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哈西伯绿豆,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誌产品。
巴哈西伯绿豆粒径较大,籽粒饱满,色泽纯正,营养丰富,抗病虫害能力强,成熟质量好,粒径大于其他同类产品、色泽纯正。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巴哈西伯绿豆
- 产地名称: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
- 品质特点:籽粒饱满,色泽纯正
- 地理标誌: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誌
- 批准文号:国家质检总局2011年第137号
- 批准时间:2011年8月19日
产品特点
巴哈西伯绿豆粒径较大,籽粒饱满,色泽纯正,营养丰富。巴哈西伯绿豆作物耐高温、喜乾旱通风、需光照充足厌湿、适宜昼夜温差大。抗病虫害能力强,成熟质量好,粒径大于其他同类产品、色泽纯正。

产地环境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处于第一积温带,乾旱多风少雨,年平均温度为3.7℃,月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的日数为146天,年有效积温为2820~2850℃,无霜期为146~151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852小时,平均昼夜温差在10℃左右。降水量为423.7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739.9毫米。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每年5月末前,平均有8级以上大风天气2次。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的气候特点满足了巴哈西伯绿豆生长的生理特性和需求。

历史渊源
巴哈西伯绿豆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千年以前的宋辽时期。2008年,在白音诺勒乡巴哈西伯村沙田格勒遗址上出土了宋辽时期半封闭式农耕铁犁具,犁具上残存的绿豆茎叶可辨物质可以证明,早在宋辽时期,巴哈西伯一带就有了绿豆种植活动的存在。
生产情况
截至2018年,巴哈西伯绿豆的年产量都保持在1.4万吨左右,近销国内各大市场超市及农贸市场,远销韩国、日本、新加坡、欧盟等国家及地区。

产品荣誉
2011年8月19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巴哈西伯绿豆为地理标誌保护产品。

地理标誌
地域保护範围
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白音诺勒乡、一心乡、克尔台乡、敖林西伯乡、胡吉吐莫镇、巴彦查乾乡、江湾乡7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当地原生品种,以及中绿2号、滨绿1号、大鹦歌绿935、白绿522、白绿8号、白绿6号。
(二)立地条件。
土壤类型为风沙土、黑钙土,质地为沙壤。土壤有机质含量≥1.5%,pH值7.5至8.0。
(三)栽培管理。
1.轮作:与其他非豆科作物进行3年以上轮作。
2.播种:播种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每公顷保苗≤25.5万株。
3.施肥:每年每公顷施腐熟有机肥≥30.0立方米。
4.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收穫。
8月下旬至9月上旬,2/3荚果变黑时收穫。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籽粒饱满,色泽纯正,有光泽。
2.理化指标:粗蛋白含量≥26%、粗脂肪≥1%。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