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鱼有没有进窝的判断,也会困扰的到不少的钓友,有的钓友耐心不够,没上鱼的时候,也不管鱼有没有进窝,就急于调整或是另起炉灶之类的,但是,事实上,还是要判断鱼是否进窝,在做下一步决定才妥。为此,特意分享了垂钓中判断鱼进窝的经验总结。
垂钓中判断鱼进窝的经验总结
观察水面是否有鱼翻花
观察水的浑浊度和水草
3观察鱼津和浮漂动作
“鱼津”(鱼星、鱼泡、鱼筋儿)是鱼呼吸或者游动过程中产生的气泡。通过观察鱼津来判断窝中是否有鱼时,首先要学会区分“鱼津”和地津。地津通常是水底淤泥、杂物、沉积物等等发酵后产生的沼气。一般情况下,“鱼津”通常大小比较均匀,因为鱼类自身有粘液的存在,所以“鱼津”相对于地津而言不宜破裂,位置也不固定。沼气的气泡大小不等,当露出水面以后比“鱼津”容易破裂,且位置是相对固定的。
当我们垂钓时,如果发现窝子周围有慢慢移动的“鱼津”时,一定要提高注意力。这时浮漂很有可能会有浮沉,说明鱼类在窝子中游动、煽动鱼鳍搅动水体甚至是鱼体蹭到钓线的漂像动作。这时可以说窝中有鱼了。
4观察小鱼闹钩的情况
野外垂钓时,野生小鲫鱼通常聚群觅食游动,只有比较大个体的鱼习惯单独行动。于是在野钓时经常发现:往往小鲫鱼进窝就是一群,而相对大一些的鲫鱼、鲤鱼则通常是偶尔才会碰到几尾。
当我们在野外垂钓大体型目标鱼时,往往先要经历的是蝗虫般的小杂鱼闹窝,这时的漂像会非常混乱,使人心烦意乱。但是佳佳的经验是:只要自己的判断(包括天气因素、钓位因素、饵料因素、浮漂调钓等因素)正确,那么就一定要坚持,即使小鱼闹的再疯狂,也要尝试垂钓一段时间。通过不断的抛投饵料来诱惑大体型目标鱼进窝。一旦原本混乱的漂像趋于安静,那么令人激动的目标鱼很可能已经到窝子周围了。
垂钓一定要有耐心,大家在垂钓过程中,要有意观察鱼是否进窝,特别是钓了一会,鱼没有上钩,此时更要先判断鱼是否进窝,再做其他判断,这样,垂钓的效率会比较的高。

如何垂钓黄尾鱼
1、可以钓黄尾鱼的饵料较多,春秋时节喜欢吃浓腥淡藻腥的,初夏期间可以将腥饵的比例提高70%,浓腥型的饵料对初夏价段的黄尾鱼具有一定的诱食力。
2、在初夏价段多次使用4号鲫60%,6号鲫40%的鱼饵,其效果就比较明显。随着气温、水温的升高要降低腥饵的分量,加入一定分量的超级诱一类的饵料。
3、去调节黄尾鱼的口味,灵活掌握饵料的搭配,饵团调的黏一些。如果确信窝里有鱼,饵团一定要上的很小。
4、钓黄尾鲴的其他小技巧,确定钓黄尾鱼的时机。黄尾鱼生活的自然水体一般较大,同时伴生有各种大体型鱼类。只有在确信窝子里有黄尾鱼时我们才可以改用小钩细线,搓或拉小饵。
5、确定窝里有黄尾鱼的特征是:知道水库过去有黄尾鲴;没有小杂鱼信号,经常出现标准下顿信号提杆却不中鱼。
6、细线溜大鱼的小技巧。首先是线的韧性很好;其次是抛钩定点不要太远(不抛满钩),提杆后,一定要迅速把鱼竿弓起来。
7、鱼一旦发力外冲,要及时利用膀臂的长度将胳膊伸出,利用杆的弹性缓解鱼的第一冲击力。
野外垂钓为什么钓不到鱼
1、钩子不合适。钩子太大才可能每次都不上鱼,钩子小的话起码也能钓到几次。不过应该不是这个问题,您也最好检查一下钩子的大小是否合适。
2、浮漂没有调整好确认一下您的浮漂是否完好没有损坏。看看调漂调的是否是您要的目数。找底是否正确。都没问题的话就钓钝一点试试吧,可能是浮漂钓的太灵了真正的信号还没出现就提竿了。
3、饵料的问题。总有鱼咬钩,说明饵料对口了,提不上鱼,可能是饵团过大,鱼吃饵时钩子没有吃进去。或者饵料开的粘度太多或者拉丝粉太多,只咬住了一点就把整个饵团拉走了···在鱼塘钓鱼物理状态是非常重要的。
明日垂钓冠军14种鱼哪里钓
不算白色的鲢鱼和草鱼,秋日森林和远星城出产鲤鱼、河豚。沙石堡出产鳜鱼、罗非鱼。夏尔镇出产大黄鱼、银鲳鱼、带鱼、多宝鱼、红石斑鱼、鲑鱼、鹦嘴鱼、苏眉鱼。而垂钓冠军是明日之后中的一个成就,玩家在累积钓出14种不同的鱼后即可获得这个称号。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放大啦资源网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fangdala.com/content-21-214195-0.html
- 上一篇: 属猪2019新生儿名字大全
- 下一篇: 生于2020年11月4日的女孩取名解析与美名赠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