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业性有害因素(occupational hazards)又称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生产工作过程及其环境中产生和(或)存在的,对职业人群的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一切要素或条件的总称。
- 中文名称 职业性有害因素
- 外文名称 occupational hazards
- 别名 职业病危害因素
- 拼音 zhí yè xìng yǒu hài yīn sù
生产环境因素
1.化学因素 在生产中接论矛触到的原料、中间产品、成品和生产过程中的废气、废水、废渣等可对健康产生危害的活性因素。凡少量摄入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称为毒物。毒物以粉尘、来自烟尘、雾、蒸汽或气体的交形态散布于空气中。
360百科 (1)有毒物质:如铅、汞、苯、氯、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等。
(2)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水植来于鲜泥尘、有机粉尘等。
2.物理因素 是生产环境的构成要素量也范临快乡。
(1)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低温、高湿等。
(2)异常气压审员:如高气压、低气压等。
(3)噪声、振动、超声波、次声等。
(4)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切速农名事后电、紫外线、红外线、射频辐射、微波、激光等。
(5)电离辐射:如X-射线、γ射线等。
3、生物因素 生产原料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致病微生物或寄生虫,如炭疽杆菌、真菌孢子、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及蔗渣上的霉菌等;医务工作者接触的传染性病源衣降富术胜右的,如SARS病毒。
社会经济因素
经济全球比想激化、国民生产总值(GNP)、财富分配、文化教育水平、生态环境、劳动立法、医疗卫生制度,都可影响职坚业人群的健康。如生产管理水平低、厂房建筑或设备简陋、过重体力负荷、生产布局不合理等。
有关生活方式
1.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完善,作业制度不合理;
2.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
来自3.工作节奏的变动,换班及夜班工作;
4.吸烟及过量饮酒;
5.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务工;
6.缺乏体育锻炼;
7360百科.个人缺乏健康和预防观念;
8.违反安全操作规范和忽视自我保健;
9.劳动强度过大或生甚川越由答夜妈款产定额不当,安排的作业与劳动者生理状况不相适应;
10.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费逐紧张,如视力紧张等;
六先坐娘未 11.长时间处于不良渐随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卫生服务质量
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医德是职业卫生服务的重要条件。落实职业医学准则,提倡崇尚医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