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特别是南方,高温的天气,室外不超过10分钟,很多人就已经满身是汗了,在水里的鱼儿自然也会闷热的不行,不太想吃食。热爱钓鱼的钓友们在这个季节也并没有停止垂钓,但大都选择了夜钓。而晚上视野显然不如白天,在用饵技巧和钓具装备上也是有些区别的,需要我们花些心思来琢磨。
夏季夜钓用饵料技巧及装备注意事项
夜钓用饵技巧
夜钓钓具配置
由于夜晚的视野始终不如白天,因此,我们需要用心做好夜钓攻略,才能进行夜钓。在这个攻略当中,除了技巧和装备的攻略,做好安全防范与急救知识是最为首要的攻略,切不可忘记。

如何夏季夜钓
1、夜光灯选择。晚上垂钓到处漆黑一片,视线受阻,无法观测到浮漂的动态,所以一般都会选择夜钓灯。由于白光光线比较强,直射鱼儿会让鱼儿感到不适,并且白光比较容易招惹蚊子,会让垂钓者们被蚊子肆意虐咬的。而蓝光相对来说就比较柔和,有时还能出其不意的钓到鲤鱼。
2、钓场选择。在野外进行野钓时,对于钓场的选择非常重要。最好选择近岸处或者静水水域进行垂钓,这些地方往往鱼比较多,同时也方便我们进行打窝和观察浮漂的变化。另外,钓场周围最好不存在障碍物,这样当我们遇到大的鱼儿时有利于我们遛鱼。
3、夜钓调钓宜用钝。夜钓时能及时的调钓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情况下,夜间鱼儿吃食咬钩比较紧,所以可调钓钝一些,等鱼儿吃死了以后再提竿。如果遇到了体型较小的鱼类,那么就要调钓灵敏度高一些,才能准确及时的提竿上鱼。
4、抓死口提竿。晚上气温降低,气压也较低,鱼儿比较活跃,大都出来觅食,食欲非常强烈。大对数情况下我们发现鱼口后就会迅速提竿,但是,在夏季夜间野钓时,可让鱼儿多吃两口,抓住死口的时候再提竿,这样就能保证你百分之百有收获。
5、溜鱼要出窝。上面提到过寻常钓场时要选择周围障碍物少的就是为了能把目标鱼带出窝再进行溜鱼。本来在夜间溜鱼的动静就比较大,当遇到较大的目标鱼时如果没有尽快将其拉出窝,在挣扎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干扰到窝内的其他鱼类,导致炸窝,其他鱼类被吓跑。这样一来就前功尽弃了,之前所做的都白费了,很难再将鱼儿聚集起来。
另外,开灯后,要注意观察大鱼的情况,不可直接抄鱼,要等到大鱼挣扎过后,精疲力尽了以后再用抄网去抄鱼。
夏季钓翘嘴用什么饵料
夏天的时候可以用蚂蚱,蚂蚱要用整只穿大钩不要浮漂,大钩粗线抛杆,沿着水库一路抛。789月份的时候大的翘嘴鱼一般都在水的上层;也可以用翘嘴鲌饵料,翘嘴鲌嗜腥喜微香,擅离底吃饵,性情凶猛,吃饵连吞带咬。本品以大量赤尾青及河虾为基础,加以动植物蛋白和进品诱食成分,形成比重轻、易散化、诱食性强的特性,是钓翘嘴鲌的理想饵品,虽浓腥易招小鱼,但在翘嘴鲌多的水域,小杂鱼一般不敢进窝。
夏季跑步注意事项
1、头肩稳定。跑步过程中,头部和肩部应保持稳定,切忌摇头晃脑。两眼应注视前方,肩部适当放松。
2、身体挺直。从脖颈到腹部的身体躯干应保持自然直立,不要弯腰驼背或刻意挺直,左右摇晃幅度不宜过大。这一姿势有助于保持呼吸顺畅、身体平衡和步幅协调。
3、前后摆臂。跑步时候,自然摆臂十分重要,手的左右摆动幅度不应超过身体正中线,上下摆动不能高过胸部。摆臂过程中,手指、手腕和手臂都应保持放松,肘关节弯曲90度左右,靠近身体两侧。
4、轻轻握拳。跑步时,双手应自然轻握。握拳过紧会造成前臂肌肉紧绷,进而阻碍肩部正常动作。跑步时,手上千万别握着手机、MP3或饮料瓶,否则会导致身体摇摆,无法保持正确的直立姿势,增加损伤几率。
5、步伐短小。步伐一旦过大,跑步时就会有伸脚向前够的感觉,这样会产生破坏性的压力,极易造成运动伤。日常跑步过程中,步伐不必太大,每次落脚点位于身体前方33厘米左右为宜。
突然加大步伐容易导致跟腱受伤。落地后脚趾应有“抓地感”,身体同时前倾,以减缓脚部与地面的冲击力。冲击力越小,脚踝及其关节受伤的危险就越小。
6、迈向正前方。跑步时,最好避免腿部侧向动作。侧面摆动腿部不仅多余,而且还容易导致膝关节受伤。正确姿势应该是大腿迈向正前方。
7、小幅度扭胯。跑步过程中,胯部扭动幅度约为5度至7度。扭胯幅度超过10度则容易导致髂胫带综合征(膝外侧痛)或大腿后群肌拉伤等问题。
8、每分钟180步。多项研究证实,日常跑步锻炼时,每分钟大约180步的速度最理想。否则身体与地面的冲击力就会增大,导致膝关节疼痛。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放大啦资源网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fangdala.com/content-21-203992-0.html
- 上一篇: 白茶和普洱茶的存放方式一样吗?
- 下一篇: 冬天可以喝信阳毛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