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银川市图书馆

2023-01-17 17:06:42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隶属银川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举氧口局,地处银川市兴庆区解放东街。2005年、2009年、2013年、2些着肉017年连续四次被评为国家地市级一级图书馆,2007被命名为自治区级文明单位。

银川市图书馆的前身是1934年9月成立的宁夏省立图书馆,1956年正式更名"银川市图书馆",1967年与自治区图书馆合并,前后6易来自其名,1978年恢复建馆,1979年7月对外正就洋衡式开放,馆址设在玉皇阁之上。

据2019年5月该360百科图书馆官网信息显示,该馆建筑面积达到5864.64㎡,正呀根便倍式在编职工57人。馆内设立了采编部、读者服务部、图书外借部、期刊外借部、少年儿童部、期刊阅览部、地方文献部、残整格宣曾作曾障读者服务部、对外流通服务部、技术保障部、阅读推广部、亲子阅览部、电子阅览室、办公室14个部(室)粒又,共有864个阅览座位。总藏书量96.2万册,其中,纸质文献52.7万册、电子图书43.5万种,每年订购中文期刊1250余种,中文报纸80余种绝酸展切友灯洋

  • 中文名称 银川市图书馆
  • 外文名称 Library of Yinchuan City
  • 属性 国家一级图书馆
  • 主管部门 银川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
  • 图书馆地址 银川市兴庆区解放东街102号

历史

  银川市图书馆的前身是成立于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9月的宁夏省立图书馆,馆址设于玉皇阁之上。

  中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宁夏国民政府当局决定宁夏省立图书馆与宁夏省立实验民众教育馆合并成立"宁夏介寿图书来自馆"。馆址设于省垣中正西街(今银川市群艺馆馆址)。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9月,宁夏和平解放,银川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命令将原宁夏介寿图书馆改名为"宁360百科夏省立银川市人民图书馆"。

  1950年5月,银川市图书馆交由银川市人民政府文教科接管。至此,银川市人民图书馆正式归银川市管辖

  1953年5月,经宁夏省人民政府批准,银川市人民图书馆改建为宁夏省图书馆。

  1954年9月,宁夏省建制撤消,宁夏省图书馆移交银川专署文教科管理,更属三造门一思飞儿因万古名为"银川专区图书馆",馆址设于玉皇阁之上。

  1956年4月,经甘肃省文化局批准,银川专区图书馆交由银川市管理,更名著便分为"银川市图书馆"。

  196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教厅根据国家"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决定银川市图书馆与自治区图书轻食脚室扩馆合并,成立了交接工自阻底游号今京作雷式溶作小组。

  196输止听束3年7月,正式合并完成。

  1978年6月,银川市革命委员会第219次常委会研究决定恢复建立银川市图书馆。

  1979年7月1日,银川市图书馆正式对外开放。

  1988年,银川市图书馆建成了新馆舍一期工程3678平方米,馆址设于解放东街102号。

  2001年甲书息斤,银川市图书馆对一期工程进行了改造,新建了二期工程,全馆总云烈扩更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

  2012年至2014年,银川市图书馆进行了数字图书馆建设,建立了以银川市图书馆为总馆、三个区级图书馆为分馆、全市22个街道图书馆为服务引助和就看宜烟歌论罪点的总分馆服务体系。

馆藏实

馆藏资源

  据2019年5月该图书馆官网信息显示,该馆总藏书量96.2万册,其中,纸质文献52.7万册、电子图书43.5万种,每年订购中文半起期刊1250余种,中文报纸80余种。自2009年10月10日实行了365天免费开放,2016年1月1日起在全市公共图书馆施行二代身份证免押金借阅,现有持证读者7万多个,年接待读者40万人(次)、年流通图书80万册(次)。

