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教体发(2007)01号
关于加强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安全工作的通 知
各直属单位、国中、中心国小、民办中国小:
近年来,我县中国小在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个别乡校对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重视不够,卫生基础设施条件落后,工作机制不健全,工作措施落实不到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认真做好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保障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中国小学生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现就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各乡校要从保障青少年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障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加强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县局将配合县卫生防疫部门和食品卫生监督执法机构把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加强对乡校工作的指导和检查力度。
各乡校要成立由一把手负总责的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各乡校领导要切实负起责任,关心学校卫生防疫和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特别要重视对承包食堂的监督与管理,要将对承包食堂的卫生安全监督管理纳入学校工作职责,坚决纠正对食堂承包单位“放任自流”、“不闻不问”的错误做法,要严格承包食堂的进入制度,对资质不合格、卫生安全不达标的承包单位(或个人)要坚决予以清理。对承包食堂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协调解决,要以积极负责的态度,採取切实有效措施,把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
二、明确职责,健全机制
各乡、校要建立健全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责任制,将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责任分解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各乡校要坚决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按中、小学生人数六百比一的比例,配备专职卫生保健人员,不足600人的学校要配备兼职保健教师;乡(镇)以中心校为单位,配备一名保健教师,各高中、职中、实验幼稚园、民办学校、国中以校为单位配备一名保健教师。保健教师负责全乡(镇)校中国小卫生防疫和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配备的保健教师应在本乡(镇)校教师中挑选,其基本条件是:思想好、责任心强、身体健康;有医学大专学历或持有省卫生厅颁发的职业医师证;能严格执行保健教师职责。要逐级签订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责任书。各乡校也要同有关人员签订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安全工作责任书。要结合实际,借鉴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中形成的工作机制建立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长效机制。根据各学校的实际,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件》要求,共同研究制订学校传染病流行,群体性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预案。要加强与乡镇政府和中心医院、防疫、食品安全等部门的联繫,把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应急处理工作纳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之中。
三、加强预防控制,严格学校管理
春节开学后,随着天气的逐渐变暖,学校内容易发生学生传染病的感染,为了减少和控制传染病在学校的发生,确保学生身心健康,要切实落实各项传染病预防措施。各乡(镇)校要在寒假期间对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进行认真研究,总结经验教训。在新学期开学前,结合乡、校实际和冬春季传染病流行特点,对学校传染病预防工作进行部署,提出相应的工作要求,并要集中力量对学校环境卫生尤其是教室、实验室、会议室、图书室等教学场所和食堂、宿舍、厕所等生活场所进行清扫和清理,保持良好的清洁卫生,清除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条件。开学后,要採取措施,确保学生学习和生活场所的通风与清洁。各乡、校还应认真落实晨检制度,做好晨检记录,努力做到传染病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各幼托机构、国小要认真查验预防接种证,严禁无证入学。
採取多种形式,开展传染病预防和防近视的宣传教育工作。各校应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课、班会、队会、讲座、板报、广播、电视、网路等形式在开学后集中开展一次冬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学生了解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各校还应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向学生家长讲解预防传染病的相应知识要求,并要求家长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发现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和心理健康有异常时,应及时带学生赴医疗机构就诊。
县局将配合卫生监督所和食品办等部门在3-4月份对全县学校传染病预防(食堂卫生、生活饮用水、厕所、防近等)工作进行全面的检查,并将检查评比(好、中、差)结果通报全县。各乡、校要主动与乡镇防疫专乾、中心医院进行沟通,了解相关信息,加强自我检查,落实学校传染病预防措施,改进学校卫生工作,消除有可能导致传染病传播的各种隐患。
各乡、校要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增强师生的公共卫生和食堂卫生安全意识,促使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範的能力。要加强防疫、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将公共卫生和食堂卫生安全教育贯彻在日常教育之中,结合季节性、突发性传染病及食物中毒的预防,安排必要的课时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使防病防疫知识深入人心。要多组织师生参加体育锻鍊,不断增强体质,增强防病抗病的能力。
