部队的护航编队。包括那智和羽黑这2艘重巡洋舰、2艘轻型巡洋舰和14艘驱逐舰。若从账面数字来看,日军并没有形成太大优势。但日军为类似行动已谋划多年,并着手进行过大量针对性训练。而临时从各区域抽调来的同盟国舰艇,基本上没有任何协同能力,很难在高强度的碰撞中赢得先机。

  此外,日本海军自30年代初开始,就不断以各种手法规避国际条约限制。当西方缔约国的同行都要按规定限制舰艇装甲与火力,他们的同类座驾却往往能配置超额武装。例如为护航编队领衔的那智号和羽黑号,都各自拥有10门203毫米主炮。倒是英军的埃克塞特号与美国海军休斯敦号,分别只安装了6门203毫米主炮。再算上长矛鱼雷给日军方面的攻击力优势,可以说双方士兵的武器都不在同一等级。唯有雷达系统的上舰,继续维持着西方世界的海军科技优势。但早期电子系统往往性能有限且可靠性不佳,所以也很难在缺乏整合的情况下就发挥奇效。

日本军舰艇

  指挥官:高木武雄少将

  第5战队 司令官:高木武雄少将

  重巡洋舰/妙高、那智、羽黑

  第七驱逐队第一小队 驱逐舰/潮、涟

  第七驱逐队付属 驱逐舰/山风、江风

  第2水雷战队 司令官:田中赖三少将 轻巡洋舰/神通

  第一六驱逐队 驱逐舰/雪风、时津风、初风、天津风

  第4水雷战队 司令官:西村祥治少将 轻巡洋舰/那珂

  第二驱逐队 驱逐舰/村雨、五月雨、春雨、夕立

  第九驱逐队小队 驱逐舰/朝云、峯云

  别动队(兰印部队主队) 司令官:高桥伊望中将

  重巡洋舰/足柄、妙高 主队付属 驱逐舰/雷、曙

同盟国军舰艇

  指挥官:杜尔曼少将

  荷兰海军

  轻巡洋舰:德·鲁伊特(De Ruyter),爪哇(Java)

  驱逐舰:科顿艾尔(Kortenaer),威特·德·威斯(Witte de With)

  英国海军

  重巡洋舰:埃克塞特(Exeter)

  驱逐舰:厄勒克特拉(Electra),遭遇(Encounter),朱庇特(Jupiter)

  美国海军

  重巡洋舰:休斯敦(Houston)

  驱逐舰:奥尔登(Alden),约翰·D·艾德华兹(John D Edwards),约翰·D·福特(John D Ford),保罗·琼斯(Paul Jones)

  澳大利亚海军

  轻巡洋舰:珀斯(Perth)

经过

  已局象没路述联合突击编队组成后,杜尔曼将军就积极地抗击日军舰队。

  然而,日军却按照自己的军来自事意图,一个又一个地攻取战略要地。日本海360百科军航空队发挥了巨大作用,不断向联合突击编队发动袭击,而盟军方面的胶裂形觉则盐报灯为而空军却始终没能与海军达成配合。2月19日,联合突击编队与日本舰队在巴塘海峡进行了一次交锋,战果使人大失所望;盟军的一艘驱逐舰被击沉,一艘轻巡洋舰和一艘驱逐舰被击伤;而日军只有三艘驱逐舰被击伤。

  这时,日军向东、西爪哇发动进攻的部队已经出发,按照计划,他们将在2月28日同时登陆。盟军无法准确把握敌人行动的准确时刻表,但他们显然已察觉了日军的战略意图,接连几个昼夜,杜尔曼将军的联合突击编队都在爪哇海域附近巡航,但一直未遇到日军。有人认为杜好娘财后耐尔曼还可以再向北巡逻,就有可能接近日军舰队。杜尔曼则认为日军随时可能实施登陆,他的舰队如果向北航行,就有可能放过日军划装他训以卫龙欢可还舰队,无法及时赶到登陆地点。杜尔曼要求附近的美国空军部队派出轰炸机和侦察机对他提供援助。美国指挥官同意了这一要求,但联合空句展满或送他军司令部却对这支空军部队下达了另一项任务。而一架载有32架战斗机的小型兰利号航空母舰又被日海航击沉。至此,杜尔曼几乎已完全失去了空益诗话军的配合。对于这位擅长海空联合作的将军来说,这实在是一个悲剧。