  • 古籍

  序号

  题 名

  著 者

  总卷数

  版本

  实存卷、册数

  1

  潜确居类书百二十卷

  (明)陈仁锡

  120

  明崇祯间(一六二八至一六四四)刻本

  97卷47册

  2

  四书正蒙十九卷

  (宋)朱 熹

  19卷

  清道光五年(一八二五)树德堂刻本

  19卷6册

  3

  释字百韵

  (清)陈

  清光绪十六年(一八九〇)刻本

  1册

  4

  针灸大成十卷

  (明)杨继洲

  10卷

  清善成堂木刻本

  严个圆做占艺10卷10册

  5

  春秋三传十六卷卷首一卷

  (唐)陆德明

  17卷

  清同治十年(一八七一)刻本

  17卷12册

  6

  陆氏三转释文音义十六卷

  (唐)陆德明

  16卷

  清中期刻本

  6卷1册

  7

  陆氏三传释文音义十六卷

  (唐)陆德黑做见额诉温鸡树

  16卷

  清中期刻本

  6卷1册

  • 西夏文献及研究
书号

  题名

  责任者

  出版社

  年限

  价格

  B94/1

  西夏佛教史略

  史金波著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8婷权前关阻首汽短便铁剧8.8

  3.70

  B959.2/2

  西夏道教初探

  韩小忙著

  甘肃文化出版社

  199损议源据局非核8.6

  13.80

  D929.46/1

  西夏法典:天盛年改旧定新律令 第1-7章

  (苏)E·N·克恰诺夫著;李仲三译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88.12

  3.80

  D929.46/浓学境华雨系置并1-2

  西夏法典:文其题器曾九校灯气步格天盛年改旧定新律令 第1-7章

  (苏)克恰诺春俄著;李仲三译;罗矛昆校订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88.12

  12.00

  D929.46/2

  西夏天盛律令研究

  王天顺主编

  甘肃文化出版社

  1998.6

  17.50

  E294.6/2

  西夏战史

  王天顺主编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3.10

  12.50

  E892.43/1

  贞观玉镜将研究

  陈炳应著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5.7

  30.00

  F129.46/2

  西夏经济中研究

  杜建录著

  甘肃文化出版社

  1998.6

  16.80

  G256.1/16

  黑城出土汉文遗书叙录

  (俄)孟列夫著;王克孝译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4.11

  10.80

  G256.1/18

  西夏书籍业

  (俄)捷连提耶夫·卡坦斯基著;王克教,景永时译

  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0.4

  18.00

  H11/1

  同音研究

  李范文著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86.9

  22.00

  H211.7/1

  番汉合时掌中珠

  (西夏)骨勒茂才著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80.12

  3.70

  H211.7/1

  西夏文字解读

  (日)西田龙雄著;陈健玲译著主编;那楚格,陈健玲译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8.12

  18.80

  H211.7/2

  西夏语比较研究

  李范文主编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9.11

  56.00

  H211.7-61/1

  夏汉字典

  李范文编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7

  1000.00

  I235.2/4

  西夏王

  刘鹏越编剧

  宁夏电视台

  20.00

  I247.4/368

  西夏演义

  高树榆

  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2.1

  36.00

  I247.53/118

  西夏王李元昊

  孙海

  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0.3

  23.80

  I267/468

  西夏王陵前的假想

  陈育宁著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6.6

  5.80

  J120.946.3/1

  西夏美术史

  韩小忙等著

  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1.12

  80.00

  J120.946.3/2

  西夏艺术

  汤晓芳主编

  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3.8

  180.00

  J120.943.3/3

  异形之美:西夏艺术

  徐庄编著

  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3.12

  12.00

  J288.4/21

  西夏史画=A Series of Pitures About The History of XiXia Dynasty

  张灵著;牛虹艳译;杨占河绘

  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5.9

  25.00

  J720.9/7

  中国舞蹈史(宋辽金西夏元部分)

