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底香一般在第一泡的时候表现最为明显,洗茶之后,轻轻摇晃公道杯,分三次来辨别:热嗅、温嗅、冷嗅,各闻三次,每次3-5S,时间久了容易嗅觉疲劳,具体方法为:洗茶水倒掉之后闻一次(热嗅),待公道杯稍微冷却闻一次(温嗅),公道杯冷却后闻一次(冷嗅),从而感受香气的变化,温嗅的香气是最能代表一款普洱茶。新茶经常出现馥郁的花果香和花蜜香。
茶汤香则没有干茶香和杯底香那么容易感受到,需要轻啜慢咽,茶汤含于口中时,轻微搅动舌尖,配合微微的呼吸,凝神体会,茶汤香是非常丰富的,而且层次感明显,比如俊仲号紫条茶,随着品饮的泡数逐次增加,它本身带有独特的兰香会和清甜的野花香气相互交迭变化,很大的提高了品茶体验。
茶汤的甜味表现在茶汤入口接触到舌面的那一刻,茶汤流过舌面时,刻意放缓茶汤流淌的速度,集中精力于舌面,仔细感受茶汤的甜。一般而言,大多数普洱生茶入口苦味大过甜味,但部分山头茶甜度还是比较高的,比如俊仲号主打的临沧茶区冰岛和小户赛,茶汤入口便可以清晰的感受到那种清新自然的甜味。
生津和回甘是两种不同的感受,但它们经常相依相存,生津即茶汤咽下后,两颊和舌面不断的冒出细细密密的小水泡,口水变多,还有一种就是常说的舌底鸣泉,茶汤经过口腔接触到舌头底部,舌下会清晰地感受到不断有津液生成,如同泉水涌动的感觉,这就是舌底鸣泉现象。有的茶,生津之后回甘即刻显现,有的则稍微缓慢,是一种茶汤咽下之后才会出现的甜感,更多体现在舌面上,回甘强烈的茶在喉咙部位就非常明显。
喉韵在普洱生茶中也是经常提到的名词,它一般在三、四泡以后比较明显,喉韵的表现也不难感受,或是像吃了薄荷糖一样甜凉的感觉,或是呼吸时喉咙有明显放空的感觉,或是回味时香甜从喉咙蔓延到呼吸整个呼吸。
普洱茶水路或粗狂或细腻,如何感受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含一大口茶汤在口中,舌尖慢慢搅动,感受茶汤流淌过口腔两侧的触感,水路细腻的茶汤,流经之处会有一种特别柔润的触感,而且咽下后口腔和喉咙一段首先不会产生干燥感,还能保持清爽的感觉。
苦涩,是茶之本性,然而在品饮过程中它能迅速化开,转为甜醇的滋味,有的可能会稍微慢一点,所以当你尝到茶汤的苦就放弃了一款茶,是不明智的,比如说老曼娥,前面苦,后面却是能让人惊喜的甜,在笔者看来,“苦尽甘来”用来形容俊仲号半坡老寨是最贴切的了。而且半坡老寨近年来也是水涨船高,供不应求。
学习普洱茶品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每喝一泡茶都可以看作是一次学习的机会,甚至我们可以把品饮到的滋味、香气、口感、以及自身感受记录下来,不断的记忆和反复回味,你的品鉴能力定会有极大的提升。

如何品鉴红酒,怎么品鉴红酒
1、视觉:手持酒杯杯脚以45度角,在合适的距离下摇动酒杯,观察酒液在杯壁上流动的状态、酒的清澈度、色泽和强烈程度。
2、嗅觉:将酒倒入杯中静止下来进行初次闻香,摇杯后再次闻香。
3、味觉:喝入适量的酒,最好布满整个口腔,用舌头对酒进行充分的搅动来体会酒的结构和香气,将酒喝下后体味后味的长短。
怎么品鉴小叶紫檀
新开的小叶紫檀切面为橘红色的,过一段时间后小叶紫檀受到空气的氧化会变为紫红或紫黑。看小叶紫檀的纹路,小叶紫檀的表层都会有多多少少的牛毛纹(细细的牛毛一样的纹理),最好找一个15-30倍的放大镜观察。较好的小叶紫檀会负载一些金星,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可见。看小叶紫檀的油性,盘玩一段时间后小叶紫檀会出现一层薄薄的油脂(又称为包浆)。小叶紫檀不用上漆打蜡,用砂纸打磨小叶紫檀会发现小叶紫檀会变成深红色,并且带有清淡的香味。小叶紫檀比重大,质感如玻璃体细腻光滑,新料小叶紫檀颜色粉嫩(嫩红),佩戴时间久了颜色会变成紫黑色。用棉布粘食酒精擦拭小叶紫檀会有橘红色“喷涌”而出。
品鉴会是什么意思
品鉴会就是酒商以推广为目的,请来一些相关的潜在消费者,介绍酒商自己经营的酒品,并请潜在消费者尝试。
酒商会为大家介绍酒品的来历,然后引导大家来品尝,以便达到使人认知和推广产品的目的。
其是指知名品牌的葡萄酒以小型会议的形式由品酒师进行讲解,主要讲述每款酒的品鉴特征,从颜色、香气和口感三方面,同时讲一些菜肴搭配等。
品鉴不分家,品是为品优,鉴是为鉴真。鉴定从某种程度来说,是一项比较科学,有其严谨性和科学性。品鉴丛书是一套开放性的中国艺术品鉴赏书系。它的宗旨是将学术融于市场,变学术为切实可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放大啦资源网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fangdala.com/content-21-2243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