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的门诊病例保存多久
门诊病例是记录医疗机构门诊就诊的重要文件,因此对于门诊病例的保存时间也是有相关规定的。接下来我们就从四个方面来详细阐述医院门诊病例的保存时间。
1、国家相关文件规定
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卫生部门门诊病历档案管理规定》和《病历管理规范》,门诊病历应该保存至少五年以上。具体细分如下:
一般门诊病历:至少保存五年。
有传染病及慢性病史的门诊病历:至少保存十年。
对于未成年患者的门诊病历,则应该一直保存至其成年并且超过了基本保存期。
2、医院自身管理
除了国家文件的规定外,有些医院也会根据自身管理需求来进行门诊病例的保存。比如一些高端医院会将门诊病历一直保存到患者离世,以便于后期家属需要进行纪念或者参谋。而一些社区医院则可能因为门诊病历的数量大,保存成本高等因素,而将门诊病历的保存期限缩短到三年以内。
3、辅助备份的意义
不论门诊病历的保存期限如何,其备份的意义是非常明确的。医院对于门诊病历的备份应该至少两份以上,并且至少一份存储在医院外部,以防止突发情况发生时丢失病历。此外,目前一些医院已经开始使用电子病历系统,将病历数字化后存储在云端,以保证门诊病历的保存和备份效果达到更好。
4、门诊病例的隐私保护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泄露问题的加剧,各类医院在保存门诊病历时应当注重隐私保护。一些医院可能会根据国家规定的门诊病历保存时间,直接把患者的病历文本传输到不加密的网络云端,极大地增加了信息泄露的风险。对于敏感隐私信息,医院应该采取隐私保护技术,最大化降低隐私泄露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