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微公益大赛

2020-11-03 21:38:00 暂无评论 百科

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微公益大赛

“圆梦中国 公益我先行——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微公益大赛”是由共青团中央学校部、教育部新闻办、新浪微博主办,新浪校园、新浪新闻中心、微公益承办,以“中国梦 我行动”为活动主旨,通过组织号召、社会动员,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将随手做公益的行为与理念向社会传递,通过学子们切身的公益实践为需要帮助的人群圆心中一个微小的梦,向社会传递正能量的同时倡导公益从身边点滴做起。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微公益大赛
  • 开幕时间:2013年6月7日
  • 举办单位:团中央

项目目的

以帮助他人或需要帮助的群体实现心愿、梦想为宗旨,在全国高校组织社会实践类微公益活动设计大赛;由新浪微博联合部分社会企业出资并吸引社会爱心人士参与捐助,对100个优秀活动项目进行支持;以此向全社会倡导热心公益、共圆梦想的理念,展现大学生良好的精神追求和风貌

项目评审标準

对于符合基本参赛要求的参赛方案,大赛将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作为衡量标準:
公益性:所有参赛项目必须有明确的公益目标,脱离其他功利得失;项目预算多用于公益项目;
创新性:这里的创新性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针对一些以前没有得到足够关注的公益方向,二是用以前没有被实践过的方式来进行的公益行为,包括对现有公益行为的扩展、演变、和革新。
可行性:项目执行计画需要考虑到在预定的时间(暑假)、人力(学生个人或团队)、资金的範围内,综合当地实际情况,罗列具体的实施方案,设定切实可行的项目目标。我们鼓励各参赛团队在可能的情况下,邀请1名辅导员或顾问,由申请团队所在高校专职教师或注册公益机构代表担任 (如跨院校的学生团队,由任何一名学生就读院校所在地的高校专职教师或注册公益机构代表担任),来指导项目计画的编写以及暑期的实施。
社会效益:对于每个参赛项目,大赛会考虑人力和资金的投入与其产生的可预见的社会价值之间的比例,这个比例越高,说明它的效益越好。每个项目产生的社会价值,包括了它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也就是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和同时起到的宣传、带动作用。这会是前面三条标準的一个综合反映。
可推广性:项目方案具有可传播性,能够在社会引起积极反响,对公益事业传播起到带动作用。
全国大学生微公益大赛全国大学生微公益大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