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心脏侧支循环
心脏侧支循环是指在冠状动脉(心脏供血主要管道)狭窄或阻塞时,周围小血管会自行扩张,以绕过狭窄部位,保证心肌的血液供应。这些小血管即为心脏侧支循环。
正常情况下,心脏侧支循环并不发挥很大的作用。但当心脏供血受限时,侧支循环将会起到重要的补偿作用,维持心肌血流量,减轻缺血造成的症状。
2、心脏侧支循环的形成过程
心脏侧支循环的形成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当心肌缺血时,周围的小动脉扩张,使得局部的微循环容量增加,这是最初的反应。随着时间和缺血程度的加重,细小的血管开始形成新的连接通道,形成一个复杂的血管网。这些小血管可以从主动脉、心肌表面或者其他外周小血管中分支出来,进入心肌内层,以实现更好的血液供应。
3、时间的长短与形成的速度
心脏侧支循环的形成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需要经过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时间。此过程的速度取决于狭窄的程度和人体自身的适应能力。在某些情况下,如基本代谢能力差、年老体衰、心脏功能损害、血管壁钙化等病情影响,侧支循环的形成速度可能会更缓慢或不完全。
4、不同部位形成的差异
心脏侧支循环形成的部位与形态各异。最常见的是沿心肌表面的桥梁状动脉,它们具有较长的延伸程度,在狭窄的冠状动脉上形成桥梁,并将狭窄处的心肌直接排除于侧支循环之外。此外,在心肌表面还会形成较多的小分支、小网状及小环状动脉,相对比较细小;而在心肌内层,则主要为更细的动脉和毛细血管,形成一个高度分支和交错的微循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