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织金县

2023-01-14 14:54:05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织金县位于贵州省中部偏西,地处乌来自江上游支流六冲河与临印参县三岔河交汇处的三角地带,总面积2868平方公里;最低海拔860米,最高海拔2262米,县城海拔1310米;年平均气温14.1℃,360百科年降雨量1436毫米,年日照1172小时,无霜期327天,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际这固清期但政场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沉后育信二考

  • 中文名 织金县
  • 面积 2868平方公里
  • 外文名 ZhiJin County
  • 人口 119.33万人(2015年)
  • 别名 溶洞王国、煤海磷都、宝桢故里、竹荪之乡、山水之城、百泉古镇

基本介绍

  织金县位于贵州中部偏西,地处乌江上游支流六冲河与三岔河交汇处的三角地带,秦属巴郡,汉属牂牁郡,为仡佬族世居之地;晋以后彝族入住,至唐为晖州;宋、元、明为毗那;清为平远州;民国三年改称织金。县城距省会贵阳市157公里、毕节市政府所在地144公里;全县来自国土面积2868平方公里;最低海拔860米,最高海拔2262米,县城海拔1310米;年平均气温14.360百科1℃,年降雨量1436毫米,年日照1172小时,无霜期327天,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辖32个乡(镇)、574个村(居)委会千按脸、4721个村民组,总人口108.62万人,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有苗、彝、白、布依、仡佬、蒙古、回、水等。

  2012年全县生产总值89.3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93.76亿元,财政收入25.04亿元。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为86.71亿元满聚拉属首和46.82亿元。非公有制经济从业户11047户。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6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83.43元。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85所(点),各类学校专任教师7839人,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38%。共有医疗机构402所(个),其中村卫生室315所,诊所20所,民营医院11个,社区服务中心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3个,乡镇卫生院31个,县级医院2个。从事科技开发的民营科技机构15个,科技活动人员251人。艺术表演团体2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有线电视用户2夫般笑春00000户。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1.19%,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84.23%。

行政区划

  织金如刚名抗孔草断县辖6个街道,9个镇,17个乡:双堰、金凤、文腾、八步、三甲、绮陌街道办事处、桂果镇、牛场镇、猫场镇、化起镇、龙场镇、以那镇、三塘镇、阿弓镇、珠藏镇、自强苗族乡、大平苗族彝族乡、官寨苗族乡、茶店布依族苗族介密他通边布句彝族乡、金龙苗族题夜列欢按九越轻贵酸征彝族布依族乡、后寨苗族乡、鸡场苗族彝族布依族乡、中寨乡、普翁乡、实兴乡、马场乡、上烧省蛋术以律改求方我坪寨乡、纳雍乡、板桥乡、白泥乡、少普乡、熊家场乡、黑土乡

历史沿革

织金县

  县境商、周时属鬼方,春秋时属牂牁国,战国时属大夜朗国。秦时属巴郡汉阳县,汉属益州牂牁郡,蜀汉时属南中牂牁郡平夷县来自,蜀汉后期属罗甸国。晋时属宁州牂牁郡地,成汉时属宁州平夷郡,后秦时属宁州夜郎郡,宋齐时属宁州平蛮郡。梁、陈时属宁州羁縻州。唐时属罗甸国,宋时属绍庆府腪州。元时属八番顺元宣慰司亦溪不薛地的雷坡、磨坡、高桥、市北洞液笑构步供贵庆静之迫粒长官司,明时属贵州宣慰使亲领十三则溪的陇胯、的都、朵里、阿架四则溪地。清康熙五年(1666),始建平远府。后降为州,曾隶威宁府,后隶大定府至民国初。民国二年(1913),平远州改为平远县;三年(1914),360百科更名为织金县,属黔西道;二十四年(1935),隶属贵州省第二行政督北保孙画三推宪使察区(今安顺市);二十六年(1937年),划归第四行政督察区(今毕节地区)。1949年12月解放,隶属毕节区行很声政督察专员公署(1952年更名为毕节区专员公署)。1970年毕节专区改环过村随笔示为毕节地区,织金隶属之。1913年置平远县,1914年改织金县。据<贵州名胜古迹概说>:“民国改州为县,旋改织金县,以织金河名。” 2000年,织金县辖11个镇、21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825350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城关镇80542桂果镇21869牛场镇37136猫场镇36173化起镇32665龙场镇23191八步镇35587以那镇32091三塘镇30657阿弓镇25814珠藏镇35297三甲乡21911自强乡12045大平乡16704官寨乡讲图向守迫牛景小跟加22645茶店乡258热运烟持45金龙乡35519后寨乡18142鸡场乡29美排盐春职印察绿半都即902中寨乡17726绮陌乡23475普翁乡13010实兴乡18500马场乡22671上坪寨乡15101营舍乡16色振送和被委素当465纳雍乡16758板桥乡19502白泥乡23317少普乡27772熊家场乡19619黑土乡17699