各寄宿制学校更要加强卫生防疫与食堂卫生安全管理,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安全工作措施,严格执行有关法律与规章。坚持每天打扫学校环境卫生,保持学校清洁;加强安全保卫工作,禁止非食堂工作人员随意进入食堂加工操作间和食品原料存放间,禁止採购和使用有害毒、腐烂变质的食品及无检验合格证明的肉类食品,存放食品要保持通风良好,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放,定期检查是否存在变质或超过保持期的食品;对于保存食品的冷藏设施必须贴有标誌,对生食品、半成品和熟食品应分柜存放;食品添加剂必须做到专人管理,专柜存放,严格控制使用範围和剂量,严禁採购和使用有毒化学物品;各学校食堂加工食品的工具要有生熟标识并分开使用,加工食品时要煮熟煮透,熟食品室温下放置不超过2小时,食用隔夜食品时须彻底加热;严格执行餐具清洗消毒制度,做到餐具一客一洗一消毒;食品加工和储存场所应配置防蝇、防鼠、防尘设施;所有食堂都应食品留校24小时。
各乡校要加强学校生活饮用水源的管理,确保学校用水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準,防止水源污染造成疫病传播;加强厕所卫生管理,做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环境和水源;加强学生宿舍的卫生管理与安全保卫,改善学生宿舍卫生与通风条件。
各乡(镇)学校要进一步加强保健教师的培训和管理,学校保健教师(专职或兼职)还须做到“四有四不”。即:有一定的防治传染病和疾病的知识,不误诊、错报病情;有一颗爱心,不怡误学生的病情,若发现在校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和心理健康有异常时,及时通知家长或附近中心医院联繫,并与班主任一起在第一时间送学生在中心医院以上就诊;有责任心,不渎职,若发现流行、传染病情按要求及时上报并启动紧急处理预案;有风险意识,不许越职,不自行给身体健康状况和心理有异常的学生开处方、打针、吃药,以防出现意外,否则责任自负,并追究学校领导责任。
抓好学校防近工作,今年(2007年)3-4月份,我县中国小开展保护视力月第21个年头,在今年(2007年)视力保护月,除宣传中央部委(局)保护学生实施办法进一步贯彻我县教学、卫生各项制度外,县上决定中国小进行一次视力普查。
四、建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和应急处理机制
乡校要进一步完善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和传染病等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及应急处理机制。各乡校在徵询当地卫生部门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制订详细的食物中毒、传染病、常见病等应急预案,确保预案的科学、合理、有效,并交教育局体艺卫股、安教股备案。若问题发生后,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同时向教育局、乡镇政府和卫生防疫部门报告。
五、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责任追究
加强对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监督检查。各乡(镇)校要将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的有关职责落实情况纳入对中国小的综合评估体系之中,学校主要领导要经常对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巡查,及早发现问题,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县局将每学期对各学校卫生进行2-3次专项检查,,对落实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措施不力,导致学校发生传染病流行或食物中毒事件,对学生身体健康和生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以及在发生传染病流行或食物中毒事件后不及时报告或隐瞒不报的,要依法查处直接责任人和主要领导的责任。
六、加大投入,切实改善学校卫生设施与条件
各乡(镇)校要加大经费投入,切实改善学校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在学校规划、建设和危房改造过程中要统筹考虑食堂、宿舍、厕所设施和条件的改善,每学期必须安排相应的专项经费改善学校食堂、宿舍、厕所等卫生设施条件。
附:1、中国小校保健教师职责
2、学校卫生室的配置与设备
3、预防传染防季节变化防控工作
二00七年元月二十七日
附属档案1:
中国小校保健教师职责
为了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预防为主的方针,校医(保健教师)应担负的职责如下:
(一)切实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积极工作,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二)每学校要根据教育、卫生部门和学校的要求,结合具体情况,草拟学校保健工作计画,提请校办公会通过,并列入学校工作计画内。
(三)向校长、校办公计画、购置开展保健工作所必需的设备以及提出卫生经费使用的意见。
(四)每学校应组织对学生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对资料整理统计分析。积极做好近视眼、沙眼、寄生虫龋齿、神经衰弱等常见病防治工作。
(五)按时完成各种预防接种,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并及时向防疫站及时报告疫情。
(六)经常了解教学过程中的卫生问题,关心学生健康,及时向政教处、后勤组或任课教师提出可行的改进意见。
(七)注意体育卫生结合,配合体育教师对体育场地器械进行卫生监督,加强安全教育,合理安排运动量,预防伤害事故发生。
(八)结合季节特点开展卫生教育活动,学校应设定固定的宣传园地,利用多种形式宣传卫生防病与生理卫生知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组织青春期卫生宣传教育。
(九)指导和督促搞好学校环境卫生,膳食卫生和饮水卫生,防止蚊蝇等害虫孳生。预防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的发生。
(十)发现学生有各种疾病的,应当立即通知学生家长做好转诊治疗,并与医院建立联繫,取得支持配合。
附属档案2:
学校卫生室的配置与设备
学校卫生室应面向学生,做好预防和保健工作,其设备以方便学生为主,用于预防学生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卫生室的大小设备应根据条件和学生人数而定。
一、医疗室面积根据学校而定。
二、医疗器械、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灯光视力箱等,除四害用具、背式喷雾器、体格检查器械。
三、争救药品
常用药品:抗菌素、降压药、止血药、抗过敏药、其它、碘伏、酒精、清暑药、成药银翘片、仁丹、止痛片、和血丹、杀虫、消毒药品、纱布、绷带、担架。
附属档案3:
食品安全预防传染病季节变化防控工作安排
根据教育、卫生部门有关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精神,履行好学校校医的十条职责,结合季节搞好卫生宣传、预防疾病工作。
学校是传染病易感人群,也是食品安全的薄弱环节,容易造成疫情暴发流行和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发生。近年来,我县肺结核、B肝发病居高不下,直接危害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因此预防控制疫情发生的必要手段就是接种疫苗,各级各类学校要根据传染病流行季节主动和县疾控中心(原防疫站)以及乡镇防疫专乾取得联繫,按要求接种疫苗,具体安排如下:
1-3月份是腮腺炎流行季节,幼稚园、小学生应及时接种麻风腮疫苗,预防该疫情在校园流行。
4-6月上旬,根据流行季节配合防疫部门给学生接种乙脑疫苗。
6-7月中旬,注意接种痢疾疫苗,搞好学校环境卫生、防蚊蝇措施、防暑工作。
9-10月份,做好秋季卫生宣传,预防学生腹泄,配合卫生防疫部门给学生接种流脑、流感、出血热疫苗,防止食物中毒,组织学生体检。
11-12月,给学生建档,体检总结、分析,做好学校领导的参谋,确保学生的健康,冬季预防传染病、煤气中毒安全报告。
结核病和B肝是我县高发传染病,各学校应配合疾控中心搞好结核菌素试验和B肝疫苗接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