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问答> 正文

碧螺春到底算烘青?还是炒青?

2022-05-07 01:29:12 暂无评论 知识问答

碧螺春到底算烘青?还是炒青?

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炒青。碧螺春属于炒青茶,此茶冲泡后杯中白云翻滚,清香袭入,是中国的名茶。

炒青绿茶的品质特点

(1)长炒青特征:条形紧直浑圆,有锋苗、色绿润、香清高、味浓醇,汤色叶底黄绿明亮。炒青比烘青条紧而身骨重,汤味较浓。长炒青精制后称眉茶供出口,分珍眉、秀眉、贡熙等。

(2)圆炒青特征:圆炒青颗粒细圆紧实,色泽绿润,香味醇和。精制后的珠茶颗粒更圆紧光滑似珍珠,乌绿起霜,香味也提高,叶底有盘花芽叶。

(3)特种炒青特征:按形状可分为扁片形、卷曲形、针形、圆珠形、直条形等。如西湖龙井是特种炒青绿茶,叶片扁平光滑挺直,以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著。

烘青绿茶的品质特点:

一#,香气:浓郁,沉闷且有烘烤过的味道;

二,汤色:与最后一次干燥有关。
1,干燥温度过高,汤色清亮泛绿;
2,温度稍低,汤色微黄,但清澈度降低。

三,叶底:色泽统一#,泛翠绿鲜嫩。烘青工艺是为提香所为,适宜鲜饮,不宜长期存放。

烘青绿茶有青香味,且干色泽一般表现为绿色,白毫较显,一般用拿上手会看见白毫四散,飘在空中。因为干燥到位。但条索略粗松,因为制茶过程中如果揉捻过重、过长,则会出现黑条,干茶有明显的火烘味,香气较锐,冲泡后一般的茶汤会表现为黄绿色,或嫩绿色,翠绿色。滋味鲜爽,回甘,但不耐泡,叶底香气一般不持久,因为高温烘培后,部分香气物质如芳香类会挥发,所以香气不持久,叶底表现为嫩绿,或绿亮。不会显褐色。

烘青绿茶经精制后称花茶级坯,分1~6级和片茶。审评要点:1~2级坯,细紧有苗锋,不带梗;3~4级坯尚紧结,稍有茶嫩梗;5~6级坯,较空松,有茶梗,色泽枯暗。

碧螺春的品质特点

条索紧结,卷曲如螺,白毫毕露,银绿隐翠,叶芽幼嫩,冲泡后茶味徐徐舒展,上下翻飞,其汤色碧绿清澈,清香袭人,口味凉甜,鲜爽生津,当地茶农对碧螺春描述为:“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

碧螺春是炒青绿茶吗

是炒青绿茶。因为炒青绿茶的主要品种之一就是碧螺春。

碧螺春茶是我国的历史名茶。在当代,它与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祁门红茶、大红袍、铁观音等齐名。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唱名茶的人多了,名茶的需求量扩大了。

碧螺春为什么叫碧螺春

碧螺春始于明代,最初叫吓煞人香,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视察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赞赏,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又因其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于是题名碧螺春。

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唐朝时就被列为贡品,古人们又称碧螺春为“功夫茶”、“新血茶”。高级的碧螺春,茶芽之细嫩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产于春季,故名“碧螺春”。此茶冲泡后杯中白云翻滚,清香袭入,是中国的名茶。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炒青。

碧螺春提香方法,怎么给碧螺春提香

1、因为干茶表面都覆有茸毫,最好用名茶烘干机烘焙方法来提香。注意,热风温度105℃左右最好,控制时间不超过10分钟。

2、家庭冰箱冷藏的茶叶,拿出来喝时,可以先放入微波炉设置“100的微波功率”加热60—80秒,取出后稍作摊凉后喝,这个方法对于带有生青气味的茶叶提香效果非常好哦!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放大啦资源网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fangdala.com/content-21-213331-0.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