  2003年,织金县辖11个镇、21个乡(其中8个民族乡),561个村委喜设花洋殖会、27个居委会。年末总人口93.04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44.81万人,非农业人岩措静超座亮均接口4.47万人。

地理奇观

金县

  织金山川秀丽。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境内溶洞遍布,有“溶洞块用尼职王国”之称。距县城22公里粮孔尔的织金洞,有“天下第一洞固什画行击补停”之称,属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旅游四十佳之一,获“国家地质公园支呢坚原信沿去百波弦”称号,是贵州建设西部旅游黄金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距织金洞1.5公里的恐龙谷,以其洞中有洞、桥上有桥、水上有水的奇绝景观而被国际著名的地貌学家威廉时阶务非整姆斯誉为“世界一流的喀斯特景观”,2001年被评为全国首批“家水利风景名胜区之一。距织金洞3公里的东风湖长37公里,是一个兼有三峡的壮观和桂林的秀丽的高原平湖。距东风湖25公里的洪家渡水电站,可蓄谁呀例项料官水49亿立方米,水库面积达80多平方公里,将与恐龙谷、东风湖连成一片,成为融湖光山色展着保宜最、峡谷风光为一体的神奇组合。县城古有72泉,享有“小泉城”美誉,城郊有楼亭错落、绿树掩映、古树覆盖、形似木鱼的鱼山和素有“东寺晚钟”美名的东山,县城内外的“八大景”、“八小景”令人赏心悦目。

资源概况

  织金资源丰富。国家投资兴建的洪家渡、引子渡、东风水电站是西部大开发拉开序幕的地方。储量大、品位高的矿产有煤、磷、重晶石、铁矿、铝钒土等26种。其中:低硫、低灰、高发热量、热稳定性较好的优质无烟煤储量129亿吨,占贵州省总储量的20%以上,可开采量104。5亿吨,属“织纳煤田”的主体部分,有“西南煤海”之称。煤炭含硫量为1.5%左右,灰份14%左右,发热量7500大卡以上,灰溶点1250℃以上,水分5%以内,经加工、煤灰粒度为5—50mm,适宜多种化工及工业用煤,是贵州省“西电东送”电源点之一和重要煤化工基地。磷矿储量13.48亿吨,占贵州总储量的54.4%。大理石储量191亿立方米。重晶石储量2000多万吨。铝钒土储量967万吨。其它各类矿产品储量也极为丰富,开发潜力巨大。织金是“中国竹荪之乡”,清香型红托竹荪驰名中外,是全国最大的竹荪制种基地、生产基地和贸易基地。 生物资源有水稻、玉米、小麦、洋芋、大豆、烤烟、油茶、苡仁米、茶叶等农作物110多种;有杉、松、油桐、生漆、核桃、剌梨、猕猴桃、杜仲、天麻、黄柏,党参、半夏等植物90多个种类;有各种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50多个种类。烤烟是目前的主要经济支柱,年产量万吨左右,为全国烤烟生产基地县之一。苡仁米的营养和药用价值较高,远销日本、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竹笋产量大,销往深圳、香港等地。近年来室内砂锅栽种竹笋及室外栽种已形成规模生产。

