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环,又称甘露、地蒌,冈蒌,栝蒌根。味甜,乾脆,似地瓜寒,无毒。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安中,续绝伤。除肠胃中痼热,八疸身面黄,唇乾口燥,短气,通月水,止小便利。生弘农川谷及山阴地。虽有益,但入土深者良,生卤地者有毒。二月、八月采根曝乾,三十日成。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地环
- 主要食用功效: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安中,续绝伤
- 又称:甘露、地蒌,栝蒌根
- 特徵:味甜,乾脆,似地瓜寒,无毒
形态特徵
地环也称螺丝菜,为唇形科草石蚕的块茎,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肉质脆嫩,可制蜜饯、酱渍、腌渍品,十分可口。食用时,以凉拌为主 ,还可加工成鹹菜、罐头、甜果等,是驰名中外的“八宝菜”、“什锦菜”之一。扬州罐藏螺丝菜是酱菜之上品。 重庆管它叫"地滚牛",陕南称之为“地鱼儿”(音)。

螺丝菜是多年生草本。地下有匍匐枝,成熟时顶端膨大成螺旋状的肉质块茎,茎直立,高30~120厘米,方形,叶对生,卵形至长椭圆状卵形,两面被贴生短硬毛。夏季开花,花唇形,浅紫色,轮伞花序;花冠长约1.2厘米,筒内有毛环,上唇直立,下唇三裂,中裂片近圆形。小坚果卵圆形,具小瘤。喜生温湿地或近水处。
成分
营养素含量(100克可食部食品中的含量) | |||
---|---|---|---|
能量(千焦) | 288 | 蛋白质(克) | 4.3 |
脂肪(克) | 0.7 | 饱和脂肪酸(克) | |
反式脂肪酸(克) | 单不饱和脂肪酸(克) | ||
多不饱和脂肪酸(克) | 胆固醇(毫克) | — | |
碳水化合物(克) | 13.7 | 糖(克) | |
乳糖(克) | 膳食纤维(克) | ||
可溶性膳食纤维(克) | 不溶性膳食纤维(克) | 4.7 | |
钠(毫克) | — | 维生素A(微克视黄醇当量) | 1055 |
维生素D(微克) | 维生素E(毫克α-生育酚当量) | — | |
维生素K(微克) | 维生素B1(硫胺素)(毫克) | 0.04 | |
维生素B2(核黄素)(毫克) | 0.25 | 维生素B6(毫克) | |
维生素B12(微克) | 维生素C(抗坏血酸)(毫克) | 7.0 | |
烟酸(烟醯胺)(毫克) | 1.40 | 叶酸(微克叶酸当量) | |
泛酸(毫克) | 生物素(微克) | ||
胆硷(毫克) | 磷(毫克) | 62 | |
钾(毫克) | 416 | 镁(毫克) | 25 |
钙(毫克) | 297 | 铁(毫克) | 4.4 |
锌(毫克) | 0.93 | 碘(微克) | |
硒(微克) | — | 铜(毫克) | 0.43 |
氟(毫克) | 锰(毫克) | 0.26 | |
δ-E(毫克) | (β-γ)-E(毫克) | ||
α-E(毫克) | 胡萝蔔素(微克) | ||
脂肪酸(总)(克) | 灰分(克) | ||
水分(克) | 能量(千卡) | 69 |
分布範围
我国各地都有野生或栽培,京西稀有,接壤京西的河北等地居多。
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浙江,江苏,江西,安徽,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及云南,几遍及全国;生于沼泽地、水边等潮湿处,海拔可达2100米。苏联,日本也有。
原植物

主要价值
地环一般製成鹹菜,非常清脆可口,是下饭的好菜。许多朝鲜族居民都用它做鹹菜。全草入药,乃本草经着录的泽兰正品,为妇科要药,能通经利尿,对产前产后诸病有效,根通称地笋,可食,又为金疮肿毒良剂,并治风湿关节痛。
草石蚕食药兼用,性味、甘平;可疏风清热、活血祛瘀、解毒消肿、润肺益肾、滋阴补血、强身的功效;可治疗感冒发热、咳嗽、黄疸、气喘、肺虚咳喘、肾虚腰痛、淋巴结核、肺结核、咯血等病症。
地上部茎叶还有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肝炎、毒蛇咬伤和散瘀止痛等作用。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其适合风热感冒、虚劳咳嗽、小儿疳积、肺炎患者食用。同时黄疸、气喘、肺虚、肾虚腰痛、淋巴结核、肺结核、咯血等病症患者也可多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