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卫坡村

2021-02-23 09:47:49 暂无评论 百科
卫坡村

卫坡村

始建于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的孟津县朝阳镇卫坡村(又称魏家坡村)是“中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中国传统村落、河南省历史文化名村、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村内古民居是目前豫西地区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建筑群,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开发利用价值。

卫坡村位于孟津县朝阳镇,连霍高速公路以北,洛阳到孟津快速通道以西,北依北魏孝文帝陵,西至卫坡水库,总面积约2800亩。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卫坡村
  • 外文名称:weipovillage
  • 别名:魏家坡
  • 行政区类别:村庄
  • 所属地区:洛阳孟津
  • 政府驻地:卫坡村委会
  • 电话区号:0379
  • 邮政区码:471131
  • 地理位置:洛阳北邙 
  • 面积:2800亩
  • 人口:1700
  • 方言:中原官话
  • 气候条件:暖温带
  • 着名景点:卫坡村清代豫西民居
  • 机场:洛阳机场
  • 火车站:洛阳龙门站
  • 车牌代码:豫C

历史沿革

宋朝时,卫坡村是宰相魏仁溥的花园,即“魏氏池馆”,其在此培育了“魏紫”牡丹。清顺治年间,卫氏先祖卫天禄由济源迁此兴家置业;清乾隆年间,卫氏族人在朝中做官,开始营建卫氏老宅,后经近百年修建,形成了集祠堂、私塾、绣楼、南北老宅于一体的较完整的封建官宦家族宅院;清末,卫坡村开始衰落。
改革开放以来,村民们纷纷从老宅里搬出,古民居已基本无人居住,但因其规模较大,周边很少有不协调建筑,因而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2007年,古民居被省政府确定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村;2013年,被文化部、财政部、住建部授予“中国传统村落”称号;2014年,又被评定为“中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

卫坡村民居

卫坡村现存清代民居建筑16所,沿一条长180米的青石板路南北分布,现存建筑5000多平方米,房屋248间,院落16所,窑洞26孔,宅院青砖灰瓦,布局对称,房上有五脊六兽、狮子海马等装饰,路南全是七进院,路北则是五进院,分别有宗族祠堂、靠山窟洞、天井窟院、私塾院等,各种木雕、砖雕、石雕等尤为精美。
走进北侧等级森严的五进院,院落门口的“门当”、“户对”格外显眼:门当石鼓相对而坐,户对木雕精美雕刻。“门当、户对有避邪驱鬼的寓意,是大户人家才有的,而成语‘门当户对’就是这幺来的。宅子的顶部都有一个八卦图,此外,“桂馥兰馨”、“琴韵书声”等字雕随处可见。
过天井、走穿堂,就来到了月台,月台正对着的是过厅,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客厅,是主人家待客场所。整个过厅面积有100平方米左右,12扇精美雕刻的木门镶嵌在内。“之所以要用这幺多门,是主人们担心室内关心不足,待客不周。”
再往“深处”走,是堂屋和后院,分别是主家和下人的居所。整个院落有三条直通道路,中轴线道路宽敞,两侧道路狭窄。“两侧的道路是甬道,下人们只能走甬道,中轴线上的路是让主人们走的,等级制度十分森严。”

保护与旅游

2014年6月,由中辉煌集团投资、洛阳市魏紫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卫坡村“中国传统村落暨美丽乡村”文化旅游项目已全面展开。项目本着保护、利用、开发的理念,积极探索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美丽乡村建设新模式,利用特色资源培植文化产业,造福一方百姓。
卫坡村保护性修复工作正在进行,洛阳市魏紫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已完成对卫氏北祠堂西厢房、部分古民居和靠山窑等古建筑的修复工作。“以古民居参观为主题,民间文物展示交流为补充,名家书画创作展示、拍卖为特色,民风民俗演示为风格,商业购物为内容,集旅游、休闲、度假、购物、品尝名吃于一体的国内一流的最佳传统村落”的全新规划建设已有序展开。
已开工建设的卫坡村“中国传统村落暨美丽乡村”文化旅游项目,占地1300亩,总投资约15亿元,含以魏紫花园为主题的文化旅游开发,以仿明清风格建设的历史名村商业开发,特色村民安置院落等,风格独特,集文化、旅游、休闲、养生于一体,将成为洛阳新的旅游文化名片。
村民安置房规划在卫坡村东南部,位置优越,方便居民生活。新建两层半式的连体住宅318套,面积约13万平方米。新建仿古式单元房200套,约3万平方米,用以解决村里年轻人的结婚用房。两个小区连为一体,全部建成后,将是一个功能齐全、环境优美、高标準的美丽乡村,使村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
卫坡村在规划设计时,儘量做到因地制宜,遵循历史,按照明清文化小镇进行打造,把古民居、豫西窑院、北魏孝文帝陵、豫西民风民俗等文化融入进来。

