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望山法华寺碑》是唐代李邕创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秦望山法华寺碑
- 创作年代:唐代
- 作品体裁:散文
- 作者:李邕
- 作品出处:《全唐文》
作品原文
秦望山法华寺碑
昔者法王道开,掘山相现,曾是大事,职非小缘,顺喻孔多,证入弥远。故以三界为宅,五浊为火,四生为子,六度为门,一乘为大车,十方为长者:转置热恼之众,延集清凉之都,念兹在兹,广矣大矣。法华者,晋义熙十二年释昙翼法师之所建也。师初依庐山远公,后诣关中罗什,深入禅慧,尤邃佛乘,虽礼数抠衣,而名称分坐。与沙门昙学俱游会稽,觏秦望西北山,其峰五莲,其溪双带,气象灵胜,林壑虚闲。比兴耆闍,营卜兰若,羞涅槃食,纳如来衣,专积法华,永言实意。感普贤菩萨,为下俚优婆,提犭希提子于竹筐,寄释种于蓬室。师以缩屋未可,枕屐迺明,移出树闲,延入舍下。及杲日初上,相光忽临,乘六牙,卫八部,胜幡虹引,妙乐天迎,瑞相腾云,遥裔上汉。师想望太息,沈吟永怀,叶公好龙,已遇真物;罗汉测佛,未了圣心。于是苦行自身,炯戒通梦,宛如昔见,弥恨前非,象劝持经,尝难其语,夹夹听法,不易其人。矧迺摄以蜂王,吼以师子,礼谒者掎其裳袂,赞欢者合其风雷。时太守孟
- 上一篇: 李邕(唐代书法家)
- 下一篇: 2006年南通市政府工作报告