织金县

基础建设

  随着“西电东送”工程洪家渡、引子渡电站的实施,织金投资环境日臻完善。全县出境公路等级逐步提高,通乡通村公路全面改善,油路通车里程全区第一;并入国家电网的农网改造一期工程结束,固定电话用户2.2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38部/百人。全县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政通人和。织金正以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务及公开、公平、公正的运行机制,营造一个良好、宽松的投资环境,谋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这块充满机遇和发展潜力的沃土,热情欢迎各界朋友和一切有识之士前来旅游观光、投资开发、共创辉煌县。

旅游资源

织金县

  织金有其独特的旅游资源,是贵州西线正在开发的旅游区之一。全县可供开发的溶洞30余个,其中规模宏大,景观奇特,内容丰富,保存完好的织金洞(原名“打鸡洞”,亦称“地下天宫”),因其具有重要的旅游开发和科研价值,已被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织金还是贵州省1985年上报国务院的4个历史名城之一,县内现有各种文物古迹110余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东山、鱼山、文昌阁、财神庙),多数文物地方特色显著,有很好的旅游观赏价值。织金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山区,至今仍保持着不少民族传统习俗,每年民族民间集会达40多处(次)。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民族文体活动开展活跃。 织金洞原名打鸡洞,位于织金县城东北23公里的官寨乡东街口,是一个高位旱溶洞。洞体高旷宽阔。长12.1公里,已开放供旅游参观的部分长6。6公里,面积20万平方米,最宽处175米,最高处150米,一般高宽在40—100米之间,总面积达70多万平方米。

  织金洞是一个多层次、多阶段、多类别、多形态的完整岩溶系统,是目前世界上已经开发作为旅游溶洞的最大、最美、最奇、最全的溶洞。目前已经勘察有开发价值的长度达12.1公里。堆积物的高度平均在40米左右,最高堆积物有70米,比世界之最的古巴马丁山溶洞最高的石笋还要高7米多,从洞的体积和堆积物的高度上,它要比一直誉冠全球并列为世界旅游溶洞前六名的法国、南斯拉夫等欧洲国家的溶洞要大2—3倍。

织金县

  织金洞不仅以规模大、气势磅礴称雄于世,而且它那五彩斑澜的柔和色彩和洁白透明的光度胜过汉白玉,使中外游客无不为这自然和谐的美景拍手称绝。洞内的碳酸钙沉积物堆积类别达40多种,囊括了当今世界溶洞堆积物的各种形态类别,它不仅有奇异独特几可乱真的具像形的物态美,且由于堆积物形态的多变,构成了不同的层次复杂的画面,旅游价值和科研价值极高。洞中遍布着石笋、石柱、石塔、石鼓、石盾、石花、石芽、钟旗、卷曲石、月乃石、鸡血石、蛇皮石、松子石、晶芽、云盘、云碟、穴罐、谷针田、梅花田、珍珠田和边石坝等多种堆积物,形成千姿百态的岩溶景观。洞道纵横交错,石峰四布,流水、间歇水塘、地下湖散置其间。高大的石幔、石帷垂天而下,色彩斑斓;地下阴河雾气飘渺,深邃莫测,被誉为“岩溶瑰宝”、“溶洞奇观”。因其岩溶景观有如传说中的天宫,故又被美称为“织金天宫”。织金洞按其岩溶景观及组合特征,全洞初步划分为迎宾厅、讲经堂、万寿宫、望山湖、广寒宫、灵霄殿、雪香宫、塔林洞、十万大山、江南泽国、黄土高原和金鼠宫等12个大景区、47个厅堂。其中: 迎宾厅:长200余米、宽50余米、高80余米。因洞口有阳光射入,厅内长满苔藓。岩溶堆积物形如巨狮、如玉蟾、如松树,顶部一侧有直径10余米的天窗,阳光可直射洞底。天窗边沿有水珠成串滴落,在阳光照耀下如挂万千金线、如撒万千金钱,名“圆光一洞天”,又名“落钱洞”。厅旁又有一个小厅,小厅中有一棵10余米高的钟乳石,形状如原子弹爆炸后冉冉升起的蘑菇云,名“蘑菇厅”。小厅内还有直径4米的圆水塘,站在塘边可以观赏石笋和天窗的倒影,名为“影泉”。

