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普洱生茶和熟茶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来,二者在制作工艺上是有所区别的。成品茶在汤色、口感和叶底上也明显不同,在后期储放中,转化也有很大的区别。
历史上普洱茶曾采用过渥堆发酵技术,1973年始重新进行尝试,1975年人工渥堆技术在昆明茶厂正式试制成功,揭开了普洱茶生产的新篇章。人工发酵技术的研制是为了解决普洱茶自然后发酵时间过长的问题,所以人工模仿自然发酵的过程以达快速陈化普洱茶的目的。
▲普洱熟茶的渥堆发酵
熟茶是用晒青毛茶经过发酵做成的,这种发酵属于人工发酵。生茶在储放的过程中发生的是后发酵,是自然发酵。因此,生茶就是生茶,熟茶就是熟茶,生茶存放久了也不会变熟茶。
(普洱生茶)
(普洱熟茶)
自然陈化与人工发酵不同
而有的茶友会提出疑问,普洱生茶存放上一定的时间,也会有变化,这种变化又是什么?
其实,这说的是普洱生茶在后期储放的过程中会发生的后发酵作用,是一种自然陈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普洱生茶的干茶颜色会变深,汤色会转红,清活的口感会变得醇厚。人类为了快速获取那种生普陈化后的美妙口感,发明了人工发酵的工艺。
但是人工发酵与自然陈化的机理有所不同。因此工艺的调整,虽然能起到普洱的快速陈化的作用,然而茶叶发生了本质的改变,普洱生茶和熟茶俨然成为两种不同的品类。
请记住,在自热存放的情况下,生茶放久了,会变成陈茶或老茶,但是永远也不会变成熟茶。
普洱生茶和熟茶不宜一起存放?
普洱生茶和熟茶的香气类型不同,如将普洱生茶和熟茶混合存放,香气物质必然被交叉吸附,相互掩盖或改变,难以获得纯正自然的香气,使茶品串味而降低收藏价值。
普洱生茶和熟茶的叶底颜色不同,生茶叶底颜色,随储藏时间加深,发生由嫩绿→嫩黄→杏黄→暗黄→黄褐→红褐的变化。而发酵程度较好的普洱熟茶,叶底颜色一般都呈“猪肝色”,并随储藏年份增加逐渐向暗褐色转化。

熟普和生普哪个适合长期存放
熟普和生普两个都适合长期存放,它们的最佳保质期只有10年左右,‘越陈越香’这个概念只在保质期内适用。如果储存不当,最佳保质期会相应缩短。只有质量合格的产品在合适的储存条件下,品质才会朝更好的方向转化。如果起初质量未达标,或者后期储存不当,不论存放多久品质都不会好。储存普洱茶十分讲究,高温、潮湿的环境容易造成霉变,因此要想品味普洱茶的陈香,应将其存放在20℃~30℃、湿度小于75%、通风阴凉的环境中,并且要隔绝有异味的食物,防止普洱茶吸味。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放大啦资源网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fangdala.com/content-21-213306-0.html
- 上一篇: 地名普洱如何演变为茶名
- 下一篇: 泡绿茶能加枸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