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烧的定义
发烧是指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体温高于37.2℃的现象。发烧是身体抵御病原微生物侵入所采取的防御措施,是机体免疫系统的一种反应。因此,短期内的发烧是正常的生理反应。
2、发烧多久算长期发烧
一般来说,如果体温超过37.5℃,持续三天以上就属于长期发烧。此时,可能是病原体持续存在,机体反应不足,引起了炎症病变。如果持续七天以上,就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
3、长期发烧对身体的危害
长期发烧会引起身体的一系列反应和病变,可能发生以下危害:
1)导致营养不良:长期发烧会消耗人体的营养物质,导致营养不良。
2)影响免疫系统:长期发烧会损伤免疫系统,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降低抵抗力。
3)引起神经系统病变:长期发烧还可能损伤神经系统,导致意识障碍、抽搐、昏迷等症状。
4)导致贫血:长期发烧会对身体造成负担,影响造血系统功能,进而导致贫血现象。
4、应对长期发烧
如果出现长期发烧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关检查。同时,我们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缓解症状:
1)休息:长期发烧容易疲劳,需要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饮食调理:长期发烧会导致营养不良,可以适当增加营养成分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等食物。
3)药物治疗:需要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但是要注意,不要滥用药物,以免造成副作用。
总之,长期发烧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遇到类似症状需及时就医和采取措施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