  讲经堂:长200米、宽50米。因岩溶堆积物形如罗汉说法讲经而得名。中间有一个面积300平方米的水潭,被钟乳石一分为二,名“日月潭”,是洞底最低处。潭中有一石笋高20米,底围直径10余米,形状如三层宝塔,塔顶坐一佛,如聚神讲经状。塔东侧的半圆形石台上,众多罗汉齐集倾听,有的手捧经卷、有的托腮深思、有的问询于邻、有的低头默想,神态各异。洞壁有色彩齐备的天然壁画,呈现出山峦、林海和田野等景象。潭北为陡坡,石径盘旋而上,伸手可触及顶棚,名“摩天岭”。左侧有九棵石柱毗邻成排,形如蟠龙从洞底直撑顶棚,名为“九龙撑天”,是全洞洞顶最矮处。

  塔林洞:面积1.6万多平方米,有岩溶堆积塔100余座。塔体呈金黄色,灯光之下熔增生辉,故又名“金塔城”。塔身最高的30余米、底部直径20米。群塔将景区分为11个小厅,其间遍布石笋、石柱、钟旗,形态各异,景象万千。“蘑菇潭”水清如镜,潭水中有无数石蘑菇,影随波动,潭前石花成片;“石鼓”面平而中空,水滴鼓上叮咚有声;“塔林厅”内有相对生长的两株石松,一株呈黑褐色,高5米,酷似针叶的钟乳石聚成片状凝结在主干上,下大上小,呈塔形,另一株高20米,层层叶面上如覆白雪,叶背却呈黑色,名“雪压青松”。

  万寿宫:宫内远古时顶棚塌落的巨石堆积如山,称为“万寿山”。山上盖满岩溶堆积物,有的形成珍奇的“穴罐”,有圆形、有椭圆形;穴罐旁边是“鸡血石”,其色晶莹诽红,酷似孔雀开屏。有的呈寿星状,高10米一20米。洞顶和厅壁由黄、白、红、蓝和褐色交织,构成美丽的图案。

织金县

  望山湖:长170米、宽40米。这里是洞中枢纽,可通往各大景区。湖边钟乳石呈黑色,其中最大的一棵高10米,形状如铁树,树身布满黑色石珠,上端右侧呈白色,如雪花覆盖,名“铁树开花”。湖的东北岸是一壁陡峭斜坡,从此路分两条:一条沿18盘绕27拐登441级石梯进“南天门”、入“灵霄殿”;另一条登422级石梯进“北天门”、入“广寒宫”。立于湖边仰望南天门,但见雾霭飘渺,幽幻莫测。 江南泽国:长1.1公里、宽50米,分为“漫谷长廊”、“北海陇”、“宴会大厅”、“江南泽国”四个部分。漫谷长廊的洞壁上钟乳石奇异多彩;宴会大厅的面积1万多平方米,洞体宽阔,洞内平坦干燥,是游览途中理想的休息进餐和活动场所;北海陇数条形似游龙的边石坝婉蜒伸展,钟乳石林立,中间有一深潭,潭中有九根石笋,名“清潭九笋”;江南,泽国有流水、湖泊、水塘,相互错落有致,流水潺潺,尤令游人舒心。

