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制的中药能放多久
中药熬制是传统中药制剂的主要工艺之一,但是中药熬制后放置的时间长短与药效密切相关。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对中药熬制后的保质期进行详细的阐述。
1、温度和湿度对中药的影响
中药的保存时间和气象条件密切相关。通常情况下,中药的保存温度在20℃-25℃,相对湿度在50%左右,注意避光、防潮,可以延长中药的保存时间。如果保存温度高于25℃或者相对湿度小于40%,容易发霉产生霉菌毒素等有害物质,严重时会导致中药变质。
因此,如果要保证中药的品质,在存储中药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温度、湿度等各大气象因素。
2、中药材质的影响
中药熬制的药材种类和来源不同,所熬制的时间和储存的时间应该也是不同的。对于干燥、保存良好的药材储存时间要长一些,一般可以保持在6个月以上。而质量不好、保存不当的药材储存时间要短一些,一般只能保持在1~2个月。
此外,不同的中药对保存环境有不同的要求。例如,人参、黄芪等需要放置在阴凉干燥处,同时需要注意避光、防潮;龟板等需要放置在阴暗干燥处,避光、防潮、定期换气。
3、熬制方法的影响
中药的熬制方法和时间也会影响中药的质量和保质期。不同的中药熬制时间不同,例如炖汤类的中药一般需要熬制8~12小时,而水煎类的中药一般熬制2~3小时就可以了。
熬制过程中,需要注意熬制时间、火候、水量等。如果加水多了,药效就会稀释,储存时间就要缩短;火候太高,容易使药材的有效成分损失,也容易使药效下降。
4、中药剂型的影响
中药的剂型也会影响中药的保质期。例如,如果是煎药则需要在短时间内服用,一般不宜超过一天。但是如果是制成为丸、散、膏等剂型,由于经过加工和熬制,中药的保存时间一般在半年至一年之间。
因此,同时也提醒广大消费者,应该选择规范的生产厂家购买中药,遵守服用方法和药品储存条件,保证中药的安全使用。
- 上一篇: 人体吸入甲醛多久可以怀孕 甲醛吸入对怀孕有影响吗?
- 下一篇: 打发泡多久 “打发泡需要几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