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茶的口感特征
1、清香型
香气清纯,柔和持久,香虽不高但缓缓散发,令人有愉快感。少数闷堆程度较轻、干燥火工不饱满的黄茶属此型。
2、火香型
包括米糕香、高火香、老火香和锅巴香。鲜叶原料较老、含梗较多,如黄大茶。
黄茶的滋味类型
1、鲜淡型
味鲜甜,较淡。鲜叶嫩而新鲜,因原料内含物含量和加工工艺所致,如君山银针、蒙顶黄芽。
2、醇爽型
不浓不淡,不苦不湿,回味爽口,鲜叶度好,加工及时合理,如蒙顶黄芽、霍山黄芽、莫干黄芽。
3、平和型
清淡正常,不苦涩,有甜感。粗老采原料,芽叶一半以上老化,如中、低档黄茶。
黄茶的冲泡方法
1、首先要掌握水温
由于黄茶的采摘较嫩,水温太高会把茶烫熟,建议水温75—80℃。
2、投茶量也要注意
小编建议茶水比例1:50,也可根据个人口感进行适度调整。
3、水的选择
小编建议采用纯净水来冲泡黄茶,水中的氯离子、钙离子和镁离子对茶汤的品质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不建议采用自来水或含钙或镁离子高的矿泉水泡茶。
4、玻璃杯泡法投茶方式:蒙顶黄芽建议采用中投法。
5、黄茶的出汤时间
建议每次出2/
3,这样每泡的茶汤口感更佳,蒙顶黄芽建议1、2、3、4泡出汤时间为1.5分钟、2分钟、3分钟、4分钟,四泡后茶汤的可浸出物大约可以泡出80%左右。
黄茶特点形成的关键
黄茶的加工工艺相似于绿茶,但在干燥过程的前或后,增加了一道闷黄的重要工序,这是形成黄茶特点的关键。主要做法为:把杀青和揉捻后的茶叶用纸包装好,或堆积后用湿布盖好,历经大约几十分钟或几个小时不等,促使茶坯在水热作用下进行非酶性的自动氧化,形成黄色,促进了黄叶黄汤的进一步形成。
黄茶的制作工艺
黄茶的制作过程为:鲜叶杀青、揉捻、闷黄和干燥,其最重要的工序在于闷黄,利用高温杀青破坏酶的活性,变色程度较轻的,是黄茶,程度重的,则形成了黑茶。
黄茶的分类
按照鲜叶老嫩、芽叶大小,黄茶可以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黄芽茶包括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和霍山黄芽;黄小茶则有沩山毛尖、泉城红、泉城绿、平阳黄汤等;而安徽皖西金寨、霍山、湖北英山和广东大叶青则属于黄大茶。
综上所述,成品后的黄茶因改变较小,消费者容易误认为是绿茶,因而近年来,黄茶呈现出衰弱的趋势。作为我国独有的黄茶,尽管知名度较小,但其独特的闷黄工艺形成的品质特点和功效,依然受到不少消费者的喜爱,当然的,口感也是非常好的喔!

怎么保存黄茶
1、隔绝空气:茶叶中的许多物质会自动氧化,故无氧条件就能杜绝此类变化,现用真空包装或抽气充氮包装就是根据这一原理。
2、远离异味:茶是吸附力很强的物品,切勿与他物放置一起,贮存容器场所均需无异味,否则茶会完全变质。
3、干燥:黄茶的温度最好能控制在20%以下,保存的环境条件应干燥,相对湿度若能控制得更低还要好。
4、不透光:光线能促进植物色素及类植物质氧化,即使在低温及无氧条件下,一理受到强光照射,仍会使茶叶色泽劣变,且产生一种日晒气。
什么茶是黄茶
霍山黄茶、雅安黄茶和远安黄茶都是黄茶。黄茶,属发酵茶,从炒青绿茶中发展而来,由于杀青、揉捻后干燥不足或不及时,叶色即变黄,于是产生了新的品类,即黄茶。黄茶是我国特产。黄茶产地:湖南岳阳为中国黄茶之乡。四川、安徽、广东、湖北等地皆有生产。黄茶品种:黄茶按鲜叶老嫩可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三类。
黄茶怎么泡
冲泡黄茶时需要将白瓷盖碗和茶杯冲洗一遍,起到温杯的作用。将5克黄茶倒入杯中,加入100毫升的开水,并立即将茶水倒出,以免茶水出现苦涩的滋味,一般黄茶可以冲泡6次,6次后即可正常饮用。
黄茶是中国特产。其按鲜叶老嫩芽叶大小又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黄芽茶主要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和霍山黄芽、远安黄茶,如沩山毛尖、平阳黄汤、雅安黄茶等均属黄小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放大啦资源网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fangdala.com/content-21-215363-0.html
- 上一篇: 喝黑茶的功效及其相关的禁忌
- 下一篇: 两张图分辨出干仓普洱茶和湿仓普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