开发宗旨

保护修缮、翻新重现、合理开发、充分利用;对古民居进行修旧如旧、保持原貌的保护修缮;对卫坡水库东边的窑院进行翻新,重现昔日热闹景象;在古民居老街首尾设定中国古代文化习俗体验广场;利用北魏孝文帝的影响力,对其陵园周边区域进行合理开发;因地制宜规划建设以魏紫为主题的名贵牡丹园;建设以书画创作、交流、拍卖为一体的画家村;利用修复好的古民居建立民间文物展示交流基地。
修复盛唐时期的佛爷寺
佛爷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对佛爷寺进行修复,将成为古民居保护的重点。在周边建设修心禅院,为善男信女提供安静的修心场所,将邀国内外着名的大德高僧来此讲经布道,使其成为礼佛、诵经、修心的清净禅院。
修复有特色的天井风情窑院
天井窑院是豫西窑洞文化的重要部分,俗称地坑院,就是在地上挖个大坑,形成天井,然后在坑的四壁上挖出洞穴当作住宅,冬暖夏凉,是老百姓根据气候条件和土质状况创造的居住形式,表现出先民们的聪明智慧。
作为洛阳文明的见证,窑院价值不可低估。卫坡村天井窑院是洛阳文化旅游的亮点,保留原汁原味的窑院,比再去建造仿古建筑有价值得多。在卫坡水库东岸修缮开发具有豫西特色的窑院,重现昔日热闹景象,将纺花织布、传统粮油加工等民间工艺在其中展示,和游客互动。 依山傍水的风情窑院,将成为卫坡村旅游的新亮点。
修建仿明清建筑的文化商业长街
在北魏孝文帝陵南、洛孟大道西、进村道路北,建设仿明清建筑风格的大型文化商业街,以卫氏曾被御封的四位诰命夫人的牌坊为四个街心主题花园,大街两侧以传统的商业布局建设各具特色的四合院式商铺,形成一个文化氛围厚重、商业气息归真的文化商业街。
在文化商业街周边,以大街小巷式穿插布局各式各样的院落,使其形成一个洛阳的“宽窄巷”,成为卫坡古民居的一部分,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利用原有水库资源,加上合理的规划布局,形成一个以水上娱乐、垂钓、休闲、度假、农家餐饮为特色的休闲度假乐园。
建设以魏紫牡丹为主题的名贵牡丹园
魏紫是牡丹四大名品之一。欧阳修《洛阳牡丹记》记载:“魏家花者千叶肉红花,出于魏相(仁溥)家。今姚黄真可为王,而魏花乃后也。”魏紫牡丹的发祥地就是卫坡村,它有着美丽的传说,有着极高的观赏培育价值。
在卫坡村西北面规划建设以魏紫牡丹为主题的名贵牡丹园。魏朝辉介绍,已委託动漫博物馆製作有关魏紫牡丹故事的3D动漫,在牡丹盛开之时,游客观赏名贵牡丹,观看3D动漫将是魏紫牡丹园旅游的经典之一。
牡丹园区设定雕塑、小品、喷泉等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的设施,丰富景观层次,美化园区环境。利用树林的大背景,开阔的草坪花圃,让人们观赏丰富的植被景观,体验四季的自然之美。在林下布置儿童游戏、画墙、迷宫等设施,利用地形起伏变化,布置露天森林剧场,举办诗词朗诵会、音乐比赛等,让居民和游客尽情展示才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