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得煎多久
中药是中医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中药煎制时,时间的长短会直接影响药效。那么,中药得煎多久呢?下面从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1、中药煎制的基本流程
中药的煎制过程包括洗净、浸泡、加水、煮开、慢火煎、去渣、过滤等步骤。其中,慢火煎是煎制中药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大约需要30分钟至1小时左右。慢火煎的时间长短要根据所用中药的性质、用法和处方中的药味配伍关系来决定。
对于一些易挥发、易受热分解的有效成分,应该在煎制过程中加入,而有些热力不敏感的成分则需要煎制一段时间后再加入。
2、药材的性质与煎制时间的关系
药材的属性也是影响煎制时间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中药有温热、凉寒、平、渗、涩、苦、甘等不同属性,而不同属性的药材煎制时间也有所不同。
如柴胡这种凉性药材煎制时可适当延长时间,因为它的温热性质不强,煎制时间长一点可以提高药效。而黄芪这种温热的药材则需要在煎制过程中加入,否则易煮烂损失药效。
3、煎制时间与剂型的选择
在选择煎制时间时,还要考虑所选择的中药剂型。常用的中药剂型有水煎剂、浸泡剂、蒸馏剂、提取物等,不同剂型需要的煎制时间也不同。
例如,水煎剂需要煮沸后慢火煎煮30分钟以上,而蒸馏剂则需进行蒸馏提取,时间较短。因此,在采用不同剂型的中药煎制时,要根据要求的药效和剂型来选择煎制时间。
4、煎制时间的延长和缩短
一般情况下,中药煎制时间是按常规的时间煎制。不过有时,为了提高药效,可以适当延长煎制时间。但也要注意,过长的煎制时间会损失一些有效成分,降低药效。因此,延长煎制时间要根据用药需要,结合药材性质来决定。
另外,有些煎药工艺可以缩短煎制时间,例如采用高压储存技术、微波加热等方式。但这些方法会对有效成分造成一定损失,需谨慎使用。
总结
中药的煎制时间需要根据药材的性质、剂型和处方的药味配伍等方面来考虑,不能盲目延长或缩短煎制时间。只有合理掌握中药的煎制时间,才能充分发挥中药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