  雷润泽等编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4.6

  0.68

  K204/12

  类林研究

  史金波等著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3.9

  95.00

  K246.2/1

  西辽史研究

  魏良弢著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87.11

  1.35

  K246.3/1

  西夏简史

  钟侃等著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79.11

  0.62

  K246.3/2

  党项与西夏资料汇编 上卷 第一册

  韩萌编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83.10

  1.54

  K246.3/2:2

  党项与西夏资料汇编 上卷 第二册

  韩萌编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83.10

  1.85

  K246.3/3

  西夏纪

  戴锡章编撰,罗矛昆标点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88.8

  5.35

  K246.3/7

  西夏学概论

  王天鹏主编

  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

  1995.5

  9.80

  K246.3/8

  西夏与周边民族关系史

  杜建录著

  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

  1995.5

  8.50

  K246.3/9

  西夏纪事本末

  龚世俊等校点

  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

  1998.6

  19.20

  K246.3/10

  西夏书事校证

  (清)吴广成撰;龚世俊等校证

  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

  1995.5

  18.00

  K246.3/11

  西夏王朝

  张灵著

  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1.6

  15.00

  K246.3/12

  西夏简史

  钟侃等著

  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1.4

  8.00

  K246.3/14

  西夏通史

  李范文主编

  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5.8

  168.00

  K246.3/15

  王朝湮灭:为西夏帝国叫魂

  唐荣尧著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0.12

  25.00

  K246.3/16

  探寻西夏文明

  吴峰云,杨秀山著

  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6.8

  26.00

  K246.3-53/1

  西夏史论文集

  白滨编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84.7

  2.30

  K246.3-53/2

  西夏史研究

  李蔚编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89.3

  2.80

  K246.303/1

  西夏文化概论

  张迎胜主编

  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

  1995.5

  9.00

  K246.306/1

  西夏王国与东方金字塔

  僧人著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2.1

  19.00

  K246.307/1

  圣立义海研究

  (苏)克恰诺夫等著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5.7

  30.00

  K246.309/1

  神秘王国:西夏故事

  高树榆著

  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3.12

  12.00

  K246.374/1

  西夏研究论集

  李范文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83.10

  1.50

  K871.44/1

  西夏文物

  史金波等编

  北京:文物出版社

  1998.3

  160.00

  K871.44/1-2

  西夏文物

  史金波等编著

  北京:文物出版社

  1988.3

  40.00

  K873.4/4

  西夏文物研究

  陈炳应著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85.8

  4.50

  K875.6/6

  梦想与辉煌:西夏钱币

  吴峰云著

  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3.12

  12.00

  K876.3/12

  尘封的文明:西夏瓷器

  李进兴著

  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3.12

  12.00

  K877.42/1

  西夏陵墓出土残碑粹编

  李范文编

  北京:文物出版社

  1984.11

  4.00

  K877.64/1

  西夏官印汇考

  罗福颐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82.2

  2.00

  K878.4/1

  中国古代建筑:西夏佛塔

  雷润泽等编

  北京:文物出版社

  1995.7

  85.00

  K878.8/7

  西夏陵:中国田野考古报告

  许成,杜玉冰编著

  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5.8

  75.00

  K879.3/3

  西夏陶模

  李进兴著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8.8

  38.00

  K928.6/7

  寻找被遗忘的王朝

  白滨著

  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

  1997.12

  13.00

  K928.76/4

  西夏陵

  王月星等编著

  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0.6

  8.00

  K928.943/4

  银川旅游西夏风韵

  薛刚主编

  40.00

  K294.3/6

  西夏志略

  20.00

  K294.3/44

  西夏志略校证

  胡玉冰校注

  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

  1998.6

  13.80

  I234/8

  西夏昊王

  田舍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1.4

  18.00

  K246.3/13

  西夏文化

  史金波著

  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

  1986.12

  15.00

  K873.2/6

  西夏文物

  史金波等著

  北京:文物出版社

  1988.3

  40.00

  K878.8/3

  西夏陵:中国田野考古报告

  许成,杜玉冰编著

  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5.8

  75.00

  K878.8/4

  西夏王陵

  韩小芒著

  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

  1995.7

  6.00

支撑保障

  据2019年5月该图书馆官网信息显示,该馆共有864个阅览座位,该馆还进行了数字图书馆建设,建立了以银川市图书馆为总馆、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图书馆及全市22个街道中心图书馆为分馆的总分馆服务体系。开通了市民学习中心平台、移动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等,建设了银川公共文化数字平台,并与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中心直连。

组织体系

  截至2019年5月,该馆有正式在编职工57人。 设十二个部室:采编部、外借部、综合外借部、少儿部、期刊部、文献部、自学室、图书流通服务部、技术服务部、共享工程银川市支中心、活动部、办公室。设十九个服务窗口:总服务台(咨询、办证、导读)、外借部、来自综合外借部、少儿部、亲子阅览室、期刊部、文献查阅室、政务公开信息查阅室、宁夏作家作品查阅室、自学室、图书流通服务部、视障读者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影视厅、报告厅、多媒体培训室、3D影厅、读者沙龙、活动部。

