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孕期溶血病概述
孕期溶血病是指孕妇体内产生的自身免疫体抗体攻击胎儿的红细胞,导致胎儿溶血的一种疾病。其发生率约为0.2%-1%,是导致胎儿死亡和出生缺陷的重要原因之一。
孕期溶血病分为Rh溶血病和非Rh溶血病两种类型,其中以Rh溶血病发生率较高。Rh溶血病主要是由于母体与胎儿之间Rh因子不相容而引起的,另外一些因素如ABO血型不相容等也可能导致非Rh溶血病的发生。
2、孕期检查时间
孕妇应在每年怀孕后的早期进行一次溶血病筛查。建议在怀孕前3个月进行检查,以充分掌握孕期溶血病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如果已经确定孕妇为Rh阴性,也要在怀孕的第20周再次检查,相应地进行积极干预。
3、溶血病检查方法
孕期溶血病可以通过测定母体血清中的溶血病抗体和胎儿Rh因子是否相容来进行筛查。目前主要有间接孕酮试验和直接胎儿遗传学检测等多种检查方法。
间接孕酮试验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测定孕妇血清中抗Rh抗体(抗即说明有体内产生过Rh抗体)的含量以及孕期模式,进而预测胎儿是否处于危险状态。如果检查结果为阴性,则说明孕妇不存在与Rh因子不相容的问题。
4、检查结果与处理方法
如果孕妇的检查结果为阳性,说明存在Rh因子不相容的问题,需要对孕妇进行积极的干预。最常用的干预措施是注射Rh免疫球蛋白,该药物可以有效地中和孕妇血液中的Rh抗体,避免Rh抗体攻击胎儿的红细胞。
如果孕妇的检查结果为阴性,说明不存在与Rh因子不相容的问题,无需进行任何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