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资产主要指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已成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建设以及推进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必然要求。
基本信息
副题名
外文题名
论文作者
王彦荣着
导师
王朝才指导
学科专业
财政学
学位级别
博士论文
学位授予单位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学位授予时间
2006
关键字
国有资产 资产管理 经济体制改革
馆藏号
F123.7
馆藏目录
2009\F123.7\5
中文摘要
政府资产是指政府部门占有使用的资产,它既是一种经济资源,也体现了一种公共产权。一定社会中政府与市场力量的竞争,决定政府控制资源在社会资源配置中所占有的比重,而政府内部控制结构及权力制衡,决定政府资产的规模与结构。 我国政府资产主要指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目前,我国政府资产管理现状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政府资产种类庞杂,资金来源多头,家底不清,账实不符,资产管理混乱,管理与使用效率低下成为公众舆论批评的重点。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观念上的不重视,体制上的不协调,管理政策法规建设的滞后,以及管理手段与政府公共控制系统的监控不力。推进我国政府资产管理改革,已成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建设以及推进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必然要求。 了解借鉴国外典型国家的管理经验对于推进我国政府资产管理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澳大利亚、纽西兰、美国以及日本在管理改革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管理模式,相比而言,澳大利亚、纽西兰政府资产管理更倾向于绩效化、市场化,美国政府资产管理採取专业化管理模式,日本则基本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通过法制化和规範化来进行管理。可以说,各国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已有的制度环境下选择适合本国政府资产管理的模式,但不论採取何种模式,大多具有以下特点;其一,具有健全的法律、法规和监督体系;其二,实行统一的政府资产管理体制,有相应的绩效评价体系;其三,资产管理、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有效配合,从各个环节对资产管理进行控制;其四,资产管理方式灵活多样。 选择什幺样的政府资产管理模式,必须立足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制度环境来作出决策。虽然政府资产管理的目标决定了政府资产管理改革的方向,必然是实现资产管理的效率和绩效化管理。但是,我国现存制度环境决定了当前我国政府资产管理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实现政府资产管理的规範化。因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相应的社会文化在中国还是“舶来品”,还未完全实现其从微观到巨观,从经济到政治的转变,突出特点是政府管理理念滞后。这使得我国政府资产管理缺乏规範的运作环境。同时,我国财政管理体制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对政府资产管理改革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路径“设定”,决定了我国政府资产管理必须坚持统一所有、分级管理原则,财政部门在资产管理中必然承担重要责任。 针对我国政府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各地纷纷推行政府资产管理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政府资产管理模式,如:南宁模式,即“授权管理经营、市场化运作”模式;南海模式,即“规範化、信息化和阳光化”管理模式;安康模式,即“统一产权,分类管理”模式。此外,广东省开展了经营性资产的清理工作,在转变政府职能,规範政府资产功能与用途方面迈出了第一步,对解决目前我国政府部门经营性资产遗留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地方政府资产管理改革,从管理体制、管理方式、管理配套措施等各个领域对政府资产管理积累了宝贵经验:一是改革了传统的管理体制,由分散管理向集中管理过渡;二是实行分类管理和委託管理相结合的方式;三是对经营性资产进行了清理;四是在管理方式上,尝试实行信息化管理,通过市场化方式运营、盘活资产。改革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各地政府资产管理机构不一,缺乏统一的制度规範;在管理方式上有盲目市场化的倾向,操作不够规範;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的衔接尚待进一步探索;由于种种限制,改革大多属于单兵推进,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尤其缺乏相应的法律制度保障。 应借鉴国外典型国家政府资产管理经验,以我国现存制度环境为基础,吸取地方政府资产管理改革的经验与教训,推进我国政府资产管理改革。首先,应树立服务、绩效、法治管理理念,通过完善法制推进政府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其次,应改革现行分散管理体制,建立由财政部门统筹管理的,统一所有、分级管理、分类授权的政府资产管理体制,形成职责明晰、合理分工,有效配合的管理格局;第三,应加强政府资产预算管理、实物管理与财务管理的有效配合,实现从资产形成、使用、维护到资产处置的全过程资产管理;第四,应改进政府资产管理方式,利用信息化方式实现政府资产的动态管理,并引入市场方式提高资产管理效率,节约资产管理成本。在推进政府资产管理改革的过程中,还应加强政府资产管理制度环境建设。一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市民社会的构建,从而为政府资产管理营造良好的社会管理环境;二是建立政府公共信息公开披露制度,提高政府公共管理透明度,实行财政信息披露制度与政府财务报告制度,建立良好的公众监督制度体系;三是继续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规範政府公共管理行为,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实现政府公共管理的规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