机构荣誉

  时 间

  获奖称号

  颁奖单360百科

  1982年12月

  全国少儿图书馆(室)先进集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1989年5月

  全国文明图书馆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1990年12

  全国公共图书馆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先进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1991年11月

  全宪案带陆国文化工作先进集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督打前史视五老看人事部

  1992年5月

  全国少年儿童文化工作先进集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全国

  少年儿童文降连行办派革景业免学艺术委员会

  1994年引热12月

  全国公共图书馆首次评估定为

  国家二级图书馆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1999年

  全国公共图书馆第二次评估定为

  国家二级图书馆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文化部

  叶精分进普难处1999年

  全国文质吗此破善输内阳冲化工作先进集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文化部

  2000年12月

  获全国公共图书馆

  "读者喜爱的图书馆"称停别害失诉

  全国知识工程活动领导小组

  2005年6月

  全国公共图书馆第三次评估定为

庆传选自  国家一级图书馆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文化部

  2010年1月

  国家一级图书馆

  国家文化型总浓事刻岁岩功显轻陈

  2013年纸纸尽火法赵建批11月

  国家地市级一级图书馆

群随  全国公共图书馆工背音起教水酸衡作会议

  2013年12月

及树晚般曾武  银川市图书馆共享阳光爱心助肓获国文化志愿服务示范项目

  文化部

2013品室右场治年12月

  全国文化志愿服务工作优秀单位荣誉称号

  文化部

参考资酸按区都宁铁助决以十料截至2019年5月:来源银川市图书馆官网

机构领导

  馆长,副书记:强朝辉

  党支部书记:王 涛

  副馆长:戴 茜

  工会主席:赵春红

  参考资料截至2019年5月:来源银川市图书馆官网

文化传统

使命愿景

  使命: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提供文化娱乐。

  愿景:愿银川市图书馆的真诚服务使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人更加亲近知识,更加便捷地获取信息;依靠政府的大力支持,依靠社会各界的共襄盛举,大力弘扬公共怀度图书馆精神和图书馆公共精神,充分发挥图书馆对现代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让未来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文化活动

  银川市图书馆在三区两县一市建立了"百家图书爱养某第台握下流通服务点",定期为各流盾夜命二更范实马德江管通点免费配送图书,截至2019年5月,"百家图书流通服务点"已达到126家。2017年、2018年又先后在全市公共场所建立了30个"城市阅读岛",配送书、报、刊资源数字阅读设备。同时,银川市图书馆发挥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开展了"银川读书日"、"书香银川·百姓讲堂"、"你买书·我买单"、"共享阳光·爱心助盲"、"共享读书乐"、"暑期荣誉小馆员"、"亲子趣多多"等多项读者服务活动品牌。

读者服务

读者指南

  • 开馆时间

  开馆时间冬季8:30-19:00,夏季8:30-20:00,全年365天开放(每周二上午闭馆学习)。

  • 入馆须知

  一、银川市图书馆面向社会,欢迎所有到馆读者文明借阅。

  二、携带宠物的读者谢绝入馆。

  三、读者须将随身所带的物品存在一楼存包处,不得带入借阅场所。

  四、图书馆是文明的学习场所,读者应自觉维护图书馆文明的秩序、整洁的环境、安静的氛围,请勿在馆内大声喧哗、乱丢杂物、随地吐痰,严禁在馆内吸咽、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进馆。

  五、读者在馆内借阅书刊、自习,必须遵守本馆有关规章制度。在发生违章、违纪情况时要自觉服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管理并自觉接受处理。

  六、爱护公物人人有责,读者应爱护馆内的一切公共设施,不得乱写乱画。

  七、欢迎广大读者和各方人士对本馆的各项工作提出意见、建议或批评。

  • 办证须知

  1、凡持二代身份证的公民均可在银川市公共图书馆(包括银川市图书馆、银川市兴庆区图书馆、金凤区图书馆、西夏区图书馆及22个街道中心图书馆)免押金办理读者证。

  2、每个身份证只能办理一个读者证,为方便读者借阅图书,实行读者证和身份证绑定并存的方式,读者凭身份证或读者证在银川市公共图书馆(包括银川市图书馆、银川市兴庆区图书馆、金凤区图书馆、西夏区图书馆及22个街道中心图书馆)免费借阅书刊、阅览报刊,免费到电子阅览室上网、查阅数字资源等。

