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问答> 正文

飞铅钓如何避免子线缠绕弯曲

2022-06-06 01:17:47 暂无评论 知识问答

在使用飞铅钓法的时候,把鱼钩改短一点,子线也改短一点,因为在飞铅的时候,到上面了,所以可以把已经绑好的子线缩短一点,700改成300,子线变短了,绕线的机会自然就变少了。

如果在比赛中遇到线缠绕的方法,先把线组放大一号,比如1号主线放大到1.2号,其次用皮大力,可以非常有效的防缠绕线,且牢固性好,或者在确定系法之后把铅皮座省略掉,将铅皮座绕在漂座上。

在抛竿时不要把竿尖拉弯,避免竿尖往里面绷或者弹,而是要借助竿子的特效,把整个线组抛出去,给人视觉上一种往里的动作然后再慢慢的送出去的感觉,良好的抛竿习惯,可以很有效的避免子线缠绕。

子线缠绕有一部分原因是和子线本身的材质有关,好的子线一般不会有静电,不容易缠绕,如果子线已经缠绕上了,那么把子线放到大拇指和中指之间轻轻地搓一下,利用拉饵盘的磁力将它们快速的分开,所以好多网友偏好强磁拉饵盘。

子线缠绕是个躲不过去的问题,但是,只要上饵抛竿提竿正确,一般不会发生缠绕这种事,子线缠绕在一起后,若是不好解的话就直接剪断更换子线,可以节省时间。钓鱼看似是个简单的运动,其实不然,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时候,细微的失误也会酿成大错。

飞铅如何避免子线缠绕

1、在使用飞铅钓法的时候,把鱼钩改短一点,子线也改短一点,因为在飞铅的时候,到上面了,所以可以把已经绑好的子线缩短一点,700改成300,子线变短了,绕线的机会自然就变少了。

2、钓鱼用具中的“子线”,又称脚线、脑线或口线。是钓鱼用具中(有时特指手竿线组)连接主线和鱼钩的一段渔线。子线使用的号数通常比主线(即道系)要小,一般是主线的0.4-0.8倍。使用子线的目的是保证在挂底或钓到较大的鱼时,保证主线不必要的拉断及拉伤(如主线为1.0号,子线可以采用0.6号或者更小的号值,钓组由于承受过大拉力将会断子线而保主线及主线配件)。

飞铅的钓法,飞铅钓法概述

1、“飞铅”又称之为提铅,也就是在不改换钓组的条件下,仅仅是把铅坠整体上移一定距离的钓法。那么铅坠上移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缩短铅坠与浮标的距离(“缩短”水线的长度),同时也就加大了钓饵与铅坠之间的距离(“加长”子线的长度)。“缩短”水线是为了减小铅坠下摆的摆幅——摆幅减小了,浮标翻身站立的速度就相应的得到了加快;而“加长”子线,增加了钓饵的摆幅,减缓了钓饵下摆的速度。

2、飞铅钓法特点:“飞铅”钓法的突出特点就是:浮标的翻身速度得到加快、浮标翻身站立后的停顿时间加长、钓饵的下落速度减缓——这就是“飞铅”的“变化”。

浮标翻身速度的加快,便于我们更早的观测鱼讯的产生;钓饵下落速度的减缓是有利于增强动态诱鱼的效果,使钓饵的下落更接近于自由落体,能够很好的消除鱼类的警觉性。钩饵下落速度的减慢最突出的作用是便于大泳层的搜鱼,在未知鱼层或鱼儿发生变层的时候,采用“飞铅”可以很快的找到鱼群所在的位置。这也就是“飞铅”的“应对”。

3、飞铅钓法弊端:“飞铅”的弊端也是清晰可见的:浮标翻身站立后的停顿时间加长后,在此停顿时间内的鱼类索饵讯息就很难及时的反应出来。但是在某些特殊的鱼情、鱼种的情况下,此停顿却是很好的钓点。比如浮钓中遇到乱口时,主抓浮标停顿过程中的异变,确是过滤虚口、抓实口的有效时机。根据鲢鳙的吸食特点,有意的“延长”浮标的站立时间,可以很好的增加鲢鳙的索食时间,浮标的漂移与颤抖就是提竿的有利时机。子线的增长,也会减弱鱼类索饵讯息的传导,很容易出现丢口现象。

什么是飞铅钓法

飞铅钓法就是把铅坠往浮漂座的位置拉一拉的方法。方法虽然简单,但是有很多技巧。通常情况下当抛竿到钓点后,铅坠带着线组逐渐下沉,铅坠到水位后有几个变化,第一是鱼饵带着子线继续摆动下降;第二是铅坠到达水层表面后,会把浮漂拉着立起来。

飞铅钓法的铅坠距离鱼钩越近,那么鱼钩的子线摆动就会越小,到底时间就越短,而铅坠距离浮漂座越近,浮漂翻身速度越快,信号也就出来的越早,这就是飞铅钓法的原理。

飞铅钓需要延长了路亚的子线,从而提升诱鱼效果,可以让浮漂更快地站立,信号就可以出的更早。铅皮鱼钩需要向上拉多少,这个数值就要查看具体的鱼情,若鱼口轻,那么小鱼就少,到了冬季初春晚秋,此时需要一定的诱鱼效果,但是鱼的进食情况不好,很少有接口的情况,所以上拉15至25厘米就可以。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放大啦资源网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fangdala.com/content-21-210077-0.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