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正文

血液体外多久凝固 血液离体后多久开始凝固

2023-04-22 01:42:16 暂无评论 问答

1、凝固的定义

凝固(俗称凝血)是指当血管受到破坏时,机体通过调控各种凝血因子的作用,使血液在体外形成凝块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很复杂的,包括血小板的激活、血浆中凝血因子的相互作用、纤维素聚合等环节。血液体外凝固的时间则是衡量凝血系统功能的重要标志之一。

2、血液体外凝固时间的测定方法

常见的血液体外凝固实验是PT(Prothrombin Time)和APTT(Activated Partial Prothrombin Time)实验。PT实验主要测定凝血酶原时间,即在血浆中加入适量的凝血酶原激活剂(如凝血四因子)和检测剂(如磷脂和钙离子),观察血液凝固的时间。APTT实验则主要测定凝血酶活化时间,即在血浆中加入激活剂(如磷脂和激酶)和检测剂,再观察血液凝固的时间。

对于PT和APTT实验,不同的标准值和检测方法有所不同。在临床上,常按照实验室所采用的标准值来计算偏差(INR和APTT值),评估患者的凝血状态。

3、血液体外凝固时间的影响因素

血液体外凝固时间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如遗传因素、营养状况、年龄、性别、药物干预、疾病状态等。例如,维生素K缺乏、肝胆疾病和抗凝药物使用都可以使PT延长,而贫血、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和血小板减少等则可能缩短凝固时间。

4、应用价值

血液体外凝固时间的测定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凝血状态,常常应用于手术前的评估、肝脏疾病患者的监测、抗凝药物治疗过程中的调整等方面。

同时,还可以通过联合其他指标一起评估患者的出血或栓塞风险,指导临床用药和治疗方案的确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