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法制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基础,也是全民普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质,不仅关係着青少年自身的成长与进步,也关係着我国法制建设的发展及成败。
法务部、全国普法办公室在《2013年全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中提出要“大力开展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推进中国小法制教育课时、教材、师资、经费‘四落实’”。
教育部在《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明确提出要“真正把法制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进入课堂主渠道,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公民意识和法律知识成为学生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全面贯彻实施教育部、法务部、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央、全国普法办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的若干意见》,整体提升青少年学生法律素质,引导社会力量切实承担起法制宣传教育的社会责任,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由全国普法办主办,人民公安报社中国警察网承办的“关爱明天、法治护航”送法进校园全国大型巡迴宣讲活动正式启动。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关爱明天、法治护航” 送法进校园全国大型巡迴宣讲活动
- 主办单位:全国普法办公室
- 承办单位:人民公安报社中国警察网
- 协办单位:北京视点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活动目的
1.进一步提升青少年学生法律素养
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形成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宪法的基本知识,了解法治的精神,理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係,并且了解与其生活密切相关的民事、刑事等方面的法律知识,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
2. 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充分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开展模拟法庭、法制徵文、普法宣讲等活动,融入情感、时尚、艺术元素提升青少年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 进一步普及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相关课程和活动
通过本次活动,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和依法行使的权利,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培养知法、守法和用法新时代共产主义接班人,落实党的十八大的具体要求,遵循青少年学生成长规律和法制教育规律,坚持规则教育、习惯养成与法治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为渠道,积极开拓第二课堂,深入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统筹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各方的作用。
组织机构
参与单位: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法制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法制晚报、人民公安报、法制文萃报、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中国普法网、央视网、搜狐网、腾讯网、新浪网、千龙网、中国广播网、正义网、中国法院网等媒体。
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宣传启动阶段(2014年5月—2014年6月)
举办活动启动仪式,组织大众传媒发起“全民行动关爱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倡议书;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14年5月-2014年12月)
组织“普法宣讲团”分阶段走进试点校区开展普法教育讲座及法治展示,媒体全程实时跟蹤报导(结合试点校区实际情况做时间安排),倡导组织社会各界爱心单位和个人为试点校区学生赠送普法读物、普法影片等学习用品,开展青少年学生普法书画、法制徵文徵集活动,优秀作品给予奖励并在媒体发表。
第三阶段: 总结阶段,(2015年1月)
对本次活动开展情况和成效进行评估、总结和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