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的品质特征
洞庭碧螺春是中国名茶的珍品,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于中外。碧螺春始于何时,名称由来,说法颇多。据清代《野史大观》(卷一)载:“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产野茶数株,土人称曰:‘吓煞人香’。康熙己卯……抚臣朱荦购此茶以进……,以其名不雅驯,题之曰碧螺春。自地方有司,岁必采办进奉矣。”又据相传,明朝期间,宰相王鳌,是东后山陆巷人,“碧螺春”名称系他所题。
据《随见录》载“洞庭山有茶,微似岕而细,味甚甘香,俗称‘吓煞人’,产碧螺峰者尤佳,名‘碧螺春’”。若以此为实,则碧螺春茶应始于明朝,在乾隆下江南之前就已名声显赫了。
碧螺春的产地
1、碧螺春产地,天气暖和,雨量充沛。并且多是果木与茶树间作,茶吸果香,花窨茶味,孕育着碧螺春茶花香果味的自然品格。
2、碧螺春是绿茶的一种,中国十大名茶,未经发酵,含有较多的营养因素,发展在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太湖内的一个岛屿,洞庭西山。
3、洞庭西山是碧螺春的原产地,洞庭西山发脉于浙江天目山。属于此刻的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
4、洞庭东山也是碧螺春的原产地。由于产自洞庭西山也有人称为洞庭碧螺春,并不是产地洞庭湖,以是必然要区分隔来。
碧螺春获得的奖项
茶树、果树相间种植,令碧螺春茶独具天然茶香果味,品质优异。其成品茶外形紧密,条索纤细,嫩绿隐翠,清香幽雅,鲜爽生津,汤色碧绿清澈,叶底柔匀,饮后回甘。
此茶有悠久历史,在清代康熙年间就已成为年年进贡的贡茶。
2002年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批准,获得原产地域标志产品保护。
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将碧螺春列为中国十大名茶。
1959年中国“十大名茶”评比会将洞庭碧螺春列为中国十大名茶。
1999年《解放日报》将江苏碧螺春列为中国十大名茶。
2001年美联社和《纽约日报》将洞庭碧螺春列为中国十大名茶。
2002年《香港文汇报》将江苏碧螺春列为中国十大名茶。
莫道醉人唯美酒,茶香入心亦醉人。
头酌色淡、幽香、鲜雅;
二酌翠绿、芬芳、味醇;
三酌碧清、香郁、回甘。
在江南柔媚的春光里,品一口碧螺春,尝到的是洞庭东、西山上千年灵秀山水的精华。

碧螺春产地,碧螺春产地概述
1、碧螺春,产于太湖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故命名洞庭碧螺春。2002年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批准,获得原产地域标志产品保护。
2、西山镇(今金庭镇)全境十二个行政村都种茶。重点茶区在秉场、石公堂里、东村、衙甪里、东河、缥缈村一带,其余东蔡、林屋、庭山、蒋东、元山各村也有分布。茶园面积965公顷。东山镇全境十二个行政村中,茶区主要分布在山区的莫厘、碧螺、双湾、杨湾、陆巷五个村。
碧螺春的品质特征是什么
碧螺春的品质特征是条索纤细,卷曲成螺,茸毛披覆,银绿隐翠,清香文雅,浓郁甘醇,鲜爽生津,回味绵长。品尝碧螺春茶,在白瓷茶杯中放入3克茶叶,先用少许热水浸润茶叶,待芽叶稍展开后,续加热水冲泡2到3分钟,即可闻香、观色、品评。碧绿纤细的芽叶沉浮于杯中,香气扑鼻而来,品饮过后,鲜爽怡人。碧螺春的外形特征,是茸毛密布,色泽银绿隐翠。当地茶农形容为“满身毛,铜丝条,蜜蜂腿,银绿隐翠”。
碧螺春为什么叫碧螺春
碧螺春始于明代,最初叫吓煞人香,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视察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赞赏,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又因其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于是题名碧螺春。
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唐朝时就被列为贡品,古人们又称碧螺春为“功夫茶”、“新血茶”。高级的碧螺春,茶芽之细嫩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产于春季,故名“碧螺春”。此茶冲泡后杯中白云翻滚,清香袭入,是中国的名茶。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炒青。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放大啦资源网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fangdala.com/content-21-220799-0.html
- 上一篇: 老茶头的喝法
- 下一篇: 2015羊年女孩吉祥好名字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