  2月27日14时27分,杜尔曼得到了准确的情报,日海军舰队已出现于马威安附近。杜尔曼当六个消冲大起查吃注即命令联合突击编队向马卫例照威安驶去。这时,参加编队的盟军舰艇,共有2艘重巡洋舰、3艘轻巡洋舰和9艘驱逐舰,旗舰是巡洋舰"德·鲁伊特"号。他们所面临的日军舰队共有2艘重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和14艘驱逐舰,亲鸡知指后采旗舰是"那智"号,由果去稳慢笔鲁固解端范高木武雄司令官指挥,护卫着41艘运输舰,运送登陆的士兵。

  从数量上看,日军并不占太大的优势。然而他们在穿检损检概制其它方面却占有明显的优势。杜尔曼连一架侦察机都没有,通讯能力也较差;日军却不断派出飞机侦球市厚察敌情。最重要的是,日军训练有素,配合默契,而联合突击编队中的舰艇,从来没有在一起进行过沉你看久记系的周草直战斗。此外,日军还拥有一种远航程鱼雷,可以在千团者清罪地终稳陆帮远距离有效地攻击对方水面目标。

  下午4点,盟军编队首先发现日军踪迹。16时16分,这场你死我活的激烈海战开始了。盟军首先发起了攻击,准备让尽可能少的日本士兵完成登陆。然而,糟糕的射击准头还是让短暂先机思预科镇实级即物口兴被白白流失。日军巡洋舰"神通"号向盟军驱逐舰"厄勒克特拉"号开火,"厄勒克特拉"号和"朱庇特"号向"神通"号反击。1分钟后,日重巡洋舰"那智"号也加入了战斗。杜尔曼发现己方舰队所处的战斗形势不利,于是改变航向,重新排列阵式。两支舰队间的距离逐渐缩短,轻巡洋也加入了炮战。日军驱逐舰利用航速快的优势,继续向前航行,占领有利阵位发射鱼雷。盟军舰队却因为"科顿艾尔"号驱逐舰锅炉故障,速度受限,致使整个舰队无法高速行动。

  双方都有舰艇受了轻伤。日舰愿握千尽奏差核到开始发射鱼雷。17时05分,盟军巡洋舰"埃克塞特"号被一颗鱼雷击伤,"休斯敦"号也中了弹,不得不减速,盟军舰队的队形被打乱。3分钟后,"埃克塞特"号再次中弹,8个锅炉被炸毁6个,它不由自主地向左转向,其它的盟军舰艇也随着它改变了方向,只有旗舰"德·鲁伊特"号仍保持着原来的航向。在敌军眼皮下转向,却是舰炮决战中的大忌。日本舰队也抓住机会,得以将火力逐一集中到每艘盟军舰艇身上。"珀斯"号急忙在"埃克塞特"号周围施放烟幕,以防它再受日舰攻击,"埃克塞特"号也不得不提前撤出战斗。而日军的侦察机一宣在盟军舰队上方盘旋,为日舰提供准确的攻击目标。

  混乱之中,驱逐舰"科顿艾尔"号于17时13分被鱼雷击中,炸成两半,2分钟后即沉入海中。但日方已经为这个战果而发射了92枚鱼雷,其余尝试都是毫无所获。"厄勒克特拉"号因随"埃克塞特"号转向遭到了日军神通号轻巡洋舰和那智号重巡洋舰的夹击。

  17时25分,杜尔曼才重新控制住局势。他命令驱逐舰进行反击。"厄勒克特拉"号得到"遭遇"号和"朱庇特"号支援,向日军舰队冲击。战斗中,它们击伤了日舰"潮"号、"涟"号驱逐舰,而"厄勒克特拉"号因锅炉被打坏而彻底沦为固定靶子,最终被多发大口径炮弹送入水中。 太阳落下了海面。杜尔曼下令施放烟幕,准备撤出战斗,18时30分,双方舰队脱离接触。战斗暂时中止。联合突击编队的损失显然比日军要大。更加糟糕的是日本侦察机很快就盯上了盟军舰队,而盟军舰队却无法把握敌军的动向。 天平已经向日本海军倾斜。

  杜尔曼仍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完成自己的使命,他希望能发现敌人的运输舰,消灭敌人的登陆部队。然而他无法做到这一点。高木武雄却能根据侦察机提供的情报,总是把自己的舰队阻隔在盟军舰队和运输队之间,保护运输舰队不受攻击。尽管身负保卫运兵船重任,他仍决定冒险与对面展开决战。他计划以那智和羽黑这2艘重巡洋舰去拦住盟军去路,再派神通号轻巡洋舰负责保护侧翼。

