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23-03-02 23:20:05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来自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60百科位于贵州省习水县境内,面积48666公顷,1992年经赤水县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4经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中亚热带头兰管收越鸡突光常绿阔叶林。

  • 中文名 贵州习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 景点级别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重点保护树种 南方红豆杉、伯乐树
  • 地理位置 贵州省习水县西北部
  • 占地面积 48666公顷

历史沿革

  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1994年8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保护区,1997年12月经国务院批来自准为国家级保护区。2005年10月,习水保护区加入了"中国人与生物圈网络(CBRN)"

地理环境

位置

  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北隅,地处习水县西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5°50′~106°29′,北纬28°07′~28°34′,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最茶固贵满其过许希

  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容血厂刑远好还坚希我坏地处川黔南北构造带与北东向构造带交接的复合部位,属大娄山武记置北坡与四川盆地南缘的过渡地带。区内出露岩层主要为红砂岩,以超深切割的嶂谷及剧烈的崩塌地貌形态为主要特征,崩塌岩块遍及山麓斜坡,围步剧排者久仅甚查修椅形悬谷、红岩柱、崩塌林等特殊的地貌极为醒目,它们与常绿阔叶林构成了绿树红岩、峡谷林深的独特的红层地貌森林景观。

水文

  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长江水系,其主要河流有赤水河及习水河。赤水河是长江的一级支流,也是保护区所在地习水县最大的过境河流,流经本县西南的回龙、隆兴、360百科同民、土城等乡镇,于小坝居士岩进入赤水市。在县境内长45.6公里,流域面积17距煤菜减引记冷17.1平方公里。干流落差57班资确米,平均比降1.3‰,平均流量224立方米/秒。水能理里内让急配食技民模论蕴藏量18.08万千瓦,支流可开发量2.43万千瓦。

  习水河是赤水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况或屋刚钱为习水县东北的寨坝镇九龙村高家坡南麓,河源海拔1270米,干流流经习水县寨坝、大坡、三岔河、程寨城征候住属旧参殖等乡镇,在程寨乡大白塘蜂子岩进入赤水市境,于四川省合江县城关镇的李子林汇入赤水河,河口海拔210米。河源至河口干流全长156公里,落差1059.7米,平均比降6.8‰,平均流量31.3立方米/秒。省器须只工其中蜂子岩以上习水段长73.7公里,落差866米,平均比降11.75‰。县境内水能理论蕴藏量8.711万千瓦,可开发量2.553万千瓦。

气候

  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答刘护多文然保护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长,降水充沛,云、雾、雨日多。云量多(多年平均总量8.2),阴雨天多(晴天日数占年总日数的11~24%),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总量实际上只有3438~3784MJ/M2年,仅相当于太阳辐射总量的28.8~32.3%,是贵州乃至全国太阳辐射最低值区之一喜评易害能。区内年平均气温14.7℃,1月平均气温4.3℃,7月平均气温24.9℃。≥10℃的年积温3462.9~5888.3℃。河谷地区≥10℃的年积温近6000℃,海拔较高的林区≥10℃的年积温为3400℃。由此可见,有效性强的积温给林木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热量条件。

  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年降水量900兰措修~1300毫米之间。其雨量分布呈自西北部向东南部减少,自中部山梁向东北和西南减少的趋势。降水量最多剧者的为6月,占年降水量的11~20%,1月降水量最少,约为年降水量的5%。无镇事停进刻源针霜期240~250天,年均相对湿度82~91%。

土壤

  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土壤系白垩、侏罗系的紫红、砖红色砂页岩发育形成的紫色土最多,黄壤其次,黄棕壤最少。

  在紫色土中以酸性紫色土最多,中性紫色土次之,而钙质紫色土分布很少。酸性冷沙磁立冲笑己对协紫色土PH值在4.1~4.7之间,有机质、全量氮、磷、钾及碱解氮、速效磷、有效钾的变化范围大;中性紫色土为壤质粘土,土层薄,PH值为6.4,全钾含量高,而速效氮、磷、钾、腐殖质等均属中下水平;钙质紫色土亦为壤质粘土,PH值在7.4~7.7之间,全钾含量颇高;而速效氮、磷、钾、全量磷、腐殖质等均偏低。

  黄壤多分布在平缓地带,因而土层中厚,PH值在4.1~4.8,碱解氮和全氮含量较高,全磷、速效磷少,全钾、有效钾中等,有机质含量0.92~12.32%。

  黄棕壤分布地势高(海拔1400米以上),土壤风化弱,PH值3.9~4.6,腐殖质含量较高,全氮、碱解氮较高,而全磷、速效磷少,全钾、有效钾居中偏少。

保护对

自然植被

  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地带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以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树种占优势。局部地段分布有面积较少的针阔混交林。大面积的原生性常绿阔叶林,以高大挺拔的树木和浓郁茂密的林冠组成的森林景观,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保护区风光

  区内有林地面积35094公顷,灌木林地面积8510.7公顷,疏林地面积216.5公顷,森林覆盖率89.6%。主要森林类型有银木荷林、青冈栎林、大头茶林、福建柏林、丝栗栲林、贵州山柳林、红翅槭林等来自。此外,在沟谷地带常见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桫椤。

植物资源

  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丰富,各类植物有266科、765属、1674种。

  大型真菌种类也很多,有38科85属192种。其中可供食用60种、药用46种、木腐菌63种、毒菌18种。具有食用价值的有银耳、毛木耳、木耳、小行冷鸡油菌、金针菇、红汁乳菇等60种;药用价值有灵芝、树舌灵芝、香菇、假芝等46种。

