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志宏,女,博士,现任华东师範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硕士生生导师、副教授、副院长。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左志宏
- 职业:教师
- 毕业院校:华东师範大学
- 学位/学历:博士
- 专业方向:儿童认知发展
- 职务:华东师範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副院长
研究方向
儿童认知发展
学前教育管理
社会兼职
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主要论文
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1999. 1
学习不良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福建论坛‚ 2000教育心理专辑
早期教育视野中的“女人回家”.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2.3
母婴关係与自我发展-Mahler分化个体化理论评介. 心理科学‚ 2003‚ Vol. 26(1)‚第一作者
心理理论研究的毕生取向. 心理科学进展‚ 2003.Vol. 11(2)‚第三作者
健康儿童与问题儿童父母教养方式结构的比较研究. 心理科学‚ 2004‚ Vol. 27(6)‚第一作者
重新审视IQ在学习困难鉴别中的作用. 中国特殊教育‚ 2004.8‚第一作者
三种学业成绩水平学生元认知、学习动机的比较. 中国特殊教育‚ 2005. 5‚第一作者
McCarthy学习风格理论及其4MAT教学设计系统. 上海教育科研‚ 2005.10‚第一作者
稳定性/发展性: 气质研究视点的嬗变. 心理科学‚ 2006‚ Vol.29(1)‚第一作者
PASS理论在数学学习困难领域研究中的套用. 中国特殊教育‚ 2006‚ 69(3):74-78‚第一作者
不同学习压力承受能力高中生家庭生态比较. 中国心理卫生杂誌‚ 2006.4‚第二作者
数学学习困难儿童的编码加工特点:基于PASS理论的研究. 心理科学‚ 2007‚ Vol.30(4)‚通讯作者‚第二作者
父母对幼儿行为问题反应偏向的原因及影响分析.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2007.4‚ 第一作者
不同学习压力觉知水平高中生家庭生态比较. 心理科学‚ 2007‚ Vol.30(3)‚ 第二作者
两类数学学习困难国小儿童抑制控制水平的实验研究. 套用心理学‚ 2007‚13 (1):50-54‚ .第一作者
两类数学困难儿童的执行水平. 心理科学‚2008.31(1):45-48‚ 第一作者
幼教师资职业倦怠与职业承诺特点:新手与熟手的比较. 学前教育研究‚2008(11):21-24‚ 第一作者
灾后幼教重建中师生心理特点及对策.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8.12‚第一作者
心理弹性(resilience)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心理科学‚ 2008‚ Vol.31(4)‚ 第三作者
山崩地裂见真情. 上海托幼‚2008.9
上海市区幼儿媒介接触现状研究.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9.1~2‚第一作者
数学困难儿童预期水平比较:基于PASS理论的研究‚心理科学.2009.Vol.32(5):1099-1102‚第一作者
幼儿媒介接触问题与对策.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9.7~8:13-16‚第一作者
心理韧性者甄别诸法.心理科学进展‚ 2009.6‚第二作者
电视书刊对幼儿创造性想像影响的比较研究‚上海教育科研‚2010.12‚第一作者
基于观察的解读与反思——以小班个别化数活动为例‚幼儿教育(教师版)‚2010.12‚第一作者
上海市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指导服务的实践与思考‚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10.1-2‚第二作者
上海市学前教育专业準毕业生就业及职业承诺影响因素探究‚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10.7-8‚第三作者
教师对儿童数数行为的观察和评定的分析‚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10.12‚第三作者
心理弹性儿童的社会能力自我觉知‚心理学报‚2011.Vol.43(9): 1026-1037‚第二作者
心理弹性儿童的压力/逆境认知.心理科学. 2011. 1: 102-107‚第三作者‚通讯作者
幼儿元认知训练探讨.幼儿教育‚2011. 4‚第二作者
心理弹性儿童的人际关係认知.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6: 47-58‚第二作者‚通讯作者
心理弹性儿童的心理理论.心理科学. 2011. 3:‚第三作者
图画书指导阅读对幼儿挑战行为的改善.学前教育研究, 2012, 6: 29-35,第一作者
闽南地区4-6岁幼儿语言态度研究.集美大学学报, 2012, Vol.13(3): 21-26,第二作者
心理韧性研究诸进路.心理科学进展, 2012.9: 1426-1447,第二作者
美国儿童美术教育课堂点滴及其启示.上海托幼, 2013, 3.独立
心理契约:幼儿教师激励的新视角.教育导刊(下半月), 2013, 3: 40-43.第二作者
基于心理契约动态过程的幼儿教师激励策略.早期教育, 2013, 2: 62-64.第二作者
不同心理韧性高中生的日常情绪状态与情绪自我调节方式.中国心理卫生杂誌, 2013, 27(9): 709-714.第二作者
初任幼稚园教师入职适应状况及其对职业承诺的影响.学前教育研究, 2013,10: 40-45.第一作者
微博、微信作为家园共育新平台的优势与问题.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2014.12: 33-36第一作者
对美国学前教育课程标準化实践的思考及其启示.学前教育研究, 2014.1
抗逆力研究需识别之诸效应.首都师範大学学报, 2014.1
高、低心理弹性女生的日常情绪状态及情绪自我调节方式.心理学研究, 2014.2
心理弹性儿童的家庭文化环境特点.心理学研究, 2014.2
出版着作
1. 《大众传媒与幼儿认知发展》,北京师範大学出版社,2012年6月,专着
2. 《中国基础教育学科年鉴――学前教育卷2010》‚北京师範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本卷主编
3. 《0-3岁婴幼儿认知发展》‚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副主编
4. 《幼稚园教师职业道德》.北京师範大学出版社, 2014年6月, 主编
5. 《幼稚园班级管理》. 华东师範大学出版社, 2015年6月, 主编
科研项目
1. 国家社会科学 “十一五”规划课题(教育科学‚青年基金)“幼儿认知发展中大众传媒的影响机制研究”
2.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小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认知加工机制:基于PASS理论的研究”
3. 上海市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基金项目:“电子玩具与幼儿发展”
获奖记录
1. 2007.10 博士学位论文获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奖
2. 2008.10 论文《两类数学学习困难国小儿童抑制控制水平的实验研究》获上海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3. 2011.12 论文《电视、书刊对幼儿创造性想像影响的比较研究》 获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4. 2015.5 教材《幼稚园教师职业道德》获上海市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
5. 2015.8 着作《大众传媒与幼儿认知发展》获上海市第十一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