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海洋水文气象预报

2023-01-18 09:58:12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对规定的时段和规定的海区所预期出现的海洋水文和气象状况的报道。它是海洋水文预报和海洋气象预报的统称。鉴于历史上首先发展了海洋气象预报,而且许多国家的海洋水文预报业务统一设立在气象机构内,所以习惯上往往把海洋水文气象预报称为海洋气象预报。海洋水文气象预报是物理海洋学和海洋气象学为经济和社会服务的重要来自方面,它的形成和发展又和海洋观测台站网、天气监视网(见)、海洋和气象资料传输通信有密切关系。

2016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气象局、国家海洋配压殖笔局联合印发《海洋气象发展规划(2016~2025年)》。《规划》明确,到2025年,我国将逐步建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功能齐全的海洋气象业务体系,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海住也选散洲相预立洋气象服务,促进海360百科洋气象服务社会化。

  • 中文名称 海洋气象预报
  • 起源时间 1853~1856年
  • 发起人 U.Le维埃尔
  • 内容 海洋水文预报和海洋气象预报

起源

  来自海洋气象预报起源于185360百科3~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之后。 战争中,法国军舰"亨利"4号受狂风巨浪袭击,在黑海沉没。法国巴黎天文台台长U.Le维埃尔于1855年3 月19日向法国科学院作报告,认为:"若组织观测网,迅速将观测资料集中一处,分析绘制天气图,可推定简京响移律由断出未来风暴的运行雨钱犯溶定国治训列路径。"1856年,法国第一个互香旧齐科形总起正规的天气服务系统建立,于1863年正式向法国港湾发布风暴警报。此后不久,欧美各国和日本也都开始拍发气象电报,绘制天气图。可以说,气象预报是从海洋照香提走烈具非孙条天气预报提出和发展起来的。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工业发达国家都明汽系永相继建立和健全了气班建后象观测网和气象服务机构,而且日本、德国、英国等海洋国家,都先后设立了海洋气象台。但是,真正具有一定时效和准确率的海洋水文气象预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创立和发展起来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是1941年12月日本准备偷袭珍珠港和1944年 6月美英联军准备在诺曼底登陆作战的海洋水文气象预报。在战争中,逐步建源稳期材良胡立和发展了海洋天气、海浪、海冰、风暴潮等项目的预报。40年代后期,海洋和气象观测系统,海上资料情报传输系统,逐步完善和加强,为现代海洋水文气象预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海洋科学和大气科学的进步,又使预报理论和预报技术的研究,得到飞跃的发展。60年代以来,卫星资料和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海洋水文气象预报肉王季围过素仅温波兵的准确性和时效都有改善,可预报的项目也增加。

海洋气象预报

项目组成

  是句团海洋水文气象预报的项目,已超过20个。主要包括介论纸海浪、潮汐、潮流、皇粒创干思绿额今风暴潮、地震海啸、水温、盐度候空搞训湖侵洲、密度、声速、海岁结随顶冰、海流及大风、台风、海雾、能见度等,并且已从单纯的海洋条件预报,发表右损百找起以外西改路展到包括渔情预报、客落露又伤助品吃民牛纪最佳航线推荐、专项开发作业保障服务、各类海洋灾害警报和海洋污染预报等有重大经济意义的应用预报和专业预报。海洋水文气象预报分为短期预报(时效在3天以内)、中期预报(时效3~10天)和长期预报(时效为普宣认如防万求一般为一个月)。有时也发布时效为数小时的短时预报,和时效为数月乃至数年的超长期气候展望。预报的方法随预报内容、时效和科学技术发展史加水平而异。经验预报法见于海洋预报初期,如今在单站预报中仍在采用。天气图预报法,广泛应用于短期海洋天气、海浪、风暴潮等预报业务,但在图表填制、分析等方面,已逐步向机械化、自动化方向迈进。客观预报法包括调和周期分析法、统计预推法、统计动力预报法和动力数值预报法等,已在许多预报中被广泛应用,它是海洋水文气象预报自动化、定量化的必要途径,也是发展的方向。

相关业务

  我国有1.8万公里大陆海岸线和300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沿海地区台风、大风、暴雨和海雾等海洋气象灾害频发,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2014年仅"威马逊"超强台风登陆我国就导致8来自8人死亡失踪,1189.9 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446.5亿元。

  海洋水文360百科气象预报业务,一般报续怀举织必希由国家或地方的专门海洋预报服务机构或气象业务系统的海洋服务部门承担,以各种海洋环境条件的实况通报、文字和图表形式发出预报和警报,为有关部门和公众服务。为了直接服务到海上作业么城临香没发每除建者,有些预报可通过无线电传真广播或口语广播进行服务。无线电传真广播的项属过逐裂岩但沿半曾航目有各种海洋天气分析和预报图,海浪实况和预报图,表层海流、海温、海冰等的实况和预报图,海洋灾害警报等。

  对海洋表层以下的海洋环境要素,已开始预报,但准确度尚低,仍有赖于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建立和健全全球性的海洋立体监测体系。

  为应对海洋气象灾害,我国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开展海洋气象业务。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初步建立了由观测、预报、服务、信息网络等组成的海洋气象业务体系,台风预报预警等领域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海洋气象整体业务能力尤其是海上气象观测、远洋服务等与世界领先水平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远不能满足我国海洋强国发展战略日益增长的需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