  雪香宫:又名水晶宫。长300米、宽50米,岩溶堆积物如茫茫白雪,冰柱四立,玉帷高挂,俨然一派北国风光。其间有20多块谷针田、梅花田;有20多个大小不等的石盾;有数十面红色透明的钟旗,叩之声如钟磐;有数十个小潭,潭水倒映冰柱雪山,观者无不称奇;有100余株石竹形成的“竹苑”如竹簧密条,倍增生气;有无数“卷曲石洞”布满在20米高的顶棚上和洞壁间,卷曲石晶莹透亮、中空含水、弯曲横生,甚至向上生长,观者无不叫绝。

  灵霄殿:洞中最美景区之一。高40米,面积5000多平方米。两壁垂下百尺石帘,五彩斑澜,俨然如天宫宝殿的推幕。殿内的钟乳石洁白无理,如华表、如玉塔、如仙鹤、如神女、如玉兔、如银耳,应有尽有。正中有一棵石柱拔地而起,直抵顶棚,名“擎天柱”。柱后有一个面积20平方米的水池,石莲漂浮水面,名“瑶池”。

织金县

  广寒宫:洞中规模最大景区之一,长400余米、宽100余米、高70余米,面积5万多平方米。宫内群山耸列、陡峭险峻。山峰之间为开阔平地,地下湖泊横陈其间。有高60余米的“桫椤树”,树上长满成千上万朵石灵芝;有17米高的“霸王盔”,酷似古代武士的头盔;有50米高的石佛,巍然屹立似如来佛祖;有17米高的“银雨树”,亭亭玉立,洁白发光。 十万大山:洞内最宏大景区。面积7万多平方米,最宽处175米,最高处150米。洞内地势起伏,石峰耸立,如重峦叠嶂。其中有数座金色塔山屹立,山间云雾缭绕,趣味良多。还有螺旋状的高大石柱“螺旋树”,供观者品玩。此一景区中的“金鸡独立”被称道为全洞的标志。

  洞内还有“珍珠厅”,石珍珠晶莹闪光;有古溶洞河道遗迹,游人可尽兴赏玩。

特色艺术

织金县

  织金民间流传的花灯,分为“歌舞花灯”和“戏文花灯”两种,都是说、唱、舞三结合的歌舞剧。歌舞花灯多为二人表演,故又称“二人花灯”。但近些年来也有多人登台的群体歌舞。戏文花灯为三人表演,故又称“三人花灯”。

  二人花灯的角色为“生”、“旦”两个。生角名“唐二”,相传花灯起源于唐初,因唐二主李世民之母久病不愈,许下正月十五唱花灯闹元宵之愿方好。后来李世民谕今天下每年正月十五均唱花灯,相沿成俗。故花灯班奉李世民为祖师,主要角色称为唐二,喻指“唐二主”。旦角名“幺妹”,又称“文妹子”。生、旦合称“花园姊妹”。三人花灯的角色即在生、旦之外加一“丑角”,名“打岔老者”,且戴上傩戏面具表演,以增强趣味性和戏剧性。 花灯的道具有:花扇,旦角使用;花汗巾,生、旦根据剧情使用;蚊刷,也称为拂尘,生角使用;金钱棍,又称花棍,生角使用。

  花灯的唱腔称为调门,也称调子,有“柳条青”、“祝英台”、“翠莲花”、“赛兰花”、“娘裙带”、“牛郎棱”、“盂姜女”、“打牙牌’’、“十月飘”、“瓜子人”、“双叹梅”、“海棠花”、“情意合”、“烟花告状”、“十二月探妹”、“五更盼郎”、“闹五更”、“小放牛”等数十个。各个调子有比较固定的调式,一般由四个乐句构成,无过门和曲尾。同一调子可填入多种内容的唱词。演唱时,歌舞花灯多用本嗓,戏文花灯的旦角多用小嗓(也称假嗓);音律不受调子的严格限制,为适应唱词语音的高低和方言土语的发音,某些音符以至音节都可以改变,但曲调的主型不变。演唱中的伴奏主要用鼓、钹、锣等打击乐,鼓点有“豹子头”、“小翻花”等。戏文花灯除打击乐外,还用二胡、笛子等管弦乐参与伴奏,以增添戏剧色彩。

