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色河铺镇位于山阳县西县河下游,水势流向西南,然后转向东。镇政府机关驻色河铺西街,距县城15公里。辖赵家垣、峒峪口、太山庙、色河铺街(原钟王村并入色河铺街)、胖鱼沟、庙沟(原高岩沟村并采重入庙沟)、屈湾(原耳扒沟并入屈湾)、峒峪河、碾岔沟(原上水沟村并入碾岔村)、陆家湾、桦栎沟(原钟岭村并入桦栎沟村)11个行政村61个村民小组,全镇4050户15073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8%,有耕地来自17505亩,乡域面积134平方公里,人电己王宪参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12人。
- 中文名称 色河镇
- 行政区类别 镇
- 所属地区 商洛市
- 地理位置 山阳县西县河下游
- 面积 134平方公里
概况
色河铺镇位于山阳县西议星菜固够儿刻县河下游,水势流向西南,然后转向东。镇政府机关驻色河铺西街,距县城15公里。辖赵家垣、峒峪口、太山庙、色河铺街(原钟王村并入色河铺街)、胖鱼沟、庙念沟(原高岩沟村并入庙沟)、屈湾(原耳扒沟并入屈湾)、峒峪河、碾岔沟(原钟岭村并入碾岔村)、陆家湾、桦栎沟(原上水沟村并入桦栎沟村)11个行政村61个村民小组,全镇4050汉布龙古了棉户15073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8%,有耕地17505亩,乡域面积134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12人。
历史沿革
县河款输西流15公里处与小河、桦栎沟支流交汇,来自旧时此地有街铺,得名具金倍电水合铺,日久演变为色河铺。建国后,1950年2月,建立色河铺乡人民政府,隶属二区(小河)。1953年5京虽弱杀义能掉月,改名色河铺人民委员会,隶属十五区(色河铺)。1956年2月,划归县人民委员会360百科直辖。
1958年11充范须远孔月改为色河铺生产管理区,隶属胜利(色河铺)人民公社。1961年8月,重新设置色河铺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隶属色河铺区。1984年9月,恢复色河铺乡人民政府。1997年4月撤区并乡建镇,色河铺乡改为色河铺镇。
自然环境
地处流岭与鹘岭西段,流岭南麓与鹘岭北麓山脉形成南北对峙,区内县河、色河沿岸为河川地带。山地约占总面积的80%,河谷沟台地来自约占20%。土壤以黑沙土、黄沙土和黄祸沃土居多,高山、深沟区域为身钱附攻所黑壤土和白沙土。
色河属暖温带季风性半湿润山地气候,海拔一般为650-1400米,最高1454米。年平均气温11℃-13.9地℃之间,年降水量653-758毫米,无霜期195-214天第突束南布承杂历固村家。属中温气候区,农作物多为一360百科年两熟。主要山脉为流岭西波利段支脉和鹘岭西段支脉。
基础设施
建国前色河辖区内无公路。五十年代初国家修通了山(阳)处可已学维架检攻升省镇(安)公路,境内里程20公据内名派报里,随后,色(河铺)、小(河)、峪(口)、峒(峪寺)、色(河)漫(川)等公路修成,在境内形成"六"字型公路主干线。从七十年代起,加大了通村增倒架皇组公路建设,区内通村公路15条(段),通车里程达到90多公里。八十年代初架通了10千伏高压电路,到顶统二育逐代伤造引欢1998年底,村组户通电。
1998年架通光缆开通寻造路国引盟灯评呼台,全镇村村通电话,电话达到1080部,2002年又建起了"联通"、"移动"共四座手机发射塔,手机达到1000余部 ,2003年至2004年峪河、桦栎两村进行了低压改造。集市建设也有了很大发展,街面长度由200米延长至今天 的1200米,街区楼房林立,门店铺面一百余家,集市生意兴隆繁配院觉展起荣。
民俗风情
每逢农历的二、五、八是色河的集,南来北往的客商开着车满载着自己生产的土特产,赶往石检道色河,街面上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各种百货杂物、风味小吃、农特产品应有尽有,推载玲琅满目,一片繁荣。口营条表弦地自民间艺术爱好者刘德林带着自己组建起来的自乐班,吹拉弹唱,歌颂党的政策好,民富国强,人民安定。色河人范必离花因效读格客好客,逢年过节都要互相串门,亲戚朋友欢聚一堂,杀猪宰羊庆贺太平。邻里之间有顾若过了矛盾,请一桌客,连吃连说化解了误会和矛盾,可谓是话明气散,和睦如初。
经济状扩拿应击修行况
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粮食作物以注院滑对眼龙乱州士季小麦、玉米、水稻为主,马铃薯、甘薯、大豆次之。其中小麦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85%,玉米播种面积占80%,水稻占13%。由于广泛持伟盐零放曲冷括通积使用良种和科学种田,粮食生产逐年上升,2005年全镇粮食总产量达到5297吨。
经济作物以大豆、魔芋为主。
产业调整不断深入,依照县委、县政府"药业兴县"的号召,药业发展迅速,境内主要以丹参、葛根、朝鲜藓为主,面积发展到千余亩。
畜牧业得以发展。以养猪、羊、牛、鸡为主。畜牧禽业年收入占农民年纯收入的18.5%以上。
乡镇工业企业发展较快。镇内有小石灰窑13处,年烧石灰6000吨。有建筑工程队2个,从业人员100余人。全镇有个体工商户189户,有运输农用车辆154户、156辆。年外出劳务人员达到5000余人,年劳务总收入1250万元。
资源物产
辖区内矿产有金属铜、铁、铅、锌、金、铀矿,非金属矿为石灰矿。铜矿带麻子沟、竹园沟和干沟口、铀矿十里沟;金矿上水沟。石灰石储量丰富,主要分布于太山庙、十里沟、小路沟、桦栎沟和钟岭村。水资源也很丰富,县河与峒峪河、小河、桦栎沟水汇合,出境为马滩河,区内流域落差300米,下切力强,水力储量1万千瓦以上。
辖区林地面积12.23万亩,主要树种为油松、桦栎、杨槐、沟桐等,经济林主要为核桃、板栗、柿子、油桐、漆树。中药材有杜仲、五味子、连翘、薯芋、天麻、柴胡、党参、黄芩、金银花、丹参等。龙须草达2万多亩,发展编织业前景广阔。
社会事业
教育、文化、广播电视、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全镇有完全中学1所,初中1所,小学9所,初小33所,在校生达3756名。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镇排危84间,新建教学楼2幢。历年来色河高中培养考取大学本科64名,大专152人,其中2005年本科42名,大专136名。
镇文化站积极组织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全镇建立地面卫星接收站120处,2005年县广电局又给胖鱼、碾岔两村各配装一套电视插转设备,解决了山区人民看电视难问题。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所(室)23个,卫生院新建宿办楼一幢,改善了群众住院难问题,基本达到了初级医疗、防疫卫生保健水平。
名胜古迹
明代古寺塔
明代古寺塔,位于色河镇庙沟脑。此塔建于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塔为5级,青石雕成,通高4.5 米,下围1.8米。图饰:一层为顽童,二层为鼓纹,三层为罗汉,四层为菩萨,五层为花卉,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白洞
太白洞,地处赵家垣村小路沟脑。高度50米,洞深15米,宽50米,洞口呈椭圆形,洞内庙宇为清代石砌拱顶建筑,分中殿与偏殿,洞顶石层嶙峋,蔚为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