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运动后为什么要拉伸
在运动之后,肌肉纤维会因为受到运动的刺激而收缩,这使得肌肉的长度变短。如果没有及时地进行拉伸,这种短期内的肌肉收缩会导致不适感、酸痛,甚至会引起肌肉缩短。此外,运动时产生的一定量的废物和乳酸也需要通过拉伸帮助肌肉排出,以便更快地恢复。
因此,运动后适当拉伸可以帮助缓解肌肉的紧张和酸痛感,从而减轻肌肉疲劳,促进肌肉的修复和生长,并预防运动伤害和关节僵硬等情况的发生。
2、拉伸时间多久合适
一般来说,运动后的拉伸时间应该在5-10分钟左右为宜,不宜过短也不宜过长。
过短的拉伸时间会使肌肉无法充分的得到舒展,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过长的拉伸时间则可能会损伤肌肉和关节,造成运动伤害。
所以,建议每个肌肉群进行3-4个不同的拉伸动作,每个动作重复2-3次,每次保持20-30秒的持续时间即可达到较好的效果。
3、何时不适合拉伸
尽管拉伸对于肌肉的恢复和生长很有益,但有些情况下并不适合进行拉伸运动。
比如,如果肌肉或关节受伤或感染、肌肉韧带过度绷紧或萎缩等情况,就不应该进行拉伸,以免造成二次伤害。此外,在高强度运动后,特别是长时间、高强度的有氧运动后,身体的疲劳程度很高,此时拉伸运动可能会对身体产生额外的负担,反而可能引起运动损伤,所以不适合进行拉伸。
4、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进行拉伸时,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拉伸动作和姿势,以每个肌肉群为单位进行拉伸,不能过度拉伸和快速拉伸,避免撕裂和拉伤肌肉和韧带。
此外,拉伸前要先进行热身活动,增加肌肉的柔韧性和血液循环,这样可以更好地做好拉伸准备。运动后最好在24小时内进行拉伸,不要间隔较长时间再进行拉伸,以免影响效果。
- 上一篇: 最多憋气多久 多久能憋住呼吸最长
- 下一篇: 煮豆浆豆子要泡多久 豆浆制作的关键是泡豆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