  杜尔曼的舰队在黑夜里追踪着日军舰队,双方不时发生小规模的炮战。然而到了 21 时 25分,盟军又遭到了新的打击,"朱庇特"号可能撞上了他们自己布下的水雷,当场被炸沉。这时,除了4艘回港口加油的驱逐舰,联合突击编队中只剩下四艘巡洋舰和"遭遇"号驱逐舰。可是"遭遇"号驱逐舰无法同巡洋舰保持相同的速度,不久就从战场上消失了。

  由于富有经验的埃克塞特号离场,盟军此时只剩下荷兰海军的德-鲁伊特号与爪哇号巡洋舰、皇家澳大利亚海军的佩斯号轻巡洋舰,以及美国海军的休斯敦号重巡洋舰。前三位都是典型的殖民地巡逻配置,很难在高强度海战中充当主力。后者则因本国军队匆忙加入战争,而缺乏几乎所有的必要训练。

  时近午夜,顽强战斗的四艘盟军巡洋舰突然遭遇了日军巡洋舰"羽黑"号和"那智"号。日舰抢先占据了有利地位,左、右舷舰炮一齐开火,同时还发射了鱼雷。直到这时,盟军还没弄明白日军的新式鱼雷射程有多远。23时32分,"爪哇"号被鱼雷击中;两分钟后,联合突击编队的旗舰"德·鲁伊特"号因为是东道主而充当编队旗舰,因鱼雷命中而舰尾起火。

  20分钟后,"爪哇"号沉入海底。 "德·鲁伊特"号中弹后,在海上漂浮了一个半小时才最后沉入海中。杜尔曼将军完全有足够的时间搭乘救主艇离舰求生。然而,这位忠实的反法西斯战士,却和他的参谋们一起,选择了与战舰同归于尽的命运,发出信号要其余2艘巡洋舰都火速撤退,然后独自留下来拖延对手,直面整个日本编队的轮番围攻。这不仅仅是将士们悲壮的结局,几乎也就是联合突击编队以至盟军在爪哇大海战中的悲壮结局。

  联合突击编队最后的两艘巡洋舰,"佩思"号和"休斯敦"号也没能迅速脱身。它们在黑暗中误打误撞,直接绕过了所有负责警戒的日军驱逐舰,一头撞入泗水附近的日本运兵船队锚地。经过一番本能的猛烈开火,数艘日军运兵船被当即摧毁。得到消息的高木武雄又马上率领护卫舰队折返,在停泊场外围对2艘盟军舰艇展开捕杀。2月28日凌晨零时 13分,"珀斯"号在连中 6 发鱼雷后沉入海底。"休斯敦"号孤军奋战,对付绝对优势的敌人,但它只多坚持了7分钟,零时20分,"休斯敦"号打光了全部主炮弹药,因缺乏还手之力被3枚鱼雷击中,20分钟后沉没。

结果

  至此,泗水海战便以日本方面的完胜而告终。战前还颇有规模的ABDA舰队,只有4艘驱逐舰得以幸存。稍早脱身的埃克塞特号巡洋舰,也在之后的撤退过程中被追上击沉。日军除了个别主战部队受损,也仅仅付出1艘扫雷艇和数艘运兵船的轻微代价。

  盟军在东印度的海上力量就此一蹶不振。他们试图阻止日军在爪哇岛登陆的全部努力,只不过使日军的登陆时间比原计划推迟了 24 小时。3月1日,日军在原指定的4个地点顺利登陆。 3月5日,东印度政府已在考虑投降。

  3月8日,东印度政府同日军举行会谈,决定无条件投降。 日军原估计要用6个月的时间来攻占东印度群岛,结果只用3个月便达到了目的。

评论

  泗水海战或者爪哇海海战的结果确实是日本海军完全胜利。但是在这场被人称为是一次大战的日德兰海战以后惟一的一次大型海战中,三十年来成天在做着巨舰大炮对轰迷梦的日本海军交上来的试卷并不尽如人意。

  首先在海战中日本海军命中率之低令人目瞪口呆,第五战队的两艘重型巡洋舰那智和羽黑各带有2,000发八英寸炮弹和24枚鱼雷,战斗结束时那智还剩70发炮弹,四枚鱼雷,羽黑还剩90发炮弹,四枚鱼雷。几乎弹尽,但是多尔曼舰队被全部第五战队击中的只有三枚鱼雷和四发炮弹。四发炮弹中还有三发是哑弹,只有击中埃克塞塔锅炉房的那一发炸响了。后来击沉埃克塞塔时,光重型巡洋舰妙高就打出1171发主炮炮弹。整个作战,日本海军总共发射鱼雷188枚,击中目标的只有4枚。命中率勉强高于2%。

