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为什么会有眼泪?
宝宝出生后,眼泪并不是马上就会有的。在出生后的几周内,宝宝的泪道不是完全发育成熟的。因此,宝宝眼睛会比较敏感,如果受到刺激,就会流泪。另外,宝宝还很容易因为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哭泣,如:饥饿、紧张、惊吓等。这些情况都可能引起宝宝的泪腺加速分泌,导致流泪。
一般而言,宝宝3个月后,泪道才会完全发育完毕,泪液就会顺畅地流入鼻腔中。因此,这个阶段的宝宝哭泣后就不会有太多的泪水流出来了。
如何预防宝宝过度流泪?
1、注意卫生。由于宝宝的泪管极其细小,很容易感染病菌,因此,家长必须做好卫生工作,保持宝宝面部的卫生。
2、避免污染。宝宝的泪泉一旦受到异物或细菌的污染,就会导致感染或者过敏,所以,在护理宝宝的时候,家长要注意清洁宝宝的眼泪,可用温水或肥皂水轻轻清洗。
3、保持适宜温度和湿度。宝宝的眼睛和鼻子之间是相连通的,所以要保持适宜温度和湿度,避免过于干燥的环境。
宝宝多久流一次眼泪正常?
宝宝的眼泪产生是很正常的,新生儿每天流泪的次数比较频繁,每次流出来的量也很少,一般每天会流2~3次泪,但不超过5次。3个月之后的宝宝泪腺的发育已经基本成熟,从此宝宝的泪水就比较正常。
如果宝宝长时间流泪,流泪的情况不断加重,或者流泪伴随发烧、感染等症状,就需要及时就医,寻找病因。
宝宝流泪时应该怎么处理?
1、及时捏住鼻孔。家长需要迅速捏住宝宝的鼻孔,防止眼泪流出来后被宝宝吸入鼻道,引起感染。同时,也可以减少流泪的量。
2、擦拭眼泪。宝宝流泪的话,家长可以使用柔软、干净的毛巾或纱布轻轻擦拭,不要用力擦拭,以免伤及眼部肌肉组织。
3、去医院就诊。如果宝宝长时间流泪、频繁流泪,或伴随其他症状,就需要到医院请医生进行检查,找出原因并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