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隔夜饭菜存在菌类增殖的危险
隔夜饭菜如果放置的时间过长,就会出现菌类增殖的情况,导致食品的新陈代谢逐渐减缓,营养成分也会逐渐流失。而且,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致病菌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下容易繁殖,导致食物变质。因此如果隔夜饭菜放置超过4小时以上,则极其不建议再次食用。
2、不同菜品存放时间不同
不同菜品对于存放时间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新鲜的肉类和鱼类等食品如果长时间放置,就会因为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形成细菌,导致变质。煮熟的米饭如果在室温下放置超过2个小时,会出现细菌繁殖、产生毒素的情况,而焯水的蔬菜在常温下留置超过4小时同样会面临细菌繁殖的风险。此外,含有蛋白质、糖分和脂肪的奶制品、酱油、醋等,如果放置时间过长,也会变质。
3、保存饭菜的正确方式
正确的保存方式能够延长食物的保鲜时间。对于米饭而言,最好是分量控制恰当,避免剩余的食物过多,导致需要隔夜放置。在存放米饭的过程中,最好是尽早将已煮好的米饭放入其它容器中,并放置有盖子的冰箱中,可以延长米饭的保鲜期。对于其它菜品,同样需要较早将其放入容器内,并未其盖好。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将热脆性好的食品(如炸鸡等)直接放入冰箱内,应该先冷却后再放。
4、判断已隔夜饭菜是否可以食用
如果怀疑隔夜食物是否安全,可以进行辨别。先用手闻一下食物的气味,若存在异味则表示菜品已经变质。接下来可以将食物放入微波炉中,热热看,热的同时可以闻一下气味。如果在热波中,可以听到有气泡响声,或者食品表面有明显的膨胀现象,也可以判断出菜品已经不安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