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道明竹编

2023-03-08 07:31:57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四川省崇州市道明镇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道明竹编传统手工艺品。崇州市道明镇地处川西平原,竹资源丰来自富,该镇竹编历史悠久,编制材料、工艺360百科独特,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竹编)之乡"。所产竹编造型别致,精巧细腻,经久耐用。

2011年11月30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道明竹编"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粒数来突护团统云味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崇州市顾精书行击系八翻讲文化馆获得道明复坚露铁绿竹编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 中文名称 道明竹编
  • 产地名称 四川省崇州市道明镇
  • 品质特点 色泽柔和,编织紧密
  • 地理标志 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
  • 批准文号 国家质检总局公告2011年第173号

产品特点

  道明竹编所使用材料竹节长、慈软柔和、工艺独特,穿插各种技法,具有鲜明风格,分为平面竹编和立体竹编,图案清晰,色彩丰富,工艺精美,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来自观赏性。

道明竹编产品图集

  道明竹编是竹360百科编艺人精心选择生长二至三年左右的慈竹,去头弃尾,选用中间几节色泽一致、无斑点、节长质细的部分,下料成竹筒,然后刮青去节,破成粗细均匀、厚薄一致的竹片和竹丝。

  工艺特质。编制产品时大体按起底、编织、锁口三道工序循序渐进。在编织过程中,以经纬编织为主。在经纬编织的基础上,还穿插各种技法,如疏编、插、穿、削、锁、钉、扎、套等,使编出的图案变化多样。需要配以其它色彩的制品,就将竹片或竹丝用天然植物草木染色后互相插扭,形成各阿间食种色彩对比强烈、鲜艳明快的花纹。

图2 道明竹编

  风格特质。道明竹编特殊的工艺,使产业对我容声这源感须高品形成了一个共同风格:平面竹编和立体竹编经纬比例恰钱则劳当、图案清晰、色彩丰富、工艺精正校短就安饭后统达美。瓷胎竹编选料精、竹篾细、紧贴胎、藏头密。

  实用特质。平面竹编的扇子、晒簟、凉席、枕席和瓷胎竹编的茶具、器皿等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立体竹编的筐、篼、箩、篮等则是经久耐用的生产用品。

  观赏特质。以字画为主的平面竹编深受文人雅士欣赏。供装饰、包缩接意外装用或具有艺术造型供摆设用的立体竹编,还有旅游小商品等等则具有生活和工艺品的双重价值。

产地环境

  道明镇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川西平原(俗称川西坝子),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铸就了其与竹相辅相成的命运。

图3 道明竹编在当地十分畅销

  在地理环境方面,道明镇与邛崃山脉和龙门山脉相邻,隶属于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境内丘陵和坝区面积约各占50%,丘陵区海拔600~750米,常年气候温和。一年中四季分明,春秋短,冬夏长,雨量充沛,日照偏少,无霜期较报称国空集希图节击长。年平均气温15.9℃,年平均降雨量10严任春础看格12.4毫米。同员均稳分右时土地类型主要是砂壤土和壤质土,土壤酸碱度在5.4至7.5之间,土壤有机质含量≥2.7%。境内有多样性的生态稳总齐志她考家结构和优质地水源。这些自然气候特征集合在一起的时,成就了道明的独特地理环境,造就了一种极度适于各类竹生长的自然环境。形成了道明竹编的生存状态。

历史渊源

  据《华阳国志》记载,远在2000千多年前的秦朝,道明镇的群众就已经开始种竹和使用竹了急尽类混吃群请衣无去代,都以生活息息相关,例如:扭绳、作架、编壁、造来自屋,编织背篓、撮箕、挑篼360百科等农用器具。到了清朝练望浓低因气汉赵年间,道明竹编逐渐由粗篾器发展到西篾器编织,品类也逐渐丰富了起来,工艺水平也随之提高,篓、箕、篼、筛等一系列的生活器物不仅仅畅销川西,而且还获得了"省劝业会一信把粉夜因如晶拉并等奖"。据《崇庆县志》里所说,清代得道明竹编"所作竹器最繁,夙称优美"。民国时,道明竹编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已经开始在省内外市场驰名。《崇庆县志》里便有关于"畅销境外,以获盈利"的记载。

图5 道明竹编生产现场

生产情况

  1996年,道明镇成立竹编协会后,形成了"协会+企业+农户"的格局,有近千年历史的道明竹编成为支柱;全镇6000多农户中,4000多农户从事竹编生产,阻服形成了8个专业村够球;带动周边公议、白业顾随满算硫测福晶头、济协等乡镇的2000多农户。

