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良马对

2023-01-15 05:46:00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良马对》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散文用问对形式谈良马和劣马,形式生动活泼,亲切自然。内容嘲讽与斥骂兼具。"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的良马,用以喻栋梁之才,但却不容于社会,相继以死。而"寡取易盈,好逞易穷"的劣马却活得长久,却能苟合于世。这篇散文以良马、驽马为喻,来论说人材,确实是有真知灼见。文章短小精悍,意蕴深远,值得细细品读。

  • 作品名称 良马对
  • 作品别名 论马
  • 作者 岳飞
  • 创作年代 南宋
  • 作品出处 《金佗稡编》

作品原文

  良马对

  岳武穆入见,帝从容问曰:“卿得良马不?来自”武穆答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1)。臣有二马(2),故常奇之。日噉刍豆至数斗(3),饮泉一斛(4),然非精洁(写显苦主换张举客孔5),则宁饿死不受。介胄而驰(6),其初若不甚疾(7),比行百360百科馀里(8),始振鬣长鸣(9),奋迅示骏(10),自午至酉(11),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12)却哥井销著斯烟统,若无事然(13)。此其为马(14),受大而不苟取(15),力裕而不求逞(16),致远之材也(17)。值复襄她策检声危技阳(18),平杨么(19),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不然,日所受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20),建八川玉向精甚么饮不择泉。揽辔未安(21),踊严突河饭跃疾驱(22),甫百里(23),力竭汗喘(24),殆欲毙然(25)。此其为马,寡取易盈(26),好逞些材叶服他吗层续且兰易穷(27),驽钝之材也(28)。”帝称善。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1、“骥不称其力”二句:称好马叫做骥,并不是称赞它的气力,而是称赞它的品德。矛普凯支磁随些杀实调这两句话见《论语·宪问》。骥:良马名。称(chēng):称道,赞许。

  2、臣:我,岳飞自称。

质模慢扬丝自段动序夫  3、噉(dàn):同“啖”,吃。至:达。刍(chú):牲口环电拿问小击被白实千吃的草。

  4、斛(hú):量器名,也是一种容量单位,古时以十斗为一斛,南宋时改五斗为一斛。

  5、然:但。精洁:指精细清洁的饲料和饮水。不受:不食饮。

  6、介胄(zhòu):指看当取给马披上铠甲、头盔。介:甲,用作动词,披甲。胄:头盔,用作落素杆章动词,披胄。

  7、若:好像,似乎。疾:快。

  8、比:等到。

  9、振鬣(l儿看音客道侵右吸妈排境iè):竖起马鬣。鬣:马脖子上的长毛。

  10、奋迅:振奋起来,加快速度。示骏:显示出骏马的品者影政质。

  11、自午至酉:从中午到傍晚。午:午时,和村投额施白天十一点到一点。酉:酉时,下午五点至七朝坏倍点。

  12、褫(chǐ):夺取衣服或带,这里是脱去,解下的意思。不息不汗:不喘气,不流汗。

  13、若无事然:像没事一样。

  14、此其为马:这样的马。

  15、受大:指对饲料和饮水的要求多而且精。苟取:随便取用。苟:苟且,随便。

  16、力裕而不求逞:力量充沛而不逞能。裕:充沛。

  17、致远之材:能行长途的良马。

  18、值复襄阳:值:正当,适逢。复:收复。1134年(绍兴四年),岳飞率军收复襄阳等六郡。

  19、平杨么(yāo):杨么,名太,龙阳(今湖南汉寿)人。1133年(绍兴三年)夏,被推为洞庭湖地区农民起义军总首领,称大圣天王,有众二十余万。1135年(绍兴五年),被岳飞所破。

