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彭氏宗祠(湖南省宜章县碕石村彭家)

2020-11-10 19:30:33 暂无评论 百科
彭氏宗祠(湖南省宜章县碕石村彭家)

彭氏宗祠(湖南省宜章县碕石村彭家)

碕石彭家继承了秩堂彭家重文的遗风,世代尚武崇文,文化底蕴深厚。位于村中央的彭氏宗祠,始建于清雍正五年(1727年),三檐马头墙,建筑面积为298平方米,三进式单层建筑,由门楼、迴廊、祭厅三部分组成。门楼顶部置飞檐式七层如意斗拱,为椽檩构架,盖小青瓦,脊樑置圆雕双龙藻井雕有云纹、花卉、动物等图案。门额上方悬挂原国民政府主席谭延闿题的“敬宗收族”匾额。二进为屏风隔扇,隔扇后是天井迴廊,穿梁结构。三进是彭氏族人的祭祀厅。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彭氏宗祠
  • 地理位置:位于碕石村中央

历史渊源

彭氏宗祠始建于清雍正五年(1727)。鹹丰五年(1855),广东红巾军首领何禄、陈金刚率部北上欲与太平军会合,途经碕石彭家,与碕石团练发生激战,死伤数十人。红巾军恼羞成怒,战后便将彭氏宗祠放火焚烧殆尽。数年后彭氏族人出资重建。
1928年年底,国民党又放火焚烧了碕石彭家的标誌建筑“彭氏宗祠”。1930年,彭氏族人再次募捐集资按原貌修复彭氏宗祠。

风格特点

彭氏宗祠占地面积298平方米,一开三进,由门楼、廻廊、祭祀厅三部分组成。屋面为硬山顶,两侧为马头墙的青砖椽檩结构建筑。
一进门楼两侧为三檐马头墙,青砖黛瓦,沉实稳重,卧镇一方。主体为伞形的七层如意斗拱,榫卯相衔,工艺精湛,恢宏大气。脊樑饰双龙戏珠圆雕,灵活生动,气势不凡。四角为小飞檐,置瑞兽。大门前八根立柱撑托上方穿梁构架,梁檐下横刻楷书“彭氏宗祠”四大字,右边书“灵钟天马”,左边书“秀毓象牙”。鼓抱石的大门上方是原国民政府主席谭延闿(清末进士,茶陵人,国民党元老,精书法,才兼文武。1927.4—1928.10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曾三任湖南督军兼湘军总司令,民国四大书法家之首。)书的“敬宗收族”阳刻横匾。据了解,1912年,碕石彭家人彭邦栋能文善武,被谭延闿聘为高等顾问,故有谭延闿为彭氏族人题写的匾额。
二进为天井廻廊,天井作採光之用,青石铺就地面。两侧廻廊则供人进出。三进是彭氏族人供奉先祖神位的祭祀厅,正中为神龛,神龛上方悬挂“雍睦堂”行楷横匾。堂内立柱穿梁斗拱构架,气势逼人,肃穆庄严。一个宗祠建筑的繁陋,只是表示一个家族的兴衰,而彭氏宗祠则包裹了一层红色的光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