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米糊的储存方式
对于婴儿吃的米糊,储存方式至关重要,如果不妥善储存可能会导致食品腐败或者受到细菌的侵染。家长们可以将做好的米糊放在冰箱内,在储存温度为0-3℃的情况下,米糊可以保存3-5天左右。如果需要长时间保存,家长们可以将煮熟的米饭装进容器中,冷藏或冷冻,这样不仅可以方便快捷地做米糊,而且有利于米饭的保存。
2、米糊的加热方式
对于保存后的米糊,重新加热时需要掌握一定的要点。由于儿童的肠胃比较娇嫩,所以在加热时需要采用蒸煮的方式进行,这样能够保持米糊的营养成分不流失。另外,家长们在加热时需要将冷藏或冷冻的米饭慢慢加热至白茫茫的状态,然后搅拌成泥状,再等稍微冷却一下再喂给宝宝。
3、米糊保质期的判断方法
很多家长不知道吃剩下的米糊是否真的已经变质了,其实只需要通过简单的观察就可以得出结论。首先,如果米糊呈现出黄色或者灰色,或者出现了异味,那么代表着米糊已经变质,不能再喂给婴儿;其次,如果米糊的口感出现变化,变得比以前更粘稠,或者出现肉眼可见的腐烂斑点,也代表着米糊已经不新鲜了。
4、米糊的食用时间控制
虽然儿童吃米糊的有效期比较长,但是家长们也需要合理掌控米糊的食用时间。一般来说,宝宝的食量会根据年龄和身高等因素不同而有所变化,所以每次喂宝宝米糊的量最好控制在20-30克左右,不能过多。另外,宝宝吃米糊的时间也不宜过长,一般在10-20分钟左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