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问答> 正文

绿茶+柠檬更护心,5种茶的好搭档

2022-04-23 07:09:50 暂无评论 知识问答

对中国人来说,喝茶养生是流传了几千年的传统。其实,每种茶都有个天生的好搭档,搭配饮用能让喝茶保健的效果翻倍。

绿茶+柠檬——抗癌减肥更护心

儿茶酚等多酚类化合物被公认为是绿茶中对健康有益的关键成分,具有多种保健功能,包括预防癌症、改善心血管健康、减肥、抵御电离辐射等。

美国普度大学研究发现,在绿茶中加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食物,能提高人体对儿茶酚的吸收效率,可使儿茶酚的保健功效增加4倍。实验表明,柑橘类食物中,柠檬的效果最好。

柠檬配绿茶,口味清新酸凉,尤其适合夏天饮用。将泡好的绿茶放至可入口的温度后,再加进一两片切好的柠檬,或者滴入几滴柠檬汁,这样能避免高温造成的维生素C损失。

乌龙茶+桂花——消食去腻更开胃

乌龙茶是半发酵茶,如铁观音、大红袍等,其富含单宁酸、茶多酚、植物碱等活性物质,它们都可以消食去腻。

搭配上香味清新、有醒脾开胃、缓解咽干口燥、口臭牙痛等功效的桂花,可以让人胃口大开。桂花性味辛温,与性平的乌龙茶一起喝很适合。

泡乌龙茶最好用紫砂壶或盖碗杯,而且一定要用100℃的沸水,可在冲泡开后加入3克左右的干桂花。但需要注意,易失眠的人少选这种搭配,因为桂花还有醒脑的功效,饮后不易入睡。

红茶+姜——温胃补阳更暖身

从中医角度来说,红茶性温,能温中驱寒,特别适合胃寒、手脚发凉、体弱、爱拉肚子的人饮用。而生姜味辛性温,长于发散风寒、温胃补阳。

两者都有暖身作用,搭配在一起效果加倍。时值盛夏,不少人受寒湿得了空调病,可以用这个组合来驱寒解表。

冲泡红茶要用刚煮沸的水,再加入少许姜片或姜丝,泡的时间也可以相对更久些,这有利于红茶中的黄酮类物质充分溶解,有益健康。需要注意的是,热性体质的人不适宜用生姜配红茶,喝得太多易出现内热症状。

茉莉花茶+菊花——化湿清肝更明目

茉莉花茶辛甘、性温,不仅具有芳香化湿、醒脾和胃的功效,还能清肝明目。而气味清香的菊花归肝经,同样具有平肝、清肝明目的功效,两者搭配可谓强强联手。

用开水冲泡茉莉花茶时,放入五六朵白菊花,也可以再加几颗同样有滋补肝肾功效的枸杞,使花茶明目的作用加强。

茉莉菊花茶泡10~15分钟以后即可饮用。菊花性偏寒,一般阳虚体质(平时怕冷)和脾胃虚寒(一吃凉东西就胃痛、胃不舒服)的人应注意少喝。

普洱+陈皮——健脾化痰更消食

普洱茶品性温和,对脾胃刺激相对较小,还能缓解肥腻之物给消化系统带来的负担。陈皮,就是通风阴干后的橘子皮,也有健脾化痰、解腻留香、降逆止呕的功效。

普洱茶要先用10秒钟泡洗茶,滤去杂质后,再加几块陈皮一起冲泡,两者搭配既有陈皮的清新果香,又有普洱的陈香浓郁,回味甘甜,最适合积食时饮用。

饭后不要马上喝普洱茶,因为普洱茶含一定量的咖啡因,平时情绪容易激动或比较敏感,睡眠状况欠佳和身体较弱的人,晚上还是少饮或不饮为宜。

绿茶为什么叫绿茶

因为其茶多酚、咖啡碱保留了鲜叶百分之85以上,叶绿素保留百分之50左右,其制成品的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较多的保存了鲜茶叶的绿色格调,所以叫做绿茶。

简介:绿茶,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是指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而制作的饮品。常饮绿茶能降脂和减肥,对吸烟者也可减轻其受到的尼古丁伤害。中国生产绿茶的范围极为广泛,云南、河南、贵州、江西、安徽、浙江、江苏、四川、陕西、湖南、湖北、广西、福建是我国的绿茶主产省份。

绿茶有哪些,绿茶的种类

绿茶有英山云雾茶、西湖龙井、峨眉雪芽、湄潭翠芽、兰馨雀舌、惠明茶、洞庭碧螺春、中岳仙茶、剑叶、马边云雾茶、日照绿茶、顾渚紫茶、午子仙毫、黄山毛峰等等。

碧螺春产地:洞庭碧螺春产于江苏吴县太湖洞庭山;

峨眉山茶产地:处于成都平原西南的峨眉山,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

中岳仙茶产地:中岳仙茶采之郑州地区嵩山山脉野生酸枣树;

松峰绿茶产地:松峰绿茶产于湖北赤壁(原蒲圻)羊楼洞镇松峰山;

西湖龙井产地:西湖龙井属于炒青绿茶,产于浙江杭州西湖的狮峰,翁家山,虎跑,梅家坞,云栖,灵隐一带的群山之中。

喝绿茶之前要洗绿茶吗

绿茶并不需要洗茶这道工序。有些人可能担心茶叶上的农药残留,想通过洗茶除去农残。其实,茶叶在种植过程中使用的都是水不溶性农药,泡茶的茶汤并不会有农药残留,从避免农药残留角度讲,洗茶没有必要。

因为茶的有效成分较多,如茶多酚、氨基酸、醚浸出物等不但对人体健康有益,而且尽显茶的美味。茶中的氨基酸和维生素C等有益物质在几十秒钟就会溶出50%以上,洗茶会损失部分精华。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放大啦资源网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fangdala.com/content-21-200639-0.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