  保护区苔藓植物49科119属279种。其中平珠藓属Plagiopus及平珠藓、云南青毛360百科藓、小叶鞭苔等31种为贵州新记录。

  蕨类植物共30科70属1如九棉头失功部互适倒29种。其中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金毛狗、桫椤等3种,特别是有"活化石"之称的桫椤,在沟谷的局部地段形成罕见的单优群落。

  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149科491属1074种。种子植物是组成森林生态的主体,特别是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木兰科、竹亚科等种类,构建区内森林景世支程子九观格局,为丰富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基础条件。区内分布珍稀植物68种,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20种。还有众多的药边证级采用植物、观赏植物、野生蔬菜显黄倒粮供次敌究然等经济价值物种。

  保护区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多样,这里处于东亚植物区系的中国和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华中植物省的西缘,既有丰富的华中成分、华南、华东成分,也有云南、东喜马拉雅成分。根据保护区种子植物属的分析,世界分布34属、热带分布235属、温带分布222属,除世界分布属外,习水植物区系否项吃载爱养刻海马情式的热带成分占51.42%,温带成分占48.58%,热带地理成分略占优势。在1074种种子植物地理分标意句布中,世界分布23种、热带分布245种、温带良台解久万果查分布806种,除世界火备见相站磁静间或分布23种外,热带成分占区内总种数的2政器差单伟参企王解握沿3.31%,温带成分占区内总种数的76.6给误清强晶外析益9%。中国特有种588种,占区内总种数的54.74%,其中贵州特有种10种。

  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分布的国家保护植物23种,一级重点保护树种南方红豆杉、伯乐树等2种;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桫椤李后你太排续磁、福建柏、闽楠、楠木、红豆降接逐区措香于列树、鹅掌楸、花榈木、香果树等17种;《中然神款洋国植物红皮书》中的三级保护植物4种。省级保护树种有三尖杉、川桂、檫木等8种;还有《濒危动植物贸易公约(附录二)》名录中的31种。其中桫椤、福建柏形成单优群落,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

动物资源

  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各类动物资源相当丰富,经重点考察,区内各类动物49目252科1435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有型由4种,占全省同类保护物种(14种)的28.6%;二级重点保护有28种,占全省同类保护物种(65种)的43%

  保护区兽类有74种,分属8目25科,占贵州省兽类总数的54%,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兽类有豹、云豹;国家二级保护兽类有猕猴、藏酋猴、穿山甲、豺、黑熊、青鼬、水獭、大灵猫、小灵猫、班灵狸、林麝、鬣羚、班羚。这些珍稀保护兽类占贵州省重点保护兽类的75%。另有小麂、赤麂和么构资派无船树苏刻令输毛冠鹿等3种为贵州省重点保护种类;还有许多经济价值较高的其它野生兽类,如豹猫、黄鼬、竹鼠等。

  值得价止范一提的是,习水保护区为猕猴和藏城民度浓调派酋猴分布比较集中的区域。它们主要在植被繁茂的山间群集活动。20~40只一群,计有500多只;藏酋猴15~20只一群,计有260多只。与此同时,习水林区曾是华南虎的栖息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仍有华南虎出没伤人。

  鸟类:144种,隶属16目36科,占全省鸟类种总数的35%。其中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有白冠长尾雉1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黑)鸢、普通鵟、白尾鹞、红隼、红腹角雉、白鹇、红腹锦鸮、领角鸮、班头鸺鹠、灰林鸮等10种;贵州省重点保护动物11种,即蚁鴷、斑姬啄木鸟、黑枕绿啄木鸟、大斑啄木鸟、星头啄木鸟。

  爬行类动物已查清的有34种,隶属3目10科,占贵州省爬行动物总数的33%;其中24种属省级保护动物。从区系成分看,有14种属华中华南地区种,占41.18%,可见这里是以华中华南区种类占优势。区内大多数爬行类动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两栖类动物:习水保护区丰富的地表水给两栖动物的生存提供了优越的环境条件,因而繁多的两栖动物在这里广泛分布。共31种,隶属2目9科,占贵州省两栖动物总数的49%。贵州分布的10个科中的两栖动物有9个科在区内都有分布。其中大鲵、虎纹蛙及细痣疣螈三种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鱼类资源在习水保护区不仅种类丰富,而且数量也多。鱼类有57种,分属5目11科。其种数占贵州省鱼类种数(202种)的28.22%。其中鲤科鱼类34种,占区内57种的59.66%。在57种鱼类中,除泥鳅、草鱼、鲫鱼等鱼类在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有广泛分布外,还有长江水系的特有种,如蒙古红鲌、翘嘴红鲌、高体近红鲌、吻鲌等,习水的鱼类完全具备长江水系的特点。鱼类的经济价值是众所周知的,在习水已知的57种鱼类中,有一半以上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昆虫资源十分丰富多彩,有15目、161科、693属、1095种,其中有新属4个属,新种71种,中国新记录14种。

管理机构

  管理机构: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保护区为全额拨款正处级事业单位,编制共计47人。保护区管理局内设机构有办公室(财务室)、森林公安分局、林政资源管理科、科研科、天保办(公益林办)、开发办(社区共管科)以及大白塘、三岔、长嵌沟、长坝、小坝、蔺江等6个基层管理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