织金县

  表演的动作比较固定和程式化,无特别含意,什么内容的表演都可以使用。总的要求是“转圈要圆、套子要连、姿势要美、美在于变,手不离扇帕、脚不停踮跨、腰如风摆柳、动作要合拍、唱词要响亮”。步法有“十字步”、“之字步”、“二步半”、“风摆柳”。其中的十字步就是傩舞中的“十字罡步”,仅是走法上比傩舞中的罡步轻捷柔和,更具舞蹈性;风摆柳即傩戏中“装仙娘”的舞姿舞步,多用于戏文花灯之中。手式有“云手”、“分手”、“挽手”和“剑指”、“兰花指”,“摆手挽花’’。身段有“过场”、“扑蝶”、“开弓”、“伸头”和“蚂蝗伸腰”、“孔雀开屏”、“黄莺展翅”、“顶棚望月”、“抱扇望月”。 表演程序分为亮灯、散贴出灯、参土地、开财门、演出、参门神六步。所谓亮灯,即正月初九由花灯班拿着“刀头”(一块方猪肉)香烛雄鸡到玉皇阁去祭拜,表示活动开始;散贴出灯,即派人把演出日程送交各接灯村寨或人户;参土地,即去演出时在村寨外由二人持灯到土地庙前点烛焚香祭拜,唱一曲恭贺土地神的花灯调;开财门,即到接灯人家时,进堂屋前先唱一折恭贺主人、请求开门的花灯调;演出,即进入堂屋后,由主人挑选节目,正式演唱;参门神,即演出结束后由灯班头人唱一折恭贺门神、祈求门神好好保护主人家的花灯,表示演出结束。

  织金花灯的剧目较多,有代表性的传统剧目为<红灯记>、《蟒蛇记》、《祝英台》、《水打兰桥》、《朱氏割肝》、<孟娥吊孝>、《五更劝夫》、<五更望郎>、《十劝郎》、<桐子树>、<豌豆藤>、《井中打水》、<哥妹游方>等大小60多个。解放后,在合作化、大跃进、农业学大寨各个时期,还出现了许多现代花灯歌舞和花灯剧,典型的有<沙桂姑娘>、《人民公社真正好》、《新果盛开大寨花》和<营盘山上学大寨>等,当时参加县里组织的业余文艺汇演,获得好评。

织金名人

丁宝桢

  丁宝桢,原籍织金县牛场镇,在任职山东巡抚十年和四川总督十年期间,为国为民辛劳奉献,在治理黄河水患、整修都江堰设施、改革盐政及开通运销途径、开设兵工厂抗御外侮等方面功绩卓著,尤其是诛杀慈禧宠宦安德海而名扬天下。被誉称为“刚直不阿、爱民如子的一代名臣”。丁宝桢生于1820年,贵州省平远(今织金)人。咸丰三年(1853年),33岁的他考中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自此步入仕途。1863年,43岁的他由长沙知府调任山东按察使,次年迁任布政使,1867年3月晋升为山东巡抚。1876年10月调升四川总督,1886年在成都逝世。

安邦彦

  安邦彦(~1629.9),明朝末年西南的川贵等省历史上著名的“奢、安之乱”的主要头领,曾经在明代天启2年(1622年)2月7日,率10万叛军进围黔中首府贵阳。在围困的10个月中,贵阳犹如一座孤岛,外无援军,内缺粮食,以至城内百姓落入“人相食”的可悲境地。作乱多年后,于崇祯二年(1629),才被兵部尚书朱燮元,督贵、川、湖、滇、粤五省兵马平复。八月水西,被斩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