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预防针疙瘩是什么
预防针疙瘩,也称为接种疫苗后的局部皮下硬结,发生在接种后7-14天之内,体积较小,质地坚硬,触之较痛。这是因为在注射疫苗时,疫苗佐剂刺激了人体组织的免疫反应,导致局部产生炎症反应,形成硬结。预防针疙瘩不算严重的副作用,但是在注射后的行动上需要进行注意以避免更加不良的副作用。
2、预防针疙瘩多久可以好
预防针疙瘩的恢复时间是因人而异的。大多数人的预防针疙瘩会在接种后的几周内消散,但这种情况也可能需要数个月才能完全恢复。此外,预防针疙瘩的大小和硬度可以影响恢复速度。如果您长时间没有看到疙瘩消失或疙瘩很大或疼痛的话,请联系您的医生。
值得注意的是,不要在注射区域挠痒或进行剧烈运动。这可能会进一步刺激疫苗佐剂或感染导致接种区域有更多的炎症伴随瘀血和水肿,导致疙瘩更加严重。
3、预防针疙瘩如何缓解
预防针疙瘩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缓解:
1. 在接种后的24小时内,可以在皮下注射区域冷敷,以减少肿胀和疼痛;
2.可以用药膏治疗皮肤刺激和瘙痒;
3. 避免过多摩擦注射区域,不穿紧身衣服;
4. 预防针疙瘩可以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可促进吸收;
5. 对于长时间没有消失的、较大的疙瘩,可以询问医生是否认为有必要使用其他治疗方法。
4、预防针疙瘩应避免的事项
在预防针疙瘩恢复期间,应避免以下行为:
1. 不要剧烈运动,不要在疙瘩区域打球,跑步或做其他高强度运动;
2. 不要让注射区域暴露在紫外线下,避免日晒;
3.不要挠痒预防针疙瘩;
4. 避免穿着紧身衣服,以免增加炎症和疼痛
如有皮肤破损、肿胀加剧、出现胸闷、呼吸急促及严重过敏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合理使用抗过敏药或肾上腺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