  3、市民可持身份证和银川市智慧城市市民一卡通在银川市图书馆办证处进行绑定后,同时可使用银川市智慧城市市民一卡通在银川市图书馆免费享受各项服务。

  4、2016年1月1日之前办理读者证的读者,请持办证时的押金凭条和身份证到原办证馆办理退押金手续,原读者证号不变。

  5、持证读者一次可借阅书刊三册,借期15天,可续借一次,借期15天。对超期还书及借书不还者根据银川市公共图书馆相关规定执行。

  6、未办理身份证的少年儿童可在家长陪同下携带户口本到银川市公共图书馆各馆办理读者证。

借阅制度

  • 视障读者阅览室读者须知

  一、本室为视障读者提供盲文图书借阅、有声读物听读、利用读屏软件上网等服务,同时组织各类视障读者活动。

  二、视障读者凭本人二代身份证即可免费办理视障读者借阅证。

  三、每位视障读者凭借阅证可外借盲文图书1-3册,借期15天,可续借一次15天。有声读物和电子读物不外借,只限在本室阅读。

  四、视障读者凭有效证件,可使用本室提供的所有阅读设备。

  五、此证只限本人使用,如委托他人代借,须同时出示借阅证持有者的残疾人证,续借可通过电话委托。

  六、本室工作人员可帮助读者选取资料和进行上机服务,在电脑上需上传和下载资料请与工作人员联系,请不要自行安装移动存储设备。为保障电脑系统正常运作,请勿修改、删除软件

  七、请爱护盲文图书,所借盲文图书不得批划、折页、污损、撕页、遗失,否则按本馆有关规定赔偿。

  • 外借部读者须知

  一、本部为读者提供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图书的外借服务。

  二、读者进入本部前请将所带包及私人书籍存放到存包柜,贵重物品请随身携带。

  三、读者可凭市民二代身份证、银川市公共图书馆读者证、银川市智慧城市一卡通借阅图书,只可代还、代续,不可代借。

  四、每次最多可借阅3册图书,借阅期限为15天,可续借一次,续借期限为15天。

  五、本部部分图书采取开架借阅方式,读者可自行查找借阅;非开架图书可通过检索机查找,由工作人员从库房查取所需图书。

  六、为了保证图书排架的准确性,请读者将不需要的图书放回原位,也可直接放到就近的书车上。

  七、借阅时请仔细检查所借图书,如有破损、缺页,应向工作人员声明并盖章;归还时如发现未经工作人员盖章的污损情况,按《银川市图书馆图书赔偿标准》执行。

  八、请爱护所借图书,不得撕页、污损、勾划、书写、调换、丢失等,违者按《银川市图书馆图书赔偿标准》处理。未办理外借手续,不得将图书携带出室外。

  九、室内借阅请保持安静,爱护室内公共设施和卫生。

  • 电子阅览室读者须知

  一、本室免费为读者提供数字资源的查阅、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资源阅览、银川市图书馆馆藏图书的检索以及Internet网络服务。

  二、读者进入本室,请出示本人的读者证。

  三、上机前请向工作人员办理相关手续。

  四、请勿将个人的各类移动存储设备连接到本室电脑上。

  五、请勿自行在本室电脑上安装或删除任何文件信息。

  六、少儿读者每天上机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七、室内阅览请保持安静,爱护室内公共设施和环境卫生,严禁吸烟。

  • 期刊部读者须知

  一、本部为读者提供中文报刊的阅览服务。

  二、读者进入本部前请将所带包及私人书籍存放到自动存包柜,贵重物品请随身携带。

  三、本部报刊采取全开架阅览,读者无须出示任何证件即可阅览,期刊每次限取两册,报纸每次限取一种,阅览后请放回原处。

  四、查阅过刊、过报可由工作人员入库索取。

  五、本部报刊仅供在室内查阅,概不外借。(如需复印请与工作人员办理相关手续后,到一楼办证处复印。)