  20、秣(mò):喂马的饲料。这里作动词用,吃。

  21、揽辔(pèi)未安:拉住缰绳还未坐稳。辔:马缰绳。

  22、踊跃疾驱:跳跃起来奔驰。

  23、甫:刚刚。

  24、汗喘:淌汗、喘息,均作动词。

  25、殆(dài)欲毙然:像死了一样。殆:近于,几乎。

  26、寡取易盈:需求不多,容易满足。盈:满足。

  27、穷:这里指力气耗尽。

  28、驽钝之材:低下的劣马。驽(nú):劣马。钝:刀不锋利,比喻劣才。 

白话译文

  岳飞入朝觐见,皇帝从容地问道:“爱卿是否有得到好马?”岳飞回答说:“称好马叫做骥,并不是称赞它的气力,而是称赞它的品德。我曾有这样的两匹马,所以常常对它们的表现感到奇怪。它每天吃豆类达几斗,喝泉水一斛,然而不是精细清洁的饲料和饮水,宁肯饿死也不食饮。给它披挂奔驰,开始速度好像不怎么快,等到行到百余里,就开始竖起马鬣长鸣,快速奔驰,显示出骏马的特点来,从中午到傍晚,还可以行二百里。卸下鞍甲后既不喘粗气,也不流汗,就像没事一样。这样的马,饮食多而且不随便食用,力量充沛而不逞能,是能长途行走的良马啊。适逢收复襄阳,平定杨么,不幸相继而死。现在所乘坐的马不是这样。每天的饮食不超过几升,而且吃不选择饲料,喝不选择泉水,拉住缰绳还未坐稳,就跳跃起来迅速奔跑,刚刚跑了一百里,就力气用尽流汗喘息,像死了一样。这样的马,需求不多,容易满足,喜欢逞能,又容易耗尽气力,是低下的劣马啊。”皇帝说好。 

创作背景

  宋高宗赵构绍兴七年(1137年)正月,岳飞奉诏入朝觐见高宗,高宗“从容与谈用兵之要”,接着问岳飞:“卿在军中得良马否?”于是,岳飞借论良马以喻论人之道,回答了高宗的询问。后除岳飞为太尉,加食邑五百户,实封三掌叶百户,继又除宣抚使兼营田大使。三月扈从高宗至建康,论恢来自复大计。此时为岳最得志的时期,《良马对》就是在这种形势益群七映买比下产生的。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文章一开好执功东喜交市刚洲国角始先借孔子“骥不称其力,称其础收燃式文道德也”的话提出中心论常依事点,接着就用作者使用过的马匹的不同表现进行论证。先前的马对饲料和饮水的要求不仅多,而且严格,“非精洁宁饿死不360百科受”,它奔跑起来开始并不太快,待百里之后才开始加速,显示出骏马的特点来,半天时间就可行二百里,而且不喘不汗,好像无事一样。如今的马不仅吃得少,且“秣不则粟,饮不则泉”,它抬脚就想跑,刚跑就加影据燃深践进速,结果跑不多远就“力竭汗喘,殆欲毙然”。通过这两种马不同表现的对比,有力地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这篇文章表面上是在论马,实际上是在论人。那“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逞强”的骏马,实际上就是本领高强,抱负远大,能担当重任的贤才。而“寡取易盈,好逞易穷”的劣马,到按实际上就是急躁冒进,轻举妄动,严唱接局护调船并村反为目光短浅的庸才。岳飞生当南宋抗金救国最激烈的时代,久著地张害溶概他的这番议论是有其针对性和现实性的。文中对骏马的评论,就是对抗金勇士零真度刚亲们的赞扬和肯定;对劣马的评论,就是对妥协投降者的鞭笞和否定。

  在写作上,这篇文章的主要特点就是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文章将骏马和劣马从饮食、奔跑到奔跑之后的状态,一一作强结建他口初了对比,突出了骏马的干板使将谁战围进优点和劣马的弱点,从而有力地论证了“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的论点。另外,文章在乐可常统行犯神婷亚论证时,是以作者亲自使役过的马来作为论据,这更增强了说服力。 

名家点评

  夫真矿扩析间二制师护哪清·林云铭《古文析义》:“得良马与未得,一言可拿试以培读活尽。武穆乃将马之所以为良,所以为不良处,细细分别出来,全为国家用人宣脚供能难补稳苏抓甲传说法。妙在含蓄不露,若添一语相士,便索然无味。玩‘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两句,骂尽举朝无人,皆属驽钝,尤感慨之极也。高宗称善,而不悟其意,国事可知。其行文竟可作一篇《国策》读。” 

作者简介

 顶编要织少国策其 岳飞(1103~1142年),南宋抗金名将。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官至枢密副使,封武昌郡开国公。以不附和议,为秦桧陷,被害于大理寺狱。孝宗时追谥武穆,宁宗时追封鄂王,理宗时改谥忠武。《宋史》有传。《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岳武穆集》十卷,不传。明徐阶编《岳武穆遗文》一卷。词存三首。

岳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