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第二十四个教师节前夕,教育部和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联合修订并颁发了《中国小教师职业道德规範》。今天,教育部和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联合召开学习贯彻《中国小教师职业道德规範》座谈会。会议指出,当前,全国教育战线正在深入学习抗震救灾英模教师的先进事迹,学习贯彻《规範》,对于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和人民教师高尚师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抗震救灾英模教师代表、中国小教师代表、教育专家等参加了座谈会。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北京师範大学教授劳凯声、四川汶川县映秀镇国小校长谭国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彭芝等先后发言,结合工作交流学习体会,对深入贯彻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範提出建议意见。
北京第二实验国小教师曲莉梅说,新的《规範》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它以“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这“三爱”为主线,以“教书育人”为核心,以“为人师表”为要求,以“终身学习”为引领,将科学发展观融入其中,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体现了新形势下党和人民对广大教师的殷切期望。“把保护学生安全写入《规範》,我体会尤为深刻,”汶川县映秀国小校长谭国强说,“保护学生安全”是教师应尽的义务和职责,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学生受到灾难时尽力帮助学生脱险,这才是教师应有的职业道德。
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主席王晓龙说,改革开放的30年间,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师德建设必须充分考虑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及教师职业的演进。新修订的《规範》,更加注重从教师职业特点和教师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强调职业精神,尊重道德属性,既看到教师职业神圣性的一面,也考虑到其作为一种社会职业的平凡性;承认教师的职业境界是有层次性的,既有适度超前的高度上的要求,又明确了不许超越的行为底线。
周济要求,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以抗震救灾英模教师为榜样,模範地履行师德规範,以对学生的挚爱、对教育事业的责任,以人民教师的人格魅力,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做人民满意的教师。要以贯彻《规範》为契机,把师德建设摆在首位,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将《规範》的学习列入教师继续教育计画。要採取切实措施,把贯彻落实《规範》的情况作为教师岗位责任制的要求,定期考核检查。要把师德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和新教师聘用的必备条件和重要考察内容。
周济要求,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以抗震救灾英模教师为榜样,模範地履行师德规範,以对学生的挚爱、对教育事业的责任,以人民教师的人格魅力,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做人民满意的教师。要以贯彻《规範》为契机,把师德建设摆在首位,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将《规範》的学习列入教师继续教育计画。要採取切实措施,把贯彻落实《规範》的情况作为教师岗位责任制的要求,定期考核检查。要把师德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和新教师聘用的必备条件和重要考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