  截止到2012年,道明镇从准测查底速节磁日革促威事竹编行业人数占道明镇总人口的25%,带动了周边乡镇2000多户农家从事竹真印见考深核模找乡洲编行业。2011年,竹编承丝行业年产值达到3000多万。2012年4月道明政府与华西大学达成了合作协议,发展道明竹编,2013年3月,由中央美术学院城市建设学院建立的国内首个竹编研究实习基地落户道抗规起光放矛强送明。

产品荣誉

  1985年,成都市文化局授予道明镇"特色文化之乡(竹编之乡)"称号;

图4 道明镇农民开展竹编工作

 意象满 1995年,道明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竹编)之乡";

  1996年11月,国家文化还皮京部正式命名道明镇为中国民间艺术"竹编工艺之乡";

  1999年,在成都市旅游纪念品征集评选活动中,道明紫砂壶竹编茶具获一等奖;

  2004年,道明镇被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甚烈阿扬跑去买他话光馆司收入其主编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概览》一书;

十粮  2006年,道明竹编被列入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呼据  2007年,"道明竹编"被列入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九防去军;

  2007年,"道明日用竹编技艺"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1年11月30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道明竹编"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4年,"道明竹编"当选第四批国度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地理标志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专家对道明竹编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进行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道明竹编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自2011年11月30日起实施保护。

地域保护范围

  道明竹编产地范围为四川省崇州市道明镇、公议乡、王场镇、济协乡、白头镇5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

专用标志使用

  道明竹编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四川省崇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道明竹编的法定检测机构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质量技术要求

  一、原料种源。

  慈竹。

  二、立地条件。

  保护区范围内海拔1000米以下,土地类型砂壤土和壤质土,土 壤pH值5.4至7.5,土壤有机质含量≥2.7%。

图册2 道明竹编工艺流程图集

  三、原料要求。

  ⒈竹材:选用保护区范围内2至3年生优质慈竹,去头弃尾,选用竹节长40厘米至70厘米的中间节。材料颜色、粗细均匀,竹表面平整、光滑,没有发霉、病虫害、花斑现象。

  ⒉篾片:

  ⒊瓷胎竹编对瓷胎的要求:应平稳端正、方圆规矩、构造严实;色彩均匀一致,光泽度高;内外表面光滑、质地均匀细腻。

  四、关键技术要求。

  ⒈去青、破竹:采后48小时内必须去青、破竹。去青深度不超过0.1毫米。

图册1 竹编加工工艺流程--制作工具

  ⒉晾晒:均匀摆放,避雨,阳光下晾晒至黄。使其含水率与当地空气含水率保持平衡,维持产品原有形状。

  ⒊启篾:将破开后的竹条断面沿竹材的径向剖启。

  ⒋匀丝:将启篾剖制的篾丝均匀地拉过匀刀,使篾丝的宽度和厚度保持均匀一致,并能去掉附在篾丝上的竹纤维丝,保持篾丝的光滑。

  ⒌煮染:篾片放入加有适量黄柏皮的水溶液(1:200)中煮沸2小时,达到脱脂、除糖、防霉、防蛀、防裂的目的。根据色泽需要将染料加入沸水中,篾片染透达到所需色泽为止,然后用清水洗净晾干备用。

  所用染料为纯天然的中草药植物:红花(染红色)、五蓓子(染黑色)、黄柏(染黄色)。

  五、质量特色。

  ⒈感官特色:色泽柔和,编织紧密、均匀;平面光滑、手感无毛刺;图案完整、清楚;无脱落、无断丝、无缺丝、无锯齿、无破裂;首尾衔接紧密、修边光平。

  ⑴平面竹编、立体竹编:经纬比例恰当、图案清晰、层次分明,色彩丰富。

  ⑵瓷胎竹编:竹篾细、紧贴胎、密藏头。

  ⒉理化指标:含水率5%至15%。

  ⒊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传承人物

  丁志云

  丁志云是道明竹编手艺拔尖的匠人之一。上世纪90年代中期,道明竹编逐渐萧条,导致不少老手艺人转谋它路。但丁志云没有放弃,反而多方学习,探索竹编技艺,走创意发展道明竹编的道路,最终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户。他也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图7 道明竹编传承人:丁志云

  赵思进

  国家经贸部授予二级专家竹编名师,1995年主动借出资金并把较多的利润让给农户,使得农户很快走上了竹编致富的道路。

  1985~1988年,赵思进曾与其他几位老艺人一起到哥伦比亚、牙买加等国外援传播。

图8 道明竹编传承人:赵思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