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脚崴?
脚崴指的是踝关节扭伤,是指在运动时踝部受到外力,导致踝关节损伤的一种症状。脚崴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踝关节内侧韧带损伤,第二类是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第三类是踝关节骨折。
脚崴损伤后,平常行走、跑步等简单动作都非常困难,甚至无法正常工作、生活,严重的情况会导致残疾。因此,对于脚崴这种运动损伤,及时治疗非常重要。
2、脚崴肿一般持续多久?
脚崴肿的时间因人而异,一般而言,肿胀过程分为两个时期,即急性期和恢复期。
急性期为伤后2-3天,此时灌注液和血管周围的淋巴液聚集在受伤组织中,引起肿胀。一般来说,如果处理得当,急性期肿胀3天左右即可消退,如果肿胀在3天后未能消退,需要及时进行处理,以避免复杂化。
恢复期是指受伤后的第4天至第21天,此时体内各种物质充分作用,肿胀逐渐减轻。此时,应注意避免重伤、防止病情恶化。
3、如何缓解脚崴的肿胀?
1、及时冰敷:在急性期立即进行冰敷处理,可缓解肿胀。每次冰敷15-20分钟,整个过程可持续2-3天。
2、保持运动:在急性期后和恢复期内,可适当进行按摩、抬腿运动等轻度运动,缓解脚部肿胀。
3、适当压缩:使用加压绷带可以缓解受伤部位肿胀,同时促进伤口愈合。
4、合理饮食: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同时减少盐分的摄入。由于盐分会导致体内液体潴留,加重脚部肿胀。
4、何时需要就医?
如果患者经过以上措施的处理后,肿胀情况并未得到缓解,或者出现了其他症状,如皮肤颜色变化、严重疼痛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此外,如果患者在受伤1-2小时后出现了明显的触碰疼痛、走路困难,或者受伤后2天以上无法支撑体重,也需要及时就医。
在看诊的过程中,医生可能会进行X射线检查等相关检查以确定受伤严重程度及治疗情况。如果有必要,医生可能会开具止痛药、应用减轻疼痛的封闭固定器等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