  虽然日军以极小代价取得了战斗的胜利,在盟军预定的交战距离之外便开火并取得命中,重巡的炮术水平也优于盟军重巡的0命中,但是这种有意拉远交战距离的代价也是客观存在的。

  在这场海战中日本海军使用的是当时最先进的93式纯氧鱼雷。93式鱼雷是日本最先进的所谓纯氧式鱼雷的第一款,具有射程长,没有气泡轨迹从而机密性好等优点。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惟一始终胜过美国的武器就是鱼雷,但是在这次海战及其以后的战斗中鱼雷的战果却较差。

  首先是当时的日本鱼雷在性能上就有问题。研究开发93式鱼雷时舰艇在发射时的速度都低于30节,而战斗现场舰艇在发射时的速度都在34节左右,谁也不知道这种鱼雷当时装备的导航陀螺仪无法忍受34节的高速,不少鱼雷刚打出去导航仪就已经震坏了,于是就满海面乱跑。还正好大家对鱼雷设定深度时都设定在对驱逐舰,深度标尺就浅了,赶上当时引信还有过于敏感的问题,海面有了风浪,水压一变鱼雷自己就炸了。

  这就是日本海军在训练和兵器开发式上各自闭门造车的结果。再有日本海军过分强调鱼雷的射程也很可笑,鱼雷本身就是近战武器,过大射程本身就没有必要。比如93式鱼雷在最大射程40000米时的速度是36节,可是36节速度跑完全射程需要将近40分钟,即便是在20-25km的预定交战距离,以50节的最大航速也需要13-16分钟,没有目标引导系统的鱼雷怎么可能击中不断移动甚至进行规避的目标。即使是面对完全静止的目标,海流的变化和瞄准时的误差也使得命中变为完全不可能。

  爪哇海战中大部分鱼雷都是在10,000米以上发射的,这样无法命中目标就是可想而知的结果了。实战中根本不需要这样的射程,如果在5,000米的射程上以50节的最大速度发射,到达目标的时间是大约三分钟,加上扇形多枚发射技术,对手就是要躲避也变得十分困难,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命中率。在93式鱼雷的后续改型上,冗余的射程逐渐被砍掉,93式3型相比1型,射程由40000米降至30000米,装药量则由490kg提升至780kg 。

  但是日本海军的巨舰大炮作战哲学就导致诞生了这种莫名其妙的兵器和兵器的使用方法。日本民族思维方法的一个特点就是很容易过度夸张事物的一个方面,当然可能这个方面在事实上确实也非常重要,然后把这个方面推广到所有地方,再提高到政治高度,使得没有人能够反对这个结论。最后自己被这个结论逼上死路。比如,这种莫名其妙的鱼雷就是出于对于巨舰大炮的盲目崇拜。之所以需要巨舰大炮,就是能够在对手所够不到的地方轻轻松松地狠狠打击对方,所以需要大炮的口径,这样才有射程,所以需要巨舰,因为巨舰才能容纳下更多的更大口径的大炮。

  这种理论再扩展就是"远距离战法"(OUT RANGE TACTIC),这种技术含量很高,但几乎完全没有实用性的鱼雷到当时还只是这种"远距离战法"在兵器上的最初体现,将来还会逐步充实提高,完善到一个极为不可思议的地步。应该指出,整个太平洋战争中日本的鱼雷战果都很贫乏,原因很多,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这种远距离战法的指导思想,从当时就已经开始表现出来了。

  海战结束后,高木武雄和田中赖三受到海军上下一致指责,说他们缺乏战意。这种指责有一定道理,因为这二位莫名其妙始终和多尔曼舰队保持了23,000米以上的距离,而始终不敢和那支根本就配合不起来的杂牌舰队展开近战。高木甚至还异想天开地要在20,000米以上的距离上摆丁字战法,根本就没有考虑到丁字战法所需要的距离。在这么远的距离上对打,这么低的命中率也是没什么希奇。结果就是这么一个参战舰只数目几乎只相当于甲午海战,大大少于日本海大海战的战斗居然会打上两天,如果不是多尔曼少将坚决的战斗意志,同盟国舰队早就能逃之夭夭,事实上四艘美国驱逐舰就已经逃了出去。这也是长期的巨舰大炮的风气熏陶,使人怀疑远距离战法是不是已经甚至渗透进了日本海军的血液,成为了遗传因子的一部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