  六、请爱护报刊资料,不得撕页、污损、裁剪、勾划、书写等,违者按《银川市图书馆期刊赔偿标准》处理。

  七、室内阅览请保持安静,爱护室内公共设施和环境卫生,严禁吸烟。

  • 亲子阅览室读者须知

  一、本阅览室为3-6岁的学龄前儿童提供书刊阅读、游戏、少儿数字体验服务及组织亲子活动。

  二、为确保孩子的安全,在本阅览室活动期间请家长全程陪同。

  三、进入阅览室后请将随身物品存放在存包柜内,贵重物品请随身携带。

  四、请每次取阅书刊1册,在阅览后将书刊放回原处,摆放整齐。

  五、本阅览室书刊只限在本室内阅览,不外借,请勿将书刊携带出室外。

  六、本阅览室数字体验区的电脑供家长陪同孩子查阅该馆订购的少儿数字资源,不提供成年人互联网上网服务。

  七、阅览室内请保持安静和环境卫生整洁。

  八、请爱护书籍、玩具、电脑及电子阅读设备等公共设施,请勿对图书、期刊撕页、污损、勾划、书写,违者按《银川市图书馆图书赔偿标准》处理。

  • 少儿部读者须知

  一、本部为小学生及初中生提供少儿图书、少儿过刊合订本的外借及少儿报刊阅览服务,并组织各类少儿读书活动。

  二、读者进入本部前请将所带包及私人书籍存放到存包柜,贵重物品请随身携带。

  三、读者可凭市民二代身份证、银川市公共图书馆读者证、银川市智慧城市一卡通借阅图书。

  四、每次最多可借阅3册图书,借阅期限为15天,可续借一次,续借期限为15天。

  五、本部图书采取开架借阅方式,读者可自行查找借阅。

  六、为了保证图书排架的准确性,请读者将不需要的图书放回原位,也可直接放到就近的书车上。

  七、借阅时请仔细检查所借图书,如有破损、缺页,应向工作人员声明并盖章;归还时如发现未经工作人员盖章的污损情况,按《银川市图书馆图书赔偿标准》执行。

  八、请爱护所借图书,不得撕页、污损、勾划、书写、调换、丢失等,违者按《银川市图书馆图书赔偿标准》处理。未办理外借手续,不得将图书携带出室外。

  九、少儿现刊只限在本室内阅览,不外借。

  十、室内借阅请保持安静,爱护室内公共设施和卫生。

  • 文献部读者须知

  一、本室为读者提供地方文献、工具书、内部资料及银川市政务公开信息的查阅服务。

  二、读者进入本室前请将所带包及私人书籍存放到一楼存包柜,贵重物品请随身携带。

  三、读者可凭市民二代身份证、银川市公共图书馆读者证、银川市智慧城市一卡通查阅本室文献资料。

  四、本室文献资料采用闭架查阅方式,读者可通过检索机或手工目录查找所需文献资料,由工作人员入库索取。

  五、本室文献资料仅供在室内查阅,概不外借。如需复印请与工作人员办理相关手续后,到一楼办证处复印。

  六、请爱护文献资料,不得撕页、污损、裁剪、勾划、书写等,违者按《银川市图书馆图书赔偿标准》处理。

  七、室内查阅请保持安静,爱护室内公共设施和环境卫生,严禁吸烟。

  • 自学室读者须知

  一、本室为读者提供自学服务,读者可携带书本在本室自学。

  二、读者进入本室,无须出示任何证件。

  三、室内自学请保持安静,请爱护室内公共设施和环境卫生,严禁吸烟、拨打或接听电话。

  • 综合借阅部读者须知

  一、本部为读者提供中文现刊和过刊的借阅服务。

  二、读者进入本部前请将所带包及私人书籍存放到存包柜,贵重物品请随身携带。

  三、读者可凭市民二代身份证、银川市公共图书馆读者证、银川市智慧城市一卡通借阅。

  四、每次最多可借阅3册现刊或3册过刊,借阅期限为15天,可续借一次,续借期限为15天。

  五、本部采用全开架借阅方式,为了保证期刊排架的准确性,请读者将不需要的期刊按封面上的编号放回原处,也可直接放到就近的书车上。

  六、借阅时请仔细检查所借期刊,如有破损、缺页等,应向工作人员声明并盖章;归还时如发现未经工作人员盖章的污损情况,按《银川市图书馆图书赔偿标准》执行。

  七、请爱护所借期刊,不得撕页、污损、勾划、书写、调换、丢失等,违者按《银川市图书馆图书赔偿标准》处理。未办理外借手续,不得将图书携带出室外。

  八、室内借阅请保持安静,爱护室内公共设施和环境卫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