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相国寺位于开封市中心,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始建于北齐天在席石板准员起老资保六年(555年)。
- 中文名称 大相国寺
- 别名 建国寺
-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中地区
- 地理位置 位于河南省开封市自由路西段
- 面积 20000 m²
基本简介
伯补制永常木失底相国寺历史悠久,是我国古叶日代著名的佛教中心之一。这里原为魏公子无忌信陵君的故来自宅。北齐文宣帝天保六年(555年)始创建寺院,称为建国寺,后毁于战火。

唐长安元年(701年),僧人慧云来汴,托辞此远各事处提章染轻皇处有灵气,即募化款项,购地建寺。动工时挖出了北齐建国寺的旧牌子,故仍名建国寺,唐延和元年(712年),唐睿宗李旦为了纪念他由相王即位当皇帝,遂钦锡建国寺更名为"相360百科国寺",并亲笔书写了"大相国寺"匾额。
唐宋两代是相国寺的鼎盛时期。尤其是北宋时期,相国寺屡有增修,成为全国最大的佛教寺院,全寺占地500余亩,辖64个禅院、律院,养僧1000余人,其建筑之辉煌瑰丽,有"金碧辉映,云霞失容"之称。同时,相国寺的主持由皇帝赐封。皇帝平日巡幸、祈祷、恭谢以至进士题名也多在此举行。稳氧资处林所以相国寺又称"皇家寺"。
北宋灭亡后,相国寺遭到了严重破坏,以后各代屡加重修,时盛时衰。后因战乱水患而损毁。清康熙十年(1671年)重修。现保存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千手千眼佛等殿宇古迹。
现在相国寺的主要建筑都是清代遗物,布局严谨,殿宇崇丽,高大宽敞,巍峨壮观,确不愧为久负盛名态脸的古寺宝刹。
建办术抓般测源步张分1992年8月恢复佛事活动,复建钟、鼓楼等建筑。整座寺院布局严谨,巍峨壮观,三夫优精状草配扬压活落2002年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历史沿革
大相国寺,相传为战国时魏公子信陵君故宅。
北齐天保六年(555年),在此创"建国府队夫坐烧寺",后遭水火两灾而毁,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
唐初,为歙州司马郑景住宅。长安元年(701年)慧云和尚募银建寺。延和元年(712年),睿宗敕令改名为相国寺,并赐"大相国寺"匾,习称相国田跑开饭子力降寺。昭宗大顺年间(890-891年)被火焚毁,后重修。
宋太祖建隆三年(962年)五月,又遭火灾,后又重建。至道元年(995年)开始大规模扩建;咸平四年(1001年),完工。
明洪矿它背级茶武二年(1396年)敕修,后又遭水患。李格定杂阶永乐四年(1406联矛注前映式约造停整年),明成化二十年(14谈84年)两次进行修缮,并被赐"崇法寺"金靖十六年(1537年)重修资圣资圣阁。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王又重修。崇祯十五村如扩重示验帝气快年(1642年)黄河泛滥,开封被淹,建筑全毁。
清顺独渐个子活治十八年(1661年)重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并复名相国寺。康间重熙十年(1671年)重修藏经楼。康熙十六年至二十一年又增建中殿及左右庑廊。乾隆三十一年(1776年)又重修,现存殿宇均为那时所建造。嘉庆二十四年重修"智海禅院",道光、光绪年间也作过一些零星修整。
民国初年(1912-1919年)曾翻修八角殿、改建法堂。民国十六年(1927年)冯玉祥将相国寺改为"中山续元由查完举市场"。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刘峙将省立民众教育馆迁人相国寺。
1949年后,相国寺又得以重修、恢复。
地理环境
大相国寺地处中原腹地,豫东大平原、黄河下游大冲积扇南翼,位于河南省来自开封市自由路西段 ,属暖盐因名矛苗氧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
建筑布局
大相国寺为360百科中国传统的轴称布局,主要建筑有查简胡建资鲜初爱底村汉大门、天王殿、大雄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等钱怎老家站念村几露,由南至北沿轴线分布,大殿两旁东西阁须病诉不数楼和庑廊相对而立。
藏经阁和大雄宝殿均为清朝建筑,形式上重檐歇山,层层斗拱相迭,覆盖着黄绿琉璃瓦。殿与月台周围有白石栏杆相围。八角琉璃殿于中央高高耸起,四周游廊附围,顶盖琉璃瓦件,翼角皆悬持铃铎。
殿内置木雕液氧执贵儿真贵密宗四面千手干眼观世音巨像,欢费汽攻主高约七米,全身贴金,相传为一整株银杏树雕成,异常精美。钟楼内存清朝高约四米的巨钟一口为多类怀也庆营,重万余斤,有"相国霜钟"之称,为开封八景之一。
主要景点
山门
大相国寺的山门,原为清乾隆年所修建,开封解放时,毁于炮火,解放后,政府修建一砖制牌楼做山门。现今殿式山门,为今方丈序心广大和尚发心修建,匾额为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所题。

钟鼓两楼
大相国寺的钟鼓两楼为1992年重新修建。钟楼州其培额贵中悬挂的铜钟乃是清乾隆年间的遗物,重达五吨,高2.23米,口径1.81米,上铸"法轮常转,皇图永固,帝道暇昌,佛日增辉 "十六字铭。钟声响亮优美,尤其是秋冬霜天叩击,声音清越,响彻全城,素有 "相国霜钟"的美誉,是最静为汴京八景之一。

天王殿
大相国寺天王殿,为清代乾隆年间所修,该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绿琉璃瓦顶,门楣殿额也为赵朴初居士所题。

大雄宝殿
天王殿之后河布相早,重檐歇山的雄伟建筑,乃大相国寺的主殿大雄宝殿,该殿为清代顺治年修建,面阔7间,进深5间,高约为13米,其气势恢宏,堪为古建筑中的瑰宝,被誉为 "中原第一殿"。

大大导绝善从样双耐殖殿周围及月台俱白石栏杆的望若变口柱上,镂刻有58个狮子,刻工精巧,形态各异。这大雄宝殿的殿内,供奉有释迦牟尼、阿弥陀佛和药师佛三世佛,均举高一丈三尺。
东西两壁台基上所供奉的是十八罗汉。三世佛背后是大型雕塑海岛观音,取材于《华严经》善财童子53参的故事,形象地表现出南海观音普渡众生的场面。
八角琉璃殿
中轴线上坚六低饭烈刚什围的第三个佛殿叫罗汉殿,八角造型,俗称"八角琉璃殿",其造型独推城对命死喜认色特,在中国佛教寺院中可谓独一无二。该殿为清乾隆耐家化年所建,占地828平方米,者氧停担属由游廊殿、天井院和中心亭三部分组成。

罗汉殿中心耸立的八角亭中,供奉一尊四面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这尊像系一株完整的银杏树雕刻而成,是乾隆年间一名民间的无名艺人用了58年心血完成的艺术杰作。像高3米多,重约2000公斤,四面造型相同,每面各有六只大手及扇状小手三至四层,每只手掌中均刻有一眼,共计一千零四十八只眼,民间俗称 "千眼千手佛",为观音菩萨三十二变相之一。此造像不仅材料珍贵,雕工更是精巧,可谓鬼斧神工,甚是神奇,是大相国寺镇寺之宝。
藏经楼
最后一座高大的二层建筑是"藏经楼",藏经楼顾名思义是寺院保存、收藏佛教经典的地方 。大相国寺藏经楼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占地面积680余平方米,面阔5间,进深5米,高20余米。藏经楼明间檐下悬挂篆书匾额,白底黑字,笔力遒劲,相传为清代书法大家孙星衍遗墨。

大师堂
藏经楼西侧是大师堂,即空海大师纪念堂。现堂前立有空海大师铜像落成纪念碑,及一对罕有的石雕六牙像。堂内供奉有空海大师铜像及大师生平事迹图片展览。大师铜像高2.5米,重3000余斤,为日本友人赠送。

文化活动
每逢新年伊始,大相国寺都要举行元宵灯会。每逢金秋十月,随着开封市菊花花会的开幕,大相国寺会举办一年一度的水陆法会,祈祝五谷丰登、百业兴旺、国家强盛、万世太平。
景区荣誉
1963年,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由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旅游景区。
旅游贴士
开放时间:8:00-18:30
门票:
1、成人票:45元
2、学生票:23元(1.4米以上)
交通:
市内直达:从火车站乘5、9、20路公交车可到,还可乘坐开封观光旅游专车,由于开封旅游景点多集中在市区,景点相距较近,搭乘人力三轮车,也是十分便利富有情趣的旅游交通工具。
高速公路:开封至郑州、洛阳、三门峡、商丘有高速公路相连,经郑州向北可通达新乡、安阳直至北京;向南可通达许昌、漯河、驻马店直至深圳。开封高速公路出入口距市区车程为10分种。
铁路:跨越中国西部的主干铁路──陇海铁路途经开封站。经开封火车站可直达上海、北京、连云港、青岛、西安、西宁、乌鲁木齐等地。开封距郑州70公里,距商丘150公里,由此中转经京广、京九铁路可达全国各地。
民航:开封至郑州新郑薛店国际机场近距里程70公里,经开封至郑州薛店高速公路里程85公理,车程约55-75分种。郑州新郑机场开辟有国内主要城市的航线,并与香港、曼谷有定期包机。
大相国寺地址:
